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展覽是屬於文化推廣的一個項目,說它重要,其實也沒那麼重要,有錢時不妨玩玩,沒錢時,還是吃飯比較重要。

嘉縣爭取南院,主要是經濟考量,不是文化考量,反正建物維護費及人事費中央買單,地方享用後續的經濟效益,何樂而不為?

目前國內博物館已多,蚊子館也不少,外雙溪故宮卻是唯一常客滿的機構,不知有沒統計陸客佔了多少比例?

南院未來在嘉義蓋好後,據說以亞洲文物展覽為主。依照我的了解,既有編制人員:東亞文化人才居多,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人才少,甚至沒有。東亞文化中,又以中國為大宗,換主題不換內容,借展,只是借一些次品及副品,沒太大價值。

好在嘉義人要的是經濟,根本不管這些。

我也不想管這些,我要的是:多一個休閒散步場所,且蚊子不要太多,這樣就很好了。

文章關鍵字
每次到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參觀時,根本沒想到要看甚麼,先隨便快速繞一圈,然後找個自己喜歡的位置坐下來,放空自己,或到購物部參觀複製品及精品。坦白講,除非剛好想研究甚麼,否則谁會真的仔細去觀察特定的事物。

大部分的博物館是禁止拍照的,有些則可以拍照,但禁用閃光燈。我去維也納熊布朗宮及巴黎凡爾賽宮參觀的時候,好像都沒有禁拍的限制,那些名畫及雕像,大部分都在課本中及畫冊上看過了,自己又不是專家,對原作也沒特別興趣,相對之下,比較注意皇宮的建築,想像當年皇帝后妃如何過她們的生活。

去年到故宮參觀,停車確是個大問題。停妥後,先到大錦魚鯉池塘旁的餐廳吃午餐,然後信步走到參觀入口處,這時就看到許多好玩的事了。

所謂好玩,當然指大陸團,吵吵鬧鬧不說,還互相追逐打來打去。有位山東老鄉被檢查到帶相機,嘴巴還嘟嘟囊囊地說,那本來就是他們的東西,後來在領隊勸說下,同意代為保管。到了裡面,還是有人在拍照,難怪北京故宮入口處最近加設全身檢查亭,他們最了解自己人民的水準。

購物部沒有我喜歡的東西。許多複製品過於粗造,離精品境界甚遠,價錢又貴。複製畫數量雖多,裱褙用的紙看起來很假,這種咚咚不買也罷。

記得二十多年前住台北的時候,常到位於植物園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樓餐廳買壺茶看荷花,那時都是免費參觀,常常進進出出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有一次,就在入口處買了一個複製畫軸,鄭板橋的蘭竹,背紙是米白色的,不是那種古典的黃色的,看起來自然多了,像是當代人的作品,在書房掛了近三十年,去年搬家時才丟掉。

台南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像是個故事館,看圖認識台灣,適合國中國小學生參觀,免於成為蚊子館。至於東部的博物館,就慘不忍睹了。

南院不可能走故事館模式,必然往主題館發展,每次主題最多撐三個月到半年,平常沒事,每次搬動時,一定忙翻天。

我覺得未來南院,可能會走位於植物園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模式。但願裡面也有個視野不錯,座位舒服的小餐廳,沒人參觀的時侯,至少還有一些人在那邊走動。

也可以跟旅行團合作,各縣市社區阿公阿婆一日遊的行程,與其到無聊的地方去,不如到南院來,建築新穎,廁所乾淨,附近還有蔗糖園區,吃吃喝喝,度過快樂的每一天。萬一生病,附近還有長庚醫院。

故宮南院應該是會蓋...只是會以那種面相呈現還不得而知
我是用另一個角度來看
那塊基地原本是台糖公司農場,地勢低窪,長年以來每遇颱風豪雨或朴子溪潰堤都是積水極深
說穿了,就是天然的滯洪池
台糖公司農場種的原料甘蔗不怕水淹
淹一淹水退就沒事
現在這塊基地填高了,原本可以積蓄的水量減少非常多
大約70公頃的面積所積蓄的水量
未來這些水要往何處去???

