工商社論》房價已然漲翻天,各部會政策要一起來

工商社論》房價已然漲翻天,各部會政策要一起來
隨著晶圓廠的設立、公共工程的推動,台灣房價這半年已漲翻天。台南房價漲了4~5成,台中的新建大樓飆上每坪80萬元,竹北的新建案秒殺,到最近橋頭的房價,從1坪10幾萬元翻倍到20幾萬元。

以往我們認為,雙北的房價太貴,但我們還有選擇的機會,可以搬到中南部,尋找1坪20~30萬元的房子,現在恐怕只能緣木求魚,搬到花蓮、台東甚至澎湖了。

在房價快速飆升的過程中,內政部先推出實價登錄2.0,最近也推出修法草案,擬全面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嚴懲炒作者等;央行也相對積極,採行的措施包括非首購沒有寬限期、調降買房的貸款成數、調降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成數、購屋貸款利率再限制;財政部則是對擁有10戶以上房子的對象查核逃漏稅,最近更祭出公股授信管理六大精進措施,避免銀行資金成為有心人士的籌資管道,但力道仍不足,多數地方政府也彷彿是路人甲,干卿底事?

年輕人則幾乎躺平,連聲音都幾乎聽不到,毫不關心,也沒有人站出來為自己發聲。年輕人如果沒有好的父母幫忙支付頭期款,購屋幾乎是空中樓閣,而房價上漲後,未來租金是否也跟著水漲船高?同時,商店店租上漲勢將轉嫁至物價的上漲。青年人在住屋受到剝奪外,未來可能也會面臨租金成本大幅上漲及物價攀升的風險。

不過,過去一提到如何抑制房價的上漲,政府各個部門均相對保守。為何如此,背後原因如下:第一,認為原物料上漲致建材成本上漲,所以房價上漲理所當然。第二,明年有選舉,而能付得起大筆政治獻金者,非建築業莫屬,打壓房價,不利選情跟自己過不去,尤其是地價稅、房屋稅屬於地方稅,地方政府明年要改選,打壓房價吃力不討好。第三,民意代表本身就是房價上漲的既得利益者,不會跟自己財富過不去。第四,抑制房價上漲的工具需要跨部會的協調,曠日廢時。

在上述諸多原因的制約下,又缺乏社會、民意的反彈壓力,政府自然採取保守的策略。但觀諸國外,德國柏林進行過一場百萬人公投反炒房,強制徵收大房東(德國住宅公司)所持有房地產,不得被其他財團購併,維護柏林8成租屋族的權益;在韓國方面,文在寅總統最近的支持度下跌,問題出在房價上漲太過迅速,因此,房價問題已成為總統大選的關鍵因素。

反之,台灣的房價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漲價的幅度比韓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年輕人熱衷於統獨、熱衷於反中,卻對房價自身的權益不聞不問,或反彈聲浪氣若游絲。或許年輕人認為購屋已遙不可及,不再是選項,但房價飆漲,未來一定會反映到租金、物價的上漲,必須儘早發出聲音導正不正常的房價上漲。

目前,政府最大的支持者來自青年族群,不為青年人做些事,不進行跨部會的協調整合,來壓抑房價的上漲,將是嚴重的對不起年輕人和中低收入族群,而未來M型社會的問題也將更加凸顯。

有鑑於此,未來必須由行政院統籌,進行跨部會的政策整合才能有效的壓抑房地產價格。除了前述措施外,各個部會還可以努力的方向包括:

央行方面,通膨升溫使得房地產的購物需求大增,央行應該推動進一步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尤其是針對房價飆漲的地區特別管制。再者,由於疫情後產業呈現M型化發展,不宜驟然全面升息,否則整體產業都會受到衝擊,且加速影響海外熱錢的流入。

金管會應該了解各銀行貸款成數,甚至進行全國總歸戶,了解是否有超貸的情形,以及要求各銀行在房地產貸款成數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財政部應針對一人持有3或5戶以上的房子,查緝其資金來源,有沒有超貸、出租、繳納稅金。

營建署應配合經濟部,了解建材漲價的成數,有沒有哄抬、超額轉嫁給消費者?在地方政府方面,台灣由於土地持有稅太低,地價稅、房屋稅,有無配合房價的上漲做調整?

