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約潮來襲,2大屯區淪預售「重災區」

解約潮來襲,2大屯區淪預售「重災區」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解約潮來襲,2大屯區淪預售「重災區」
台中房市吹起解約風,根據最新統計,西屯區與北屯區成為預售市場「解約重災區」,兩區合計超過200筆解約紀錄,其中西屯區高達113筆,北屯區也達105筆,專家則表示,數據顯示大部分解約交易時間為2023至2024年間進場的購屋族,在一連串不景氣的前提下選擇認賠殺出。

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台中全區2022年至今,預售屋交易共計6萬3276筆,而自實價登錄開始揭露解約紀錄,台中市解約件數來到559筆,實際比例僅0.9%。但在央行限貸與利率走高的壓力下,自備款門檻高,未來這類導致部分買方無法如期付款而解約的有望增加。

根據資料,西屯區解約案件主要集中在總價帶1900至2900萬元之間,而北屯區則以2300至3200萬元為主力解約價位帶。並且大部分解約交易時間為2023至2024年間進場的購屋族。

對此,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指出:「這些區域在過去多為推案熱門區,產品屬性多元、單價高,吸引大量投資進場,但隨著房價墊高與政策緊縮,市場轉為保守,購屋人信心下滑,不少投資客選擇中途退場,尤其是解約筆數集中在2023至2024年,反映當時推案量體大、銷售期交錯於政策變化之際,成為違約高峰。」

資深房仲謝兒政認為:「2023年7月1日後預售屋交易已經禁止換約,當時景氣仍過熱,仍有『帶著鋼盔往前衝』的勇士入手,隨著2024年9月19日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這一段時間交易的預售屋主才感受到『荒』,也因此大部分解約物件都是落在這時間點。」

至於搶在2023年7月1日前的預售屋主,心態也逐漸崩塌,白洪章說:「雖然這批搶買的購屋族仍有換約的紅利,但實際上近期買氣慘淡,美國關稅問題未解,台幣強升,在這些問題尚未有明確走向前,台灣經濟與房市都屬於淺碟市場,信心不足下,無人出手接盤,若虧損達到15%(與建商解約上限),也有可能再擠壓出另一波解約潮。」
joeybaby2017 wrote:
解約潮來襲,2大屯區淪預售「重災區」


早在去年時,就有先進在MOBIL 01 警示
在西屯與北屯區開始有解約的案件
可是當時的人不以為意
認為是量體大的偶發事件
還在夜夜笙歌,好不快活
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幾個月前MOBIL01也有北屯惠宇降價平轉的消息
不是說要立馬收?
現在好像很多可以撿便宜收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報出來的新聞都是舊聞了

台幣升值房價沒有跌深的誘因
只是房價漲多了也沒有成長的動能
房價就卡在那裏不上不下
套句股市線型就叫"箱型整理"
信心不足的就解約斷頭快跑
口袋深的就撐著,出租賭他再漲
這種線型最難熬,看不到未來
加油了 !

台中市區我想只剩下13期還沒炒爛應該還有油水可撈!
addex1
13期很棒,但價格 也真的漲太兇狠了
牛鈍
如果逐一檢查內政部實價登錄台中市每區違約解約的樓層,以2-5樓,2房最多。2-4樓2房的都是投資客的最愛,還有更勁爆的,在西北屯買的單價大都在50萬以上,現在不跑,過一陣子就腳麻跑不了了…..
牛鈍
哈哈!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57之類的都不怕了,不用幫西屯擔心。那邊最大問題是吵太高而不是沒人要
牛鈍
guyfawkes wrote:
57之類的都不怕了,...(恕刪)


梧棲2字頭有啥好怕的
終究還是總價考量吧
哪天沙鹿6字頭站穩
不能接受的還是得往57靠
預售屋解約風暴席捲全台,消基會:多數家庭形同斷頭
圖文/鏡週刊

銀行貸款水位不足,申貸條件門檻提高,貸不了款的民眾飽受煎熬。消基會示警,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那就是,消費者承受賠付鉅額違約金與合約法律責任的雙重打擊;此外,面對龐大退戶潮,也可能造成建商資金斷鏈,對市場衝擊又多一層。

銀行貸款水位告急,申貸條件嚴格。案場第一線銷售人員王先生告訴本刊,有位高階公務員去年購置總價2,800萬元預售屋,以年收150萬元和職業別來看,應是銀行的VIP,不料交屋前夕才知道沒辦法拿到8成貸款,無法補足300萬元資金缺口,只好和建商協商,認賠解約,「2021年至2023年房市大好,當時簽訂的預售屋開始要交屋,接下來這樣的案例只會越來越多。」

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前5個月七都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成,4月解約量突破200件,且連續2個月維持在200件以上紀錄,購屋時間點多在去年,此外,近期台南和台中解約件明顯增加,台南市地政局統計實價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解約僅70件,今年上半年實價登錄解約戶數增至174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5倍。

事實上,受限《平均地權條例》新修法規定,只要在2023年7月1日之後購買的預售屋,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不得轉讓;因此面對大筆資金缺口,補不了的民眾大多只能選擇解約。

8月1日消基會更示警: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從表面看,這場解約潮起於金融政策的急轉彎:『新青安貸款激起購屋熱潮,卻也迅速觸發銀行限貸防火牆』,一紙「限貸令」將數以萬計購屋者推入資金斷裂的深淵。從本質看,這不僅是一場房市結構性失衡的反映,更是法律制度與現實經濟間的劇烈衝突,而在這場交錯的博弈中,受創最深的正是那群本意單純、夢想擁有一個家的消費者⋯」

消基會指出,政策轉彎雖屬常態,但對消費者而言卻是晴天霹靂。許多早在2021到2023年間簽下預售屋合約的自住型民眾,原先規劃以7至8成的房貸順利交屋,卻在面臨實際交屋時,被銀行告知僅核貸6成5、甚至更低的貸款比例,突如其來的資金缺口往往高達數百萬元,對於多數家庭而言已形同斷頭。

「由於預售屋合約往往簽訂時間距今已久,且資金安排多已固定,臨時湊出額外數百萬資金並不現實。對此,消費者唯有選擇解約,卻又不得不面對鉅額違約金與合約法律責任的雙重打擊。這就是目前席捲全台的『預售屋解約潮』背後最真實的消費者處境。 」消基會補充。

自住民眾不得已解約,但解約背後卻可能衍生出更大危機。龍寶建設董事長、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表示,建商積極替客戶找尋解決辦法,「比較大的問題是,有的建案剛動工,要是遇上大批退戶,可能導致建商沒辦法再蓋下去,嚴重的話會產生跳票。」房市環境確實越來越嚴峻。
guyfawkes wrote:
57之類的都不怕了,...(恕刪)


...誰說57不怕,也一堆投資客,打回1~2年前的價格求小賺或平轉,市場一團亂...
某個案賣到4字頭,現在有2字頭的轉單在亂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