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於成交量而不在於成交價不同類別的案子合併計算,成交價只能當參考這種驟降的買氣數據(雖然不包括預售屋)的確叫人心驚肉跳,不過還是得觀察一陣子,才會明朗我個人認為,這幾年房價要降沒那麼容易一方面貸款利率還很低,再方面建商和投資客這幾年賺很多,應該有得撐只是滿街那麼多暴增的預售屋,如果買氣沒跟著持續暴發,總有一天會比誰跑得快....
六角缺一角 wrote:但是明年年底後再來看保證還沒走高的市區部分會更嚇人要有心理準備喔 剛剛再重新看了一下樓主的圖表,發覺一件事很弔詭,就是價漲量縮,從資金面來看不是問題,滿兩年或斷頭殺出的房子也不多,法拍物件也還OK,唯一能解釋的應該是惜售,等改天利多發佈後才開始價量齊揚,等到投資客開始大量出貨,建商也開始看壞後市時就會出現價跌量縮或價跌量增,那時就是出脫行情了。過完年後萬物齊漲,未來幾個月的CPI應該很難看,日本還在QE,韓國也在競貶,台灣央行應該還不會升息,避險資金一旦從銀行系統移轉至房地產,那個漲幅才可怕。但是漲得多跌的也會深,如何下手就看版上大大的口袋深度。以上隨便說說,看看就好。看多看空,下好離手,盈虧自負。
dreamon4036 wrote:雖然房地產市場和金融...(恕刪) 其實無論是金融商品或不動產"價"一直是王道純看價出錯的機率比較小"量"充其量只能"輔助參考"房地產的量比較沒辦法騙人但是金融商品的量常常拿來做假動作引誘散戶而且兩者的買賣特性/方式/時效性不太一樣很難完全類比只有價的移動方式比較雷同這是我比較主觀的認知不見得完全正確
konbufenju wrote:房市反轉 家中沒買房子的人最開心 !!不過 房市火車頭倒了 其他各行各業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恕刪) 營造業才叫作火車頭.很多人誤把建築業及房屋買賣也混進去.比方說有三家公司,一家建設公司,一家營造,一家房仲.這三家只有營造是火車頭,建設公司及房仲都不是.
From News,台北豪宅風潮吹下南台灣,帶動大台南高樓棟數的激增,漸漸改變大台南的市容風貌!根據南市府建管科的統計,近兩年台南市高樓層建案數已爆增五倍! 去年已取得建照與正申請的總棟數激增,其中又以安平區、永康區的大樓建案數,高居全市第一、第二名,尤其是鄰近安平港的五期重劃區,成為大樓產品「最閃亮」的明星區域。 根據建管科的統計資料顯示,從容積率的獎勵上限將實施之後,近兩年來,大台南的新建案如雨後春筍般申請興建,101、102年又以大樓產品的變化最大。101年度中,原南市六區、南縣的七區,總核准大樓只有22棟,總戶數2,818戶,然而至102年度中光是已核准總棟數,急速飆至45棟,總戶數倍增達到6,255戶,尚不含仍在申請掛牌的64棟,總戶數因未經核准,至今無法正確,預估約8,640戶。101年粗估大樓建案 22(棟)102年粗估大樓建案 45案(不含透天產品)= 6255戶103年粗估大樓建案 64案(不含透天產品)= 8640戶實價登陸統計 102 成交約 13600 件,各位如何推估這 102+103年推出的大樓建案去化速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