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紡夢時代建好後,四週的人潮會變多,我想投資附近的透天店面,中華東路,東光路,莊敬路,小東路,東寧路,東平路,凱旋路,那一條發展潛力最大?
16FaFaFa wrote:應該是四週的車潮變多,人潮大概都鎖在夢時代裡邊。
南紡夢時代建好後,四週的人潮會變多
因為台南沒有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和舒適的步行空間,所以人潮都是利用自用交通工具移動,直接移動進入購物中心,週邊店面不會有人潮逛街。
火車站附近因為有公車、客運、火車和補習班學生,所以北門路成功路和中山路才會有步行的人潮,透天店面生意才沒被新光三越中山店、Focus和遠百成功店吸納去。
南紡夢時代建好後,附近賣吃的、賣衣服的、賣化妝品的、賣影音CD的、賣日常百貨的、賣黃金珠寶的、賣文具的、賣服裝配飾的、賣3C的,想得到的行業都會被吸進購物中心裡。
那附近的店面將來應該是高掛租售紅紙的機會比較大,例外是泡沫紅茶店會增加。
大型購物中心或是百貨公司應該是透天店面的天敵才是,特別是在缺乏大眾運輸系統和步行空間的城市。
走在有冷氣的購物中心比較舒服,還是走在崎嶇狹窄懊熱的騎樓和馬路上比較舒服呢?
直接騎或開進停車場,然後坐電梯比較舒服,還是喬車位、違規停紅線占用車道,然後跨越障礙進店面比較舒服呢?
使用自用車輛解決交通問題的城市,像美國,購物中心百貨公司才是趨勢。
台南人很矛盾,一方面認為有土斯有財,喜歡透天店面勝過大廈,一方面卻又希望大財團蓋購物中心、量販店。殊不知,購物中心、量販店、百貨公司是大財團集中社會財富於一身的工具,它蓋的越多,中產階級、小地主、小財主的店面越不值錢。也許緊鄰購物中心、量販店、百貨公司週邊的幾間透天店面會增值,但是更廣大的其餘的透天店面卻更無翻身的機會了。
如果沒有購物中心、量販店、百貨公司,台南也許會有二三十個富涵生活機能的小型的商業熱點,但因為購物中心、量販店、百貨公司的存在,卻變成只有二三處的大型的商業熱點。
Terrencesylphy wrote:
應該是四週的車潮變多...(恕刪)
大型購物中心對旁邊的店面會有影響,但對於臨近的店面就會加分了。因為別忘了購物中心的大量員工,將逐漸在周邊租屋,甚至置產,會有一波不小的遷徙潮。人一多了,一般店面也就水漲船高了。
個人反而是看好,過了慈幼高工裕農路的店面。因為購物中心磁吸效應已避開,當地店面也正處發展期,店面相對便宜,1千多萬屋齡1-8年的新屋,相較於東寧路的3000多的老房,將來的增值率與投報率相對大得多。
另外虎尾寮的住宅尤其是豪宅,喊3-4千的已不足為奇,透天店面的比價跟增值空間可想而知。等裕農路的店面土地越來越稀少時,就跟虎尾寮目前情況相當,到時已經沒有蝦密1千多的店面了。
jayscoot wrote:
南紡位於東區 消費...(恕刪)
內行。虎尾寮+南紡+全台最大的眷村拆除+平實營區,另外該區右側原縣市邊界的腹地,有寬廣的拓展空間。跟西門路一個空地蓋好後,發展就結束了,實在天南地北。舉個較遠的例子,信義計畫區當時農田荒地時,華納威秀跟新光三越蓋在中間,有不少人竊笑,之後各種綜效相互激盪,成了全台最夯的區塊。
另外全台最早的購物中心台茂,周邊南崁主要道路的店面可上網查查,都是好幾千,當地還是一個鄉而已。南部雖然不盡相同,但原理相當。東寧路當時巷內都還是農田咧,虎尾寮若干年前根本就是一片荒地。有了大型購物中心帶動,加上鄰近高速公路運輸大動脈,之後人口板塊移動,周邊腹地開發,幾期下來可能令人搥胸頓足了。若覺得太夢幻了,可以查查當地歷史行情是否持續上揚,還是停滯不動,可簡易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