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單軌 台南「捷運」四年內啟動 是個利多嗎

IDTS wrote:
觀念錯誤!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和捷運需求完全無關。捷運看的是所服務的人口密度。你有台南市區及高雄市崗山區及橋頭區的人口mapping圖?那種四線城區都有捷運,二線城區的台南市為什麼不是刀口?


崗山橋頭段只是因崗山(捷運)機廠才設立,並不是考量交通運量.

如真有運量考量,崗山站不會在那個鳥地方.

IDTS wrote:
2015年秋,星期日下約4點,橋頭崗山段,一個車廂裡只有我和另一位外地女生,真是有縣級城區的派頭。


以每天橋頭,崗山到高雄市的人口運量來考量,用捷運根本是超級浪費

現在還要延伸到台南?
Dwing wrote:
以每天橋頭,崗山到高雄市的人口運量來考量,用捷運根本是超級浪費


所以真正不考慮台灣財政,錢不花在刀口上的地方建設,正是發生在所謂的"一線城市"裏的四線城區,反而像台南市區該有的建設遭排擠。

當初延至崗山站,只不過是應地方人士在機廠設站的要求,而非技術上不得不可的結果,現還打算通到北崗山及路竹,這才是浪費。
IDTS wrote:


2015年秋,星期日下約4點,橋頭崗山段,一個車廂裡只有我和另一位外地女生,真是有縣級城區的派頭。

這和'點觀測'扯上...(恕刪)


某時某地某一車, 當然叫點觀測
要不然勒?

拿點觀測當推論縣級城區, inference真的很好笑耶
統計你懂多少?
Richard Chou wrote:
某時某地某一車, 當然叫點觀測
要不然勒?
拿點觀測當推論縣級城區, inference真的很好笑耶
統計你懂多少?


我敘述我的經驗,但我有因此而推論出什麼了嗎?白紙黑字,請具體引出我推測什麼了?

反而我一再要求橋頭崗山段的運量數字,卻不可得。

統計,這我可同你交流一下,
我沒學過什麼叫"點觀測",但依你上下文應指"點估計",point estimate,我只對橋頭崗山段有興趣,所以Population並不是指整個高捷,而橋頭崗山段也不是Sample,無需做估計。

所以真的是好好笑。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捷運蓋法也會隨科技進步而進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TECHmCdg4
未來的交通,(來源:YOU TUBE)

如果真的照這樣蓋,也不用徵收了,原有道路即可。感覺又省錢
統計學那麼靈光的話,就不需要有算命學了。

斷冥月 wrote: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捷運蓋法也會隨科技進步而進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TECHmCdg4
未來的交通,(來源:YOU TUBE)
如果真的照這樣蓋,也不用徵收了,原有道路即可。感覺又省錢


台灣路上三寶密度之高.

會不會車禍處理不完?

ex 高雄輕軌
蓋與不蓋,路線經過何處;我想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財團;地方有力人士的運作應該都會有所影響!

只是想說:鐵路地下化何時能夠蓋好才是我想知道的!經費,路線應該是都OK了,但是何時能完工呢?!市府網站上寫:106/06,距今還有一年,有可能嗎?

這捷運等到上頭核准後,不知道何時能開工何時能完工!?

IDTS wrote:
這和'點觀測'扯上...(恕刪)
Dwing wrote:
台灣路上三寶密度之高.

會不會車禍處理不完?

ex 高雄輕軌


路上機動車禮讓大眾交通工具入法"依法禮讓"
歐美為了交通安全和確保降低大眾交通工具和私家車的意外頻傳
這項"法律"在部分國家是存在的
不是僅僅只是交通禮讓規則

一旦發生碰撞 未釐清責任前就可以先罰未禮讓大眾交通工具的駕駛人
(有點類似汽車後面撞前面大部分就先開未保持安全距離罰單的意思)
重罰久了自然而然大家會自動遠離或更留意大眾交通工具的存在
以台灣高密度人口相信這麼做再加上重罰會相信會有效果出來
路上駕駛人碰到大眾交通工具要"依法禮讓"
而且也不能近距離超車跟車更不能無故擋住車道
無論是靜態轉動態或行進間公車方向燈一打就是要閃給他過
連搶快都不行
依法禮讓的概念就是要離他遠一點這樣

如果不怕重罰
那三寶就儘量吧
罰到天荒地老上新聞大家就會知道被罰了就準備賣車繳罰款
也沒有當三寶的工具了
這個部分當玩笑聽聽
keny0520 wrote:
蓋與不蓋,路線經過...(恕刪)


自從謝政客和林學生過去帶頭反對

只能關心什麼時候能啟動
而不是什麼時候能完工

幾次騎機車和搭公車經過那個區塊
真能說天天騎機車經過那落落長的平交道區域的人命不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