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C36 wrote:南部農業縣某鄉鎮有個流浪教師,年近四十靠關係通過甄試,成為國小教師,從此沾沾自喜,自以為了不起。後來靠媒妁之言,娶了一個粗手大腳,姿色平庸的熟刪) 老兄,你知道教師甄試第一試是筆試,能通過的大概口試就能過了.筆試是無法靠關係的.光這點我就推論你的教授等級應該也是唬爛.
爆發戶 wrote:老兄,你知道教師甄試...(恕刪) 一、 閣下晝伏夜出,還是習慣於三更半夜上網,老毛病依舊不改。二、 各縣市教師甄試過程雖大同小異,但做法其實有些不同。第一關當然先通過資料審查,大家都一樣。第二關筆試及格人數出入就很大,譬如說,有的縣市某科目打算錄取兩名,只通知筆試前五名參加口試及試教,有的則筆試通過的全部通知,所謂「關係」就在這裏了。偶以前有個大學同學,參加北部某縣市教師甄試,筆試雖然通過,但在十名外,最後總分變成第二名,差第三名0.1分,厲害得很。三、 教授升等當然也有運氣成份。首先不能碰到仇人,否則寫得再好也通不過。其次,審查者雖然不是仇人,但要能欣賞你的觀點,否則還是通不過。另外,內部審查跟外部審查都屬實質審查,要連過兩關,所以通過是實力+運氣,這樣滿意了吧!!四、 有些人因為當主管或擁有國外名大學學位的關係,別人想要「沾光」,所以包括「主要著作」在內,全部都是「共同著作」。這些人中,部分名符其實,本身研究也很強,通過也是應該的,有些則光有學位跟權威,論文其實是弱項,完全靠「共同著作」打天下,閣下看了會不會吐血?!
爆發戶 wrote:老兄,你知道教師甄試第一試是筆試,能通過的大概口試就能過了.筆試是無法靠關係的.光這點我就推論你的教授等級應該也是唬爛. 話不要說太快筆試殘忍,通過筆試後的試教和口試更殘忍,筆試錄取名額一定是錄取名額的倍數,哪來「能通過的大概口試就能過了」有沒有暗盤,不得而知,沒證據不能說有,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至少我就看過實例,陪考的滋味不太好。
srw wrote:話不要說太快筆試殘忍...(恕刪) 所以國小老師很了不起阿,比樓主這大學老師還了不起.<---這才是我的重點,因為樓主強調他鄰居是靠關係進去教書的到大學教書還不用教師證咧,教育部的講師證簡單多了.(我就有一張)說真的大學教書真的沒什麼,至於品格?台大教授母子互告上新聞了吧.
我想老師代表的是一種職業,不代表一種人格品質其他或高或低的收入地位也無法代表一個人的等級與水準對別人過多的尊重或鄙視都是一種對自我認知不清的結果幻想跟別的優秀人種比鄰就是自我品質的認證,是無濟於事抬高自己,壓低別人不正是每個人都在做的事?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而已
money88588 wrote:我想老師代表的是一種...(恕刪) 偶覺得「孟母三遷」,跟孔夫子「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兩個成長理論是相違背的。他們兩個都是山東人,後來都成為猥人,大四喜希望小孩子學那一個啊?說來聽聽,也許可以提供附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菜籃族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