紅狗 wrote:
故宮南院應該是會蓋....那塊基地原本是台糖公司農場,地勢低窪,長年以來每遇颱風豪雨或朴子溪潰堤都是積水極深
說穿了,就是天然的滯洪池(恕刪)



南院基地會不會淹水,看隔壁的蒜頭糖廠就知道。該糖廠有史以來,僅有一次因民國90年納莉颱風造成廠區淹水。

那一次颱風,西部沿海地區全台淹水,台北淹得比嘉義嚴重,那是不是表示台北更不適合人居?

事實上台北本是一個湖,規模比蓄洪池大了好幾千萬倍,住在湖底,真為你的生命及生活品質感到擔憂。

南院只要不蓋地下室,一樓地基墊高,重視排水功能,安全上完全沒問題。
鄉下佬 wrote:
南院基地會不會淹水,...(恕刪)

你不瞭解我的意思嘿
台北市不會淹水...當然..逐年花那幾千幾千億蓋出來的加高堤防/疏洪道/大型抽水站不是紙糊的
但一個疏失還是馬上水漫台北市(如納莉)
這是鄉下窮縣,不是人口稠密的都市精華區,更非首善之都
沒有那逐年那幾千幾千億的$$$$可以用...

話說
那塊地自古以來就很低
豪雨一來會淹水了(當地耆老說的)
探究原因是
當朴子溪水暴漲(例如滿潮+豪雨)
區域排水(荷苞嶼排水/雙溪口排水..等)也隨之喪失排水功能(倒灌)
那塊基地就變成滯洪池了
積蓄的雨水直到河川及區域排水水位下降後才會慢慢排掉
基本上那裡是農場,不住人,所以淹水不影響
現在基地填高了
原本會暫存在那裡的雨水現在沒處留它們了
會到那裡去??
當年故宮南院要設立在那塊台糖農場,當地人會有反對聲音也是為此
不是不能蓋,是要有配套措施
故宮本身也很重視這問題,每次颱風都會派人視察積水情形
但它們只管自己工區內排水狀況,工區外是不管的

我知道嘉義縣政府有在注意這一塊,但目前也沒啥經費來做什麼..

縣府特區跟長庚醫療專區這邊應該是沒影響
它地勢比較高,而且有水利會的朴子支線當天然堤防
但其他的地方呢??
水會自己找去路往低處流篡
這次康芮颱風附近雙溪里跟溪口里村內就淹水了,在朴子溪沒潰堤的情況下,以前是沒有過的..
後續還值得再觀察

紅狗 wrote:
你不瞭解我的意思嘿台...(恕刪)



數字會說話。張花冠曾說,南院主體建築基地高10.5公尺,比起周邊的後溝尾堤防8.75公尺、長庚專區9.25公尺、嘉58線8.8公尺及糖廠地表8.3公尺高出許多,也比縣政府高,且高於200年防洪頻率標準,根本不會淹水。大大若不相信的話,要不要帶尺來量一下?!

至於台北市,四周都是山,下雨自然往盆地中央集中,湖底再怎麼抽水,畢竟檔不住水往低處流的原理,所以排水很重要。排水工程是個無底洞,浪費國家經費,那個城市遲早會因大自然的反撲而沒落。我昨天就夢見,大大用抽水機抽水的時候,因為漏電,所以……要小心。以後颱風天,記得地下室的電源要關掉,免得發生意外。


鄉下佬 wrote:
數字會說話。張花冠曾說,南院主體建築基地高10.5公尺,比起周邊的後溝尾堤防8.75公尺、長庚專區9.25公尺、嘉58線8.8公尺及糖廠地表8.3公尺高出許多,也比縣政府高,且高於200年防洪頻率標準,根本不會淹水。大大若不相信的話,要不要帶尺來量一下?!
恕刪


呵呵
大大請看清楚
縣長大人說的是"南院主體建築基地"不會淹水
當然
基地填高了嘛...
我不用帶尺量阿
因為我從沒說過故宮南院會淹水阿
我在意的是"故宮南院周邊"會不會淹水
你顯然沒看懂我先前的貼文阿...><
先前蓄水的地方(指南院預定地這塊原本的台糖農場)現在不能蓄水了
這些水要去那裡????
這才是我要表達的本意~~

紅狗 wrote:
呵呵大大請看清楚縣長...(恕刪)



所以,你認為下豪雨時,南院會形成一個孤島?

我不敢說絕對不可能,但如果另外蓋一條地基較高的補給道呢?而且就算會,大概平均十年才會發生一次,文物又不會受損,比起故宮本院安全多了,至少沒有山崩跟土石流危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