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請多擔待
本人之前購買山P建設位於雲林斗六的社區型預售屋於去年底交屋了,並於今年1月底開區權會成立管委會,開會前建商積極的告知住戶們,某某戶和某某戶很熱心可以推舉他們當管委(實際上是建商的人,後來才知道的),開會當天這些某某戶也很熱情的介紹自己,因大家互不認識所以也就投給他們了,後來大家陸續入住,居住上漸漸浮現一些問題,大家反應給管委會,管委會有五席,三席是建商的人,只有兩席是實際有入住的住戶,每當這兩席有提出住戶意見時,這三席都會以多數票否決,尤其是近期要公設點交,我們大部分的住戶都希望可以由第三方來驗收,但是因為建商球員兼裁判,佔了三席的委員,於是直接否決第三方驗收的這個提案,直接由建商委託的廠商和管委會委員驗收,但是大家都很擔心建商和廠商互相包庇,之後發生安全等疑慮
,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有什麼建議嗎?有辦法讓換掉這三位建商的委員換成我們實際居住的住戶嗎?
另外再提一點,當初在購買這件預售屋時,建商很堅決的告知比較好的樓層都賣完了,只剩下低樓層,但是我們實際開管委會的時候發現很多很好的高樓層根本都還握在建商手裡沒有賣出去,而開管委會討論議題的時候,建商和建商打手們的票數根本輾壓我們自住戶的票數,他們一個人就持有10-20張票,有些重要的提案根本投不贏他們,像是委員人數和調漲管理費之類的議題(對了我們的管理費調漲到一坪65元,比很多都市建案的管理費還貴)
還有一點我們這個社區的物業公司是禾X物業,我們第一次開管委會是由這間物業公司的總經理來主持的,開會的時候住戶提很多意見都直接被這位總經理否決,是連討論都不給討論那種,像是一樓有較大的陽台希望可以安裝隱形鐵窗,以防樓上的人或物掉下來直接變X宅等議題(完全不給討論的否決)再來說說他們常駐在這裡的物業經理,態度不好就算了,住戶跟她討論事情,也是東不可以西不可以的,搞得像是她才是這個社區的權利人一樣住戶們也被她搞得滿腹怒氣,還有像是一些公告很晚才發出,大家沒有準備的時間,臨時電梯維修沒有告知,害得住高樓層的住戶要帶著年紀小孩子們爬樓梯⋯⋯等說不完的問題。
當然發生這些事情後,我發現物業跟建商對於住戶問題回覆以及處理速度快很多,哈哈,現在電梯保養也是一台一台進行
管委會委員選舉我自己感覺確實是有瑕疵,當然沒有說建商相關人員就不能選管委會,或是出來選需要表態自己跟建商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外面很多建案如果不錯,很常見建商員工甚至董事自己也有購買,畢竟不管是要自住或是投資,反正房子登記在名下就有資格可以選委員,頂多只是觀感不佳,但既然自己當初跳出來選,發表想法時也講的頭頭是道,結果選上後讓人感覺直接神隱,管委會是比較偏向半服務性質不錯,至少做好說明以及溝通的事情吧,之前也完全沒有建立物業跟住戶公開或是溝通平台,住戶不了解規定,然後在社群你一句我一句,弄得烏煙瘴氣,我真心覺得累
當然目前總算是有朝著好的方向進行的感覺,至少建立一個物業跟住戶比較公開且可以討論的平台,也讓住戶比較了解法規和社區管理辦法,以及如果覺得辦法不合適的改善流程辦法,因為社區戶數多,且公社是大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其實物業跟管委會應該也不好當
(ex:外牆以及花園燈光的開關時間,有人想省電,有人想比較漂亮的燈飾,有人是輪班工作只能凌晨去倒垃圾跟出門覺得沒燈光不行,有人覺得容易招引蚊蟲
ex:有些住戶覺得24H物業沒必要浪費錢,但有些住戶覺得就是需要,不然晚上鄰居太吵或是有人鬧事要怎麼處理,自己去跟他吵架或是打給管委會嗎,當然是透過物業去處理),真的很難做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只能以盡量不犧牲全體住戶權益的方式進行,很多人沒在社群發聲,但不代表就同意裡面討論的所有事項,不會有滿足所有住戶的十全十美辦法,只能每個人都稍微退一步進而找到折衷的方式
老實說這邊的社區比較特別的是,它不太算是單獨的建案,因為除了一期,二期,以及可能有的三期外,周圍很多綠化公園還是建商的地,真心希望住戶、管委會、物業、建商能夠有良好且理性的溝通才能創造共贏,互相體諒對方的難處,然後盡量公開透明,我自己是很希望三期跟後面公園趕快蓋好啦,這樣我就有很大的面積可以散步,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