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豐原住宅市場悄悄洗牌,從「透天大本營」變成大樓天下。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前3季豐原區預售屋成交154戶,跟去年同期的546戶相比等於腰斬還不止,業者認為更關鍵的是產品結構。
根據實價登錄揭露,豐原區透天成交從2024年25戶縮水到如今只剩6戶,過去一整排透天的街景,現在一棟棟社區大樓接力蓋上來。生活、人口的結構改變也讓透天轉變為大樓。
澔宇開發協理蔡東伸分析:「很多在地家庭是家族分戶,長輩繼續住原本的透天,年輕一代就在附近大樓買2至3房,加上中科、后科的工程師與白領族通勤到園區上班,剛需還在,但大家更在意的是能不能買得起,坪數、規格要規劃得剛剛好。」
「澔宇築樂」日前在中陽路與豐原大道四段交會口舉辦開工動土典禮,鎖定的就是2至3房、戶數不大的社區規模。從單價來看,豐原新案開價大多落在3字頭末到5字頭,市場平均單價約42.7萬元。
蔡東伸指出:「市中心環內新案多已站上5字頭,沿著豐原大道的一線門牌約從每坪46萬元起跳,一般街廓則維持在4字頭前段,往外比,大雅新案普遍是5字頭,后里還看得到3至4字頭。」
「豐原的優勢就是機能跟交通完整,價格卻還沒追到最前面。」蔡東伸說。
近期豐原市況,有以商辦規劃的「豐閱ARC豐富特區」4月開始銷售,開價站上5字頭,附近就是亞大規劃的豐原健康產業園區、已啟用的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搭配國道1號、國道4號雙交流道與中科、后科的通勤需求,讓豐原被視為「住在山城、工作在園區」的自住基地。
在地的感受也很直接,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夫人劉姿伶就在一場開工典禮中分享,從2011年開始選舉,當時在豐原拜票看到的幾乎都是透天厝,「這10幾年下來,一棟棟社區大樓越來越多,可以看出小家庭分戶、人口變少,所以大家改住大樓,很多建商也很努力蓋出很多很好的作品,讓大家可以住到好房子。」
對此,葫蘆墩建設副總盧毓倫觀察:「過去豐原區以透天為主的居住習慣,近年則由大樓案填補小家庭的真空帶。在地換屋、自住首購及準備退休的壯世代族群而言,相較於北屯、西屯區房價,仍具親民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