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go wrote:
我父母就是喝了被污染電鍍地下水,相繼大腸癌死亡,
----------------------------------------------------------------------------
電鍍廢水裡的強烈致癌物質就是『鎳離子』(Ni+2),鎳就是殺害令尊、令堂性命的恐怖重金屬元凶。


東西三圳的電鍍廢水重金屬污染狀況和污染面積均遠勝於東西二圳,而東西三圳灌溉區包括彰化市金馬路以西、和美鎮大部份農業區,是台灣受工業廢水污染面積最大的「單一水圳灌溉區受污染農地」,也就是污染面積最大的圳路系統。
東西三圳的下游就是番雅溝。和美鎮又是台灣中部著名的水龍頭、雨傘、電鍍、化學、染整、皮革廠等高污染傳統工業聚集的工業重鎮,天下雜誌有報導過,當地悲苦之農民稱呼和美鎮是『織女的故鄉』。
---------------------------------------------------------------------------------------
相關網址~●台大(NTU)張文亮教授撰稿--彰化縣北部『東西三圳』的故事與悲歌
節錄文章後半段之部份內容~
污染投球總得分
二百多年來「東西三圳」,這一條古圳路,不知輸送多少水量進
入彰化平原,孕育多少生命成長。這條圳路對彰化的貢獻比山上大
佛,台塑的煙囪更多。但是受人膜拜的是那尊佛像,賺進大把鈔票的是台塑,「東西三圳」只有被人送進大量的廢水!
如果要在台灣找到污染面積最大的圳路系統,那就是「東西三圳」
的灌區了。根據我的田間實驗調查,由彰化金馬路以西經過彰伸路、
嘉徭重劃區、彰和路到番雅溝整片的農田,都嚴重的受到電鍍廠的廢
水影響。根據我的實驗分析結果,「東西三圳」灌區土壤中含有重金
屬鎳,有高到45 以上。在渠道內的底泥含鎳更有高到2000 。
分析水稻的含鎳量,在根部高達167.4 ,鎳也會進入稻穗,有的
含量為4.6 。我測了該區域的七口地下水淺井含鎳量,為
0.23~3.67 ,超過灌溉水質標準0.5 ,更超過飲用水質標準
0.1 。如果有人說地面水中的重金屬再怎麼高,也不會移動到地下
水去,這些人一定沒有去看過「東西三圳」是什麼模樣。
你猜這裏的地下水有沒有被抽去使用?答案是肯定的,可惜我沒
有分析該區域深井的地下水質,無法供實測的結果。會使鎳進到地下
水的原因,一方面是電鍍廢水的長期排放污染灌溉水,另一方面鎳在
比較會移動的重金屬,加上「東西三圳」的灌區土壤呈酸性,使鎳以
Ni+2的型式移動。電鍍廢水中常添加的螯合劑(chelating),如EDTA、
NTA 會與鎳結合,增加鎳在土壤中移動的速度。在國外,很少土壤作
物被鎳污染的例子,沒想到在這塊「福爾摩沙」的大地,而且是在「水
稻的精華區」上,會有鎳的污染。
微量的鎳是人體所需的營養份。但是過多的鎳由食物或飲水,進入人體,會干擾人的免疫系統,產生皮膚過敏,頭痛、氣喘,與致癌。
鎳是致癌殺手,但是非常有趣的,這個殺手三十多年來,每天大搖大
擺的,在光天化日之下,流在彰化北部的平原上,竟沒有環保單位能
夠動它身上的一根亳毛,實在是台灣奇蹟!
污染地的何去何從
台灣如果未來要推行「灌排分離系統」改善水污染,「東西三圳」應
該是第一名的候選人。在「東西三圳」水質未改善之前,應請農民在
田中多施加一點石灰,可以減輕鎳毒害。自來水單位要嚴禁在彰化、
和美地區,抽金馬路以西的地下水。如果不能根絕該地區的電鍍廢
水,或許容讓農民變更地目,將農地轉作他途,不要在這裏再種水稻
了。寧願看這裏轉換成台灣平原上最大的一塊高爾夫球場,也不願台
灣不知情的消費者,每天攝食這裏的稻米。
有誰想到兩百年前,幫他們安心的耕耘在這平原上的「東西三
圳」,如今成為令人忐忑不安的毒溝?時代是進步還是退步?經濟發
展是祝福還是咒詛?灌溉如果不考慮水質,是不是還能稱為「農田水
利」呢?
一聲:您家是在彰化縣哪個鄉、鎮、(縣轄市)的哪個村、里啊??灌溉水之水質哪麼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