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 大台南的未來......

y_h_chung wrote:
台灣有一個台北就夠了..
要爭權..要名利..請到台北..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台南就是個小城市..一個錢賺的剛好..生活很簡單的地方.

每次討論到對台南城市進步的話題
最後就會變成這種結論
這樣子台南根本就不會進步...

很多人把進步和台北劃上等號了
事實上懷舊也是可以"很進步"的
京都的"都市化程度"甚至都比台北好

台南該進步 也該懷舊
但懷舊並不是拿個柵欄把自己圍起來就好了
而是要找出對這座城市永續經營的建設
韓國六座城市已經有地鐵了
其它硬體建設也是越追越快

台灣再繼續只有一個台北就夠的論調下去
恐怕會越輸越多啊
badstudent wrote:
每次討論到對台南城市進步的話題
最後就會變成這種結論
這樣子台南根本就不會進步...

很多人把進步和台北劃上等號了
事實上懷舊也是可以"很進步"的
京都的"都市化程度"甚至都比台北好

台南該進步 也該懷舊
但懷舊並不是拿個柵欄把自己圍起來就好了
而是要找出對這座城市永續經營的建設
韓國六座城市已經有地鐵了
其它硬體建設也是越追越快

台灣再繼續只有一個台北就夠的論調下去
恐怕會越輸越多啊

認同你看法,每次台南城市進步的話題,就變成這樣,連摩天漢,鐵道網...都是一樣,要不然就是桃園數落台南的文章。
badstudent wrote:
每次討論到對台南城市進步的話題
最後就會變成這種結論
這樣子台南根本就不會進步...

很多人把進步和台北劃上等號了
事實上懷舊也是可以"很進步"的
京都的"都市化程度"甚至都比台北好

台南該進步 也該懷舊
但懷舊並不是拿個柵欄把自己圍起來就好了
而是要找出對這座城市永續經營的建設
韓國六座城市已經有地鐵了
其它硬體建設也是越追越快

台灣再繼續只有一個台北就夠的論調下去
恐怕會越輸越多啊

每次討論到對台南城市進步的話題,都變的如此,而且不只在這裡,雅虎知識家,鐵道網,摩天漢...,都是如此,更有甚者,還出現不少桃園數落台南的文章。

我承認,有時我提出看法不符合[台南]口味,但是一個城市要永續經營,拿古都做藉口,卻不思改變,再怎樣也吸引不了人。
badstudent wrote:
每次討論到對台南城市...(恕刪)

討論是可以,但像o大整天就是用自己主觀意識在那自圓其說,有的又不合事實邏輯,又硬掰,說不過又答非所問,又會拿自己開公司開進口車,自己又是安平某工業區的小開來自居,整天都在嫌台南怎樣,那就是找碴了,說到數落台南他到是第一名,他發的言論只合自我感覺良好自我幻想的味,說到這台南地下化配合都市更新,那附近台汽舊站還有附近民宅會蓋綜合大樓
badstudent wrote:
每次討論到對台南城市...(恕刪)

個人認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發展並不衝突
但是請記住,公共建設若沒有相對的效益對你我都是浪費
或許...某些建設無法馬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也或許不認同的人都是短視近利
同樣的若因為短期內不需要的建設卻砸錢去做,做出來的品質與效果卻又是無法接受的
這樣的東西你我卻又要強迫買單,你會心甘情願嗎???
地方的文化發展不只單單靠政府,當地的居民也可跳出來做環境與氣氛的營造
但是因為民族的劣根性,只要差不多或者可以應付大概就會停止
就算花再多錢又如何?最後還是浪費...
若真的有心,結合區域居民也可以做出不錯的效果,如後壁鄉

我想台南人沒有人會想要台南原地踏步
但是也並非某些大眾運輸工具就會繁榮或者就代表進步
今天若是台南客運沒倒加上興南客運,載客量大路線又增加等等的情況發生
不只有你,全臺南甚至外縣市的人都會很迫切的希望台南能有你提的那些運輸工具
但是請觀察高雄與台南光客運量就差那麼多
加上台南在今年以前都不是直轄市,哪來的經費??

其實也不用與其他國家比,畢竟我們看到的都是表面
實際的政策與地方人士運作根本就無法了解

最後還是同樣一句話,有效益有利基,財團與政府都不是傻子
人家的眼光真的都跟我們一樣淺嗎??
weai wrote:
其實也不用與其他國家比,畢竟我們看到的都是表面
實際的政策與地方人士運作根本就無法了解

最後還是同樣一句話,有效益有利基,財團與政府都不是傻子
人家的眼光真的都跟我們一樣淺嗎??

