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北區「中央市場」收回將轉型,1750坪黃金地動向受矚目

台中北區「中央市場」收回將轉型,1750坪黃金地動向受矚目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台中北區「中央市場」收回將轉型,1750坪黃金地動向受矚目
台中北區「中央市場」收回將轉型,1750坪黃金地動向受矚目
台中舊城區不少早期公有市場近乎荒廢、使用率低,但具有開發土地面積千坪以上、產權單純,未來可塑性高的條件,近年市府改採活化角度,其中最具指標佔地1750坪北區五權路「中央市場」,原共有250席使用人,已完成82席攤鋪位繳回程序,使用人繳回比例達32.8%,明年將完成收回作業,未來打算轉型商業開發,將成為北區高含金量的潛在利多。

「中央市場」攤鋪位收回作業自2021年11月開始受理申請,截至今年1月,已完成82席攤鋪位繳回程序,核發補助費3368萬5450元,使用人繳回比例達32.8%,經發局持續辦理審查作業,並鼓勵使用人儘早搬遷,截至明年6月30日止均受理申請。

據計畫內容顯示,中央市場為都市更新區,劃設變更範圍土地面積30%為公園用地,且至少興建100戶社會住宅。若依照「中央市場」變更商業區地價換算,區域實價登錄顯示,每坪土地少說80萬元以上行情,換算下來等於隱含超過10億元以上土地價值。

「中央市場」興建於1975年使用迄今48年,建物老舊、環境髒亂,而該地收回後,未來開發動向備受矚目,經發局說:「所在基地經都市計畫已變更為商業區及公園用地,未來收回且拆除後,將移由財政局規劃開發,並提供在地所需的公園及停車場等公共設施,活化北區在地生活機能。」

而中央市場所在的台中市北區,近年夾帶大型造鎮案優勢,包含麗寶機構旗下的微笑系列、「皇普莊園」,新推案有達麗建設「達麗冶翠」、磐鈺建設「草間漫漫」等。

信義房屋北區健行店店長李涵瑜認為,北區人口密度高,人口持續成長,生活機能豐富,加上北區因為建設的早,學區更是完善,區域自住客居多。在屋齡普遍較高並出現供給斷層下,新推案對自住購屋族具有吸引力,若加上「中央市場」商業利多將有助附近房市支撐。
量體大、權利金高,「台中小香港」地上權爆冷流標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台中市北區中央市場原址啟動改造,採70年地上權招商,今(21)日開標無人投標、確定流標,市中心精華地竟面臨無人青睞的窘境,業界直指「曲高和寡」,量體過大、權利金太高都被視為是流標的原因。

被視為台中舊城區指標案「中央市場」改造,原為有近50年歷史、「台中小香港」之稱,整體開發面積達,規劃轉型「菜奇鴉園區」,規劃商業設施、公園綠地、約200戶社會住宅複合使用。

其中約1552坪採設定地上權70年對外招商,市府在開標前也特別於台中、台北辦說明會,但開標結果以「無人投標」宣告流標。

中央市場基地面積約3433坪,市府實施都更後,70%為商業區土地、30%為公園用地、停車場,由財政局規劃開發。依當地行情每坪市價約80萬元,市值超過10億元。

既然商業區土地價值連城,爲何無人投標,業界私下透露:「目前貸款利率高、資金壓力大,加上地上權融資審慎,回收期拉長,量體需同時負擔商場開發與長期營運,再加上公園、停車與社宅義務,觀望心情濃厚。」

也有開發商私下透露:「北區雖然是人口密集度高,但向上發展的可能性,恐不如新興重劃區,尤其是市政重心往西移,都讓投資人選擇觀望,即便租金算起來便宜,但營建成本過高,回收期可能太長。」

不過財政局指出,後續將持續檢討、彙整業者意見,包含權利金機制、分期開發與使用彈性等,都會再進行全盤考量。

台灣房屋台中富譽店店長阮俊乾表示:「北區腹地不大但人口與生活機能都很集中,剛需強、新建案稀少,特別是套房的需求很大,滿租率與翻租率表現亮眼,也因生活機能強,吸引年輕人在北區租屋。」

阮俊乾說:「北區區域剛需穩穩撐住,新建案的表現也不差,像近期交屋的『皇普莊園』轉手、去化速度也很快。目前開發商受到貸款影響多半謹慎,中央市場首次流標屬正常市場反應,但北區中長期潛力大,若市府進行條件調整後,未來仍具吸引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