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同事的建議之後,我也覺得再看看好了......

因為劉厝大部分都是住宅區,生活機能沒有那麼的方便

重點是...存錢吧!房價還是太高了
我要先表明我是科美市的專案經理,很高興有不少同好在討論我現在正在處理的個案,我想提供一個不同角度的意見讓大家做個參考,不以銷售為目的,純粹是討論而已,首先我先自我介紹,17年前我從台北搬下嘉義,就是所謂的外來人口,自那時就一直從事房地產工作,因為被嘉義的居住環境所吸引,不回去了,成了真正的嘉義人。今天我想談的主題是一科美市2的形成,二是劉厝重劃區的內幕,三是“建商不想讓你知道的祕密”,由於篇幅關係第三項下回再討論。

一、科美市2的規劃概念出自於一種對未來生活的態度與看法,因為地震的關係,在嘉義沒有大樓的市場,透天是主流,將來少子化及老年化又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可是目前市面上沒有一種產品是為“可以住一輩子的房子”而設想的,如果老的時候不想住養老院,又不想住所謂的孝親房 (實際上應該叫“虐親房”,在廚房旁邊的小房間怎麼可以叫孝親房呢?) 。 科美市2因此概念型成,加上電梯、Deck大露臺、、、等人性化設施,成本增加自然房價會比較高,根據家庭生命週期來判斷每人一生中可能會買兩間房子,但是如果用一次購屋,一生享用的角度來看,一屋抵兩屋,永不再換屋,就不覺得房價高了,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房子來看科美市,科美市的規劃可能會是以後規劃的趨勢,至於會不會愈等愈便宜,就不知道了!(如果真的想進一步了解未來10年房地產的規劃趨勢,就要麻煩您親自來一趟了)

二、劉厝重劃區的內幕-劉厝重劃區是目前嘉義市最新的重劃區,全面地下化電纜,完善的下水汙水系統,優點是看不到電線杆,馬路不會亂挖,中山路淹水時劉厝重劃區從未淹過水,因法規關係不會有大樓出現,嘉義所有重劃區中唯一沒被色情入侵的重劃區,缺點是因為新重劃,人口只有2000多戶,規劃前有些墓地(少數,當地人都知道),靠西邊會有些戰機噪音,生活便利性稍差,有位同好說以前劉厝重劃區的房價約500多萬,這是真的,我從劉厝重劃區地價只有4.5萬每坪,一直看到現在地價每坪10萬左右,房價是隨著地價而漲,奇怪的是每次客戶都覺得貴,我常會問客戶當時500萬時為什麼不買?是不是覺得貴?大部分都說“對”,但是現在都覺得那時候很便宜,結論是當時都覺得貴,兩年以後回頭看就覺得便宜了,那兩年以後你會不會也覺得現在科美市很便宜,對嗎?關鍵在哪裡?看出來了嗎?在地價!禍首是誰?獲利最多又是誰?知道了嗎?是地主,劉厝重劃區最大的地主是政府,占約22%,重劃區的規劃是將不能建築的農地合法變建地的手段之一,經過規劃─禁建─區段徵收─公共設施道路施工─原地主分配手續後就可以將農地變成數倍利潤的建地,原地主分回約45%的土地,其餘全由政府拿去,扣掉公設道路用地,全歸政府〈藍、綠都一樣〉的收益,政府用拍賣的程序將土地售出,每次都採最高標出售土地,間接造成了土地價格飆升,聽說政府在劉厝重劃區上賺了數十億,這由誰來承擔呢?下個重劃區在湖仔內,就是垃圾焚化爐前的那一大片農地,大家拭目以待吧!

By the way有人在等奢侈稅,老實講我也不知道影響如何,要先從建商的獲利模式中探討就知道影響了,建商的獲利結構如下:
奢侈稅前:定價=土地成本+營建成本+管銷費用〈建築師費、結構技師費、營業稅、營所稅、代書設定費、印花稅、銷售廣告費、增值稅、地價稅,利息支出、人事辦公費〉+利潤〈約5%~10%〉
奢侈稅後:定價=土地成本+營建成本+管銷費用〈建築師費、結構技師費、營業稅、營所稅、代書設定費、印花稅、銷售廣告費、增值稅、地價稅、利息支出、人事辦公費、奢侈稅+利潤〈約5%~10%〉
看到那裡不同了嗎?建商如同電子業的代工,利潤5%~10%如果通貨膨脹或是原物料漲價超過5%就好玩了,所以奢侈稅勢必要轉嫁,10%~15%建商負擔不起,同行大家都有共識,影響的就是房價更難跌了,這好像跟普羅大眾想的不同,因為嘉義沒有投資客,都是自住型客戶,我覺得會傷及無辜。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這數十年工作中最欣慰的就是看到許多家庭因為擁有一個自己的窩而成長,環境塑造人,慎選地點,慎選建商,但是勇敢決定,房地產是我見過買東西而不是把錢花掉的唯一商品,祝大家都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
wensir325 wrote:
我要先表明我是科美市的專案經理


