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最近搬新家,不免到傢俱行逛逛,發現接待人員有三大類型:
一、 請兄弟看店兼接待,其老闆多半大哥出身,否則大概也管不住員工。
二、 請一般上班族當接待。
三、 老闆夫婦親自接待(家族企業)。
人勢利也沒錯。只是勢利的人通常不是近視、弱視,要不然就是亂視、遠視,老是看錯人,搞不清楚狀況,事後想彌補卻已經來不及了。我朋友就碰過類似前倨後恭的趣事。
「您老曾經來敝店看過,後來為什麼沒再來?」在某處餐飲店,朋友突然與某自營傢俱店老闆不期而遇。
「當時你好像不是很歡迎。」朋友直爽地說。
「那兒的話,歡迎都來不及。我現在到處跟人家講,某某人曾經蒞臨敝店好幾次,真是蓬蓽生輝啊!」自營店老闆哈腰謙恭地說:「那座檜木書櫥現在還為您留著」。
「你當時不是說某國小校長訂走了?」
「他後來買了另一座樟木的,檜木版特別留給您」。
「我已經買了三件式柚木角座。」
「最近進口一套法式沙發,要不要看看?」
「已經買了。」
「以後有什麼傢俱或裝潢方面需求的話,儘管講,希望有機會為您服務。」
「謝謝!再聯絡!!」
有道是:凡事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人如果總是抱持平穩的平常心和聰慧的心,不那麼短視跟自以為是的話,世上將會多麼容易居住啊。
所謂「對的時間」,指的是對方搬家,對新傢俱有需求的時候。所謂「對的顧客」,指的是對方買得起,也剛好看得上眼。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兩年前剛買新房子,原本在大賣場看上一組進口的綠傢俱書櫥,定價近××萬元,西式造型,相當漂亮實用。由於高度沒到天花板,上面可能會堆積塵蹣,所以一邊看,一邊思考,萬一購買的話,如何與裝潢假牆相結合。心想,銷售員如果主動推銷,或許進一步和他討論裝潢相關問題,可以的話打個八折,會考慮購買。
誰知那個漂亮的女銷售員專心向一位青年才俊推銷,對我根本視若無睹。
那男士長得一表人才,可能是資訊新貴,也可能是剛入行的教師,但我敢打賭,他當時的月薪決沒超過五萬元,明顯買不起那個產品。女銷售員如果想找交往對象的話,算是找對人,但如果想找買主的話,明顯看錯對象。於是我笑一笑走開,心想:跟這組書櫃沒緣份。
最近又去那個大賣場看別的東西,從展示場前走過,同一個推銷員看見我,小跑步到身邊不斷獻殷勤,我只能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家裏該有的都已經有了,現在沒有要買書櫃的打算。」
她兩年前該做的動作第一時間沒做,兩年後再做已經遲了,因為顧客已經不再需要那個產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