不要說台南,其實台灣人國際觀說真的很差,諸如:產業上台灣還以科技業自居,事實上先進國家甚至連韓國,都已經重品牌行銷,製造部門反而都移到第三世界國家,至於國內總公司則著重研發和行銷。

至於大眾運輸,該檢討是可及性,台灣大眾運輸可及性很低,台南市公車路線也該檢討,著重於人口稀疏的安南區;卻忽略人口眾多的東區和永康。

當然市民不團結也是其中之因。
opelisc2000 wrote:
不要說台南,其實台灣...(恕刪)


皇帝不急 急死你們這群太監 你們說得再好也沒用 要看上面的怎麼想怎麼做
台南市現階段還是適合以發展觀光產業為市府主要政策 , 一些會破壞環境的工業就轉移給工資較低的國家吧 , 只需

保留研發單位營運中心這區塊就行 , 畢竟這也是難以避免的趨勢...不過這必須要緩步進行 , 過快的產業調整會製造

大量的失業族群

台南不容易下雨基本上就蠻適合發展觀光產業 , 夏天與東南亞氣候相近 , 冬季較東北亞溫暖舒適 , 此些得天獨厚

的條件應多加以利用才是

觀光產業能夠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已在不少國家得到明証 , 台灣現階段以科技立國並在全世界擁有龐大資源 , 已賺足

全世界的科技錢 , 不過這些年來並未對台灣國民所得的增加帶來助益...相信這是製造業共同的宿命 .

台灣未來人民所得要不斷向上提升 , 就必須持續發展不同類型的產業 , 持續吸引國外資金湧入台灣市場並投資相關

產業 , 此有賴 大有為政府的趨勢規劃及持續向上提升的決心


台南市身為台灣第一府城 , 更應有決心並走在全台灣的前頭 , 致力發展國際觀光產業 , 台灣有特色的產品實在很

多 , 只是並未充分加以包裝 , 台南市政府應該走在台灣的第一線 , 將台灣及台南市推向國際 , 成為未來國際觀光客

到台灣旅遊停留時間最長的必到觀光點
kai-kai2 wrote:
台南市現階段還是適合以發展觀光產業為市府主要政策 , 一些會破壞環境的工業就轉移給工資較低的國家吧 , 只需

保留研發單位營運中心這區塊就行 , 畢竟這也是難以避免的趨勢...不過這必須要緩步進行 , 過快的產業調整會製造

大量的失業族群

台南不容易下雨基本上就蠻適合發展觀光產葉業 , 夏天與東南亞氣候相近 , 冬季較東北亞溫暖舒適 , 此些得天獨厚

的條件應多加以利用才是

觀光產業能夠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已在不少國家得到明証 , 台灣現階段以科技立國並在全世界擁有龐大資源 , 已賺足

全世界的科技錢 , 不過這些年來並未對台灣國民所得的增加帶來助益...相信這是製造業共同的宿命 .

台灣未來人民所得要不斷向上提升 , 就必須持續發展不同類型的產業 , 持續吸引國外資金湧入台灣市場並投資相關

產業 , 此有賴 大有為政府的趨勢規劃及持續向上提升的決心

只是真懷疑觀光業效益多少?高雄台中都還有不少[商務人士],台南就只有停留在[觀光客]

不是我反對觀光,那些人來台南走馬看花,又不是要定居,對台南發展也只是短暫,更何況,台南觀光業利基也只有在古蹟,離開古蹟,也沒有地方可以逛,這點又和花東不同,花東至少還有個好山好水;而且現在景氣不好,都已經沒飯吃,誰還會想觀光?

當然我也不贊成台南朝向製造業,畢竟製造業實在造成污染,反倒是商業能活絡些就不錯了


kellenhuang wrote:
要看上面的怎麼想怎麼做


的確如此~不知各位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話
""政府那未歪哥 所有的路都嘛是直的"""
看看台南的路~歪七扭八~
就拿安平的西澈大橋來說~為何不把道路再擴大跟西澈大橋成一直線???
~人行道~路樹再拉出來
路旁也可規劃單車出租..商場..客運.汽車停車場...

opelisc2000 wrote:
只是真懷疑觀光業效益多少?


既然懷疑...就去查查觀光業效益多少...

55%的觀光客是為了台灣美食而來~~

不要再說台南沒山沒水就沒競爭力了...((應該要再加說台灣那麼小~那有甚麼大景.....))

台南要有競爭力也要靠政府和台南市未來的市長推一把!!

要來嘴炮....就多找找資料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