姑且不論這個建案究竟如何
至少我滿欣賞這位大大願意直接表明身分
很不喜歡有的案子是業務、代表上來漂白、宣傳,卻又假借鄉民的名義,這只會讓我更排斥那個案子(最近版上有個案子就滿明顯的…)

對了…前一陣子為了看房子,有到各大房仲網站上查了一下劉厝現在的建地價格……的確平均一坪開價大概在12萬左右了,我老爸在北部從事土地仲介…他說這樣成交價大約落在10萬左右(還要看臨路面寬、地形完整方正與否、周遭環境、生活機能…等,而有差異),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查一下囉,只是覺得合不合理、認不認同、能不能接受…這就見仁見智了

還有…很想知道第三部分"建商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
也因為是"一輩子的房子"(我跟我太太也不想再換一次)
所以我們的選擇也變得更慎重
在我們的心中,科美市是80~90分,而不是100分(其實是因為我們有坐向的考量)
到現在為止,還沒遇到我們心中的100分
不過科美市的格局我很喜歡就是了

我想問一下,向南的那一排沒有辦法做成獨棟的嗎?為何一定要做成社區型?
區域環境與建築成本、管銷、還有最基本的土地取得,如果這些客觀條件被主觀的意識來抹煞房價節節高升的現況,僅就以幾年前的建案和現今的建案價位相比,只會更顯的自己無知罷了。而且這些都還未包括交通建設和生活機的便利性的考量。沒有錯,有建商漫天開價,但不完全表示沒有真正真材實料的建商,有號稱全部完售,當然也會有分散於股東自己發落的存貨,情緒性的以偏概全只會另人一笑置之而已,再者,如果真的房價那麼不討喜,那一戶戶搬進新家的買方不就都是"盤子"嗎?最好是有那麼多的"盤子"買方。
買什麼東西都要貨比三家,更遑論是千百萬計價的房地產,我不是建商,不為任何利益一方說話,僅以第三人角度淺見言之,也無意引起筆戰,若有不適,請略過本文,感恩不盡。

ChiawenTsai wrote:
也因為是"一輩子的房...(恕刪)


你應該去看過他的基地吧~

那塊土地上蓋36戶...........

36戶蓋在那土地上...........

會不會太壅擠一點了

一輩子的房屋~

小弟我個人認為.要有志氣一點~




其餘的大家自己想吧~

買房子是買自己喜歡~合適~舒服的房子~




每兩個禮拜開車來回嘉義板橋一趟.. 超車不等於超速..你的最高速限.也不等於別人的最高速限..
zxc0615 wrote:
你應該去看過他的基地...(恕刪)


大大,不論基地要蓋幾戶,最重要還是要看自己房子的面寬和深度.

家裡面寬和深度夠,就不會覺得小...


"下個重劃區在湖仔內,就是垃圾焚化爐前的那一大片農地,大家拭目以待吧!"

不會吧
每年夏秋豪雨季 八掌溪堤岸邊都有抽水機圍路伺候
這地區值得開發嗎 做滯洪池比較合適吧

真是天不從人願,我24歲進入房地產30個年頭,到現在也沒看過一個十全十美的房子,總是會有一些遺憾,規劃喜歡了,建材不喜歡,建材不錯,規劃也好,就是地段差一點,規劃、地段、建材喜歡了,價格又不合適,真是傷腦筋!像我家在嘉義公園旁邊,自認買到一間最好的房子,沒想的清晨五點就有歐巴桑在唱KTV,叫你起床!真是!所以我認為可能沒法買到“最好”100分的房子,而是應該追求“最適合”的房子吧!

抱歉!因同行抗議!"建商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可能無法順利登出,敬請見諒!

湖仔內重劃區現在已經到禁建的程序了,那地方的淹水問題也只有到重劃後才能解決,聽說那理有全國第一個合法的八大行業專區,也好!統一管理比較沒問題!

wensir325 wrote:
抱歉!因同行抗議!"建商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可能無法順利登出,敬請見諒!

嗯,好吧,果然是"同行相護"…扣分

wensir325 wrote:
聽說那理有全國第一個合法的八大行業專區

如果可以的話,會有誰想把住家購置在八大行業區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