在青年及中低收入族群上,應持續發聲,透過媒體、社群網路,更積極的讓政府知道,他們對房價上漲的反彈聲浪。同時掌握各地方政府地價稅、房屋稅的調漲情形。如地方政府無積極作為,應透過社群平台串聯發聲,並於未來透過選票予以制衡。此外,未來年輕族群應建立觀察指標,尤其是觀察政府對房價上漲的抑制政策上,做為地方政府及總統大選的考核、投票指標,才能使真正的聲音發出來。

房價的上漲,不是個人努力的結果,而是公共建設、交通便利造成的外部效益,因此部分的漲價歸公,應是天經地義的事。政府透過稅制,將漲價歸公並成立基金,做為協助青年人、中低收入戶租屋、購屋的津貼,或用來推動社會住宅,才有助於維持社會公義、世代正義。
joeybaby2017 wrote:
工商社論》房價已然漲(恕刪)

從91、93年左右將土增稅率減半課徵以後就再也沒有恢復過了!漲價歸公無法落實?造成土地炒作成風!肥了地主建商!
車子徵燃料稅來改善空污,香煙也徵健康稅來改善醫療;既然政府收了重稅,請政府利用這些房地合一稅來蓋更多的社宅、或補貼年輕人房貸利率或房價....或其他有助於居住正義的政策。這樣被課重稅的投資者(炒房者)也算能做一件好事,政府也能照顧弱勢族群,應是多方得利的政策。
我覺得台灣的房地產市場才是世界的典範(尊重自由市場),千萬不要像德國柏林一樣進行一場百萬人公投反炒房,強制徵收大房東(德國住宅公司)所持有房地產,不得被其他財團購併……這種破壞資本主義的做法。

自然界萬物的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人類社會也是如此,買得起房的人就買房,買不起房但租得起房的人就去租房,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的低端人口就應該要尋求管道來獲得他人協助並自立自強,而不是一直抱怨房價太高社會不公平
daniel666666
有些人不是買不起房,而是買不起市區哀哀叫,偏遠地區或屋齡高的房子,其實都能選擇,只是現在很多人嫌東嫌西的,品牌、地段、地區、生活機能…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不要好高騖遠,如果堅持住哪,那要好好提升自己!
高級科作業
唉又一推帶風向的在這留言.. 台灣就是在炒房阿不爭的事實 有些人有錢也不想買、是因為台灣房子根本沒那個價值、比起一些更先進國家還要貴,是在哈囉
萬事通達人 wrote:
我覺得台灣的房地產市場才是世界的典範(尊重自由市場),千萬不要像德國柏林一樣進行一場百萬人公投反炒房,強制徵收大房東(德國住宅公司)所持有房地產,不得被其他財團購併……這種破壞資本主義的做法。

自然界萬物的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人類社會也是如此,買得起房的人就買房,買不起房但租得起房的人就去租房,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的低端人口就應該要尋求管道來獲得他人協助並自立自強,而不是一直抱怨房價太高社會不公平


我覺得與其浪費時間抱怨房價太高社會不公平,還不如把這些時間拿去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強化自己的競爭力,從Loser升級成Winner
joeybaby2017 wrote:
..................
年輕人則幾乎躺平,連聲音都幾乎聽不到,毫不關心,也沒有人站出來為自己發聲。年輕人如果沒有好的父母幫忙支付頭期款,購屋幾乎是空中樓閣,而房價上漲後,未來租金是否也跟著水漲船高?同時,商店店租上漲勢將轉嫁至物價的上漲。青年人在住屋受到剝奪外,未來可能也會面臨租金成本大幅上漲及物價攀升的風險。
..................


年輕人應該要努力認真充實自己,抗壓性高一點,不要好逸惡勞當一顆爛草莓抱怨自己的薪水太少買不起房,每天只會玩電玩、追星、追劇、夜遊……像我們這些50年代出生的人,吃過的苦絕對比現在的年輕人還要多,現代的職場跟過去的職場相比起來已經非常人性化了。

說實在的台灣目前大都市的房價跟美國、中國的大都市房價相比起來算是很便宜了,未來大幅增值的可能性很高,年輕人再不奮發向上努力賺錢盡早買房,未來的生活會很沒保障喔。
公投結果已經顯示告訴大家,房價飆漲並沒有太多民怨,靠腰的只是一搓人
唉又一推帶風向的在這留言.. 台灣就是在炒房阿不爭的事實 有些人有錢也不想買、是因為台灣房子根本沒那個價值、比起一些更先進國家還要貴,是在哈囉?
kwind_tw
有沒有想過,一堆年輕人只想往大都會集中,看不起鄉村,導致堆高市區房價,讓房價往回推高鄉村房價。不是年輕人買不起,是根本沒意識到有多少錢就買哪裡的房
Z3300
有沒有想過,你是魯蛇可能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