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S wrote:
arusha wro...(恕刪)


不好意思喔!
我沒談預測地震喔…
從頭到尾我只提如何挑選安全場址

如何在未知未來之下利用現有資訊來挑選安全場址遠離危險指數較高的場址。

當然如果閣下覺得後甲斷層/六甲斷層/土壤液化重度潛勢區很安全,要買房子(自住)在以上地點,我相信也不會有任何人反對,比如我一定舉雙手贊成,反正舉個手也不會累也不用負擔誰的未來。

你也可以提住在斷層帶附近的好處,比如地氣強,想轉運可以試試之類的,一定也會有人感興趣的。

每個人重視的不同,像我覺得人命很重要,有命才有財,但也有人覺得他人生生死死甘他什麼事,只要有錢,自己的命都可以拿來換。

這沒個定論啦!大家各自表述教學相長不也很好。

至於政府中央氣象局的資料……
你知道要他們公開資料有多困難嗎?
如果你看過由特殊管道拿到的資料,
你就會……嗯~對政府單位沒那麼有信心了。
你談馬教授那50年發震機率,不就是再談預測,睜眼說瞎話。

安全選址?我那"古時有逐水草而居,今時有逐已活動斷層而居"正是對該圖所提的反問。

依照你所崇敬馬教授的圖,回答下面問題,鼓勵不鼓勵現在在機率<1%的車籠埔斷帶附近蓋房(執照年限50年)?

發震機率是不是個加法問題?只要知道週期,人人都可推測?

如果回答還支支吾吾,那就回歸官方的資料為準。
你閱讀能力待加強
邏輯迴圈也有阻礙
您自在便好
祝福你新年快樂

還有求教要有禮貌態度要謙遜
不然不會有人想回答你的問題的

會變成我知道,但我只想說新年快樂。

好吧!好吧!看在過年的份上再教教你好了
邏輯要清楚喔!
有機率<0的遠離斷層安全場址可以選
幹嘛要去選機率<1的斷層帶
你這麼愛住斷層帶也是少見啦~
IDTS wrote:
你談馬教授那50年發...(恕刪)
果然在閃了!

<1%不敢承諾,還要他人去接受44%!!!

知道政府資料為何不好拿嗎?因為要嚴謹,對人民有責,不隨便發表,避免像你這樣的人......
再看清楚別人的發言再回應會比較好,
相信我,閱讀能力是可以訓練培養的。
嗯!加油
連1%都不建議住了,怎麼會要人接受住44%呢?邏輯要清楚點呀!

像我這種什麼人?勸人遠離危險希望大家平安不要再發生倒樓損失人命的人嗎?讓你看不順眼,我也沒辦法,我確實就是這樣子的人。

那~你是什麼人呢?
IDTS wrote:
果然在閃了!<...(恕刪)

連使用執照50年也限了,<1%的地方都不承諾,從境外人士來看,整個台灣都不建議蓋房好了。
那是建商的問題,
干平民百姓什麼事,
平民百姓會挑安全的地方居住就好啦!
這也是市場機制自由化,
能拿到好地蓋房,自然價高爭搶。
有什麼問題嗎?
怕沒房子買~
別傻了,空屋那麼多,怕你買不起而已。
IDTS wrote:
連使用執照50年也限...(恕刪)
以上一切完全針對你們引用馬教授的發震圖而來,離題的事,恕不跟。
🎉新年快樂🎉

❤願你吉祥順遂
👪闔家平安
IDTS wrote:
以上一切完全針對你們...(恕刪)
維基百科記載:
土壤液化(英語:Soil liquefaction)是地震工程的一個術語
指土壤因地震的壓密作用,
造成原本在深層土壤的水份被擠壓到表層,
土壤顆粒間的有效應力下降為零,
土壤失去剪應力強度,呈現如液態的狀況。

土壤液化是一種伴隨地震而來的自然現象
在台灣所發生的嘉南大地震集集大地震
都曾導致大規模的土壤液化災害
造成房屋傾斜、橋樑陷落及河道護岸
毁壞等破壞,是常常發生地震的台灣
所應迫切關注的課題。

台南台地各時期形成圖:





虎尾寮中央地調所鑽井(裕文國小現址)



我之所以要談到土壤液化
就是因為地震會造成土壤液化
地震又會產生斷層
也就是說
斷層帶上土壤液化情形
跟其他非斷層帶上土壤相比
應該比較嚴重才對!
虎尾寮在後甲里斷層上
可是卻是台南市少數低土壤液化區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安全場址觀念是對的!
如果後甲里斷層存在
為何斷層帶上卻是低土壤液化區?
查了全台所有斷層帶上土壤
沒有一處是低土壤液化區
為何後甲里斷層帶上卻是?
我想斷層帶在哪裡
大家心中應該各有一把尺吧?


後記:
阿公在清朝就從福建廈門移民到台南
住在青年路上
多年前尚在人世時
曾問過他有關虎尾寮的事
他說從復興國小開始
以東原本是斷崖
斷崖下方有大片河床和一條溪(推估是三爺宮溪)
後來斷崖變成垃圾掩埋場!
(難怪復興國小蓋風雨操場時,地基挖到一大堆垃圾)
如果阿公說的屬實
那麼推估裕孝路或裕信路以東
應該為三爺宮溪舊河床
至於河床上有沒有夜總會
我沒問!
更奇怪的是
虎尾寮上段房價比下段貴
避免擋人財路
我更不敢想!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