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問題不在房價漲跌,而在我們的價值觀?


erc wrote:當我公司的工程師,都很慎重的在考慮房產和...(恕刪)

私立大學教員等著被淘汰或合併,這是趨勢,無解,我記得我小學時老師都要靠補習來維持家計,因為那時侯的教師薪水很低,外面的上班族或作點小生意的一個月賺的都是他們的好幾倍,常常看到家長去老師家送禮,教師小孩看在眼底,悶在心裡,現在一堆流浪教師等著進學校卡位,那裏有缺額就趕快去報名甄試,如果景氣真的有好轉,他們也不用流浪,找個地方好好待就好,至少薪水也多一些,只能說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如果混不下去了,不如早點轉換跑道,挑戰自我,如果不敢面對現實,希望有個虛名,那就繼續窩著,人各有志,無關對錯
下面文章應該有人之前就看過,還是分享給大家看一看

~錢去哪兒了?

(1)有一 個商人到了一個山村,村子周圍的山上全是猴子。

商人就和村子種地的農民說,我買猴子,100元一隻。
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試著抓猴子,商人果然給了100元。

於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這比種地合算得多了。
很快商人買了兩千多隻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

商人這時又出價200元一隻買猴子,村民見猴價翻番,便又紛紛去抓,商人又買了,但猴子已經很難抓到了。

商人又出價300元一隻買猴子,猴子幾乎抓不到了。

商人出價到500元一隻,山上已沒有猴子,三千多隻猴子都在商人這裡。

這天,商人有事回城裡,他的助手到村裡和農民們說,我把猴子300元一隻賣你們,等商人回來,你們500元賣給商人,你們就發財了。

村民瘋了一般,把鍋砸了賣鐵,湊夠錢,把三千多隻猴子全買了回去。
助手帶著錢走了,商人再也沒有回來。

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們堅信商人會回來500元買他們的猴子,終於有人等不急了,猴子還要吃香蕉,這要費用啊,就把猴子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處是猴子。

這就是傳說中的股市!
這就是傳說中的房地產!
這就是傳說中的黃金 !
這就是傳說中的期貨 !
這就是傳說中的基金 !
所以商人是溫拿,農民變成魯蛇嗎?去宜蘭花東看看吧,一堆商人捧著大筆現金去跟老農買老農舍改建,還搶的很凶,魯蛇溫拿位置對調啦

cobrawu wrote:
....一堆商人捧著大筆現金去跟老農買老農舍改建.…..魯蛇溫拿位置對調啦….(恕刪)

就您前一樓猴子的故事,沒看懂嗎?

erc wrote:
就您前一樓猴子的故.
他和他弟2人都留洋,他弟比較幸運一點,有擠進大學教書,被私校榨得乾乾的賺苦哈哈的實領六萬不到,還要到處向企業求產學好保住年終
(我也幫他蓋過章開証明,顧問薪資他自己做帳給學校。扣掉學校抽成和所得稅,應該會倒賠。但他說這在私大是常態,為保住飯碗大家都這麼做)。他扣掉教育費也是買不起房子。
..(恕刪)

您沒看懂嗎?我是懂了。上面這段保留。

六角缺一角 wrote:
我會選擇讓我的孩子自由發展





erc wrote:
他弟也認為投資教育不如投資房產,但老婆不同意。


還好他老婆是有智慧的,“教育”才是一個國家強盛的基石,以色列人在全世界,尤其美國華爾街都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絕對不是只靠投資房地產讓一個國家可以強盛.當然也沒有說一定非讀到博士才能有成就.

erc wrote:
這個國家的未來終於只剩錢了!
如果還有剩錢,就算了,只怕留下一堆負債給子孫啊~~


HaHa...... wrote:
很多人"成功"的定義(價值觀)是擁有多少財富!


我承認財富對我的吸引力真的不小,也常迷失在認為“財富能帶來更多的快樂與滿足”中
尤其看到滿街的高級進口車,昨天看到一對年輕(看起來不到30歲)的情侶開一台Lexus時,心中還蠻“不是滋味”的(應該是嫉妒心作祟)
其實我心中的OS是,“他們這樣年輕,怎麼能開那麼貴的車,應該是有錢人的小孩吧”
但是,我想想自己,能唸到現在學歷,能找到現在的工作,能買到現在的房子,也都是父母親他們那一代省吃儉用,為了小孩子的教育,所做的投資,在某些方面來說,也是蠻富有的,只是不一定是富有在物質層面

當然,也許有些父母,沒有投資在小孩的教育(可能想,但小孩不喜歡唸書),而是投資在房地產,想留給小孩房地產,也是出於“愛”.

因為雖然“價值觀”不同,作法不同,但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
真的不能去比較哪一種父母比較“好”或比較“成功”


財富沒有錯
錯的是只有財富

教育不等於很會讀書,取得高學歷,年薪很高
教育,最重要的其實是培養出一個人的“品格”、“正直”、“誠實”、“善良”、“幫助別人”、“樂於給予”
不然空有許多知識,卻沒有好的品格、良心,做出黑心的產品,賺黑心錢,這樣的“富有”,並不是真正的“富有”,也不是台灣社會之福



cobrawu wrote:
您沒看懂嗎?我是懂...

看來私校後段的老師 為保住不確定的飯碗 日子過的真不輕鬆

更過分的是
現在一堆學校都弄一些"專案"老師/ "短期"老師...變相的約聘雇制
減薪-加鐘點-兼行政...壓榨這些謀職的年輕人

cobrawu wrote:
現在一堆流浪教師等著進學校卡位,那裏有缺額就趕快去報名甄試,如果景氣真的有好轉,他們也不用流浪,找個地方好好待就好,至少薪水也多一些,只能說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如果混不下去了,不如早點轉換跑道,挑戰自我



流浪教師的問題,不應該“全”是流浪教師自己的問題,目前景氣是很不好,所以即使要“轉換跑道,挑戰自我”,也未必容易,有非常多的流浪教師“早就轉換跑道”了~~不然每年的全國國高中教師甄試,應該會多幾萬人

就好比培養一個棒球選手,一路從少棒打到成棒,然後因為”沒有足夠的職業球隊名額“可以加入,所以只好去賣雞排
這不是一種人才浪費嗎?

國家有許多培養師資的大學,所以每一年有幾千幾百的畢業生,出來考教師甄試,因為少子化,從高中到國中到國小,各科名額都只有幾百或幾十或幾個~~“供過於求”

所以應該要從“源頭”管制,台灣應該不需要再培養那麼多老師了!反正培養出來,也只有真正非常優秀的幾位,可以考上,其他都當分母
早點“認清事實”,免得一畢業就開始”流浪“,或者學非所用,也很可惜

新加坡是走“菁英制”,沒有人人都讀大學




just truth wrote:
看來私校後段的老師 為保住不確定的飯碗 日子過的真不輕鬆


台灣私校後段的老師,也開始慢慢面臨要進入“流浪”模式的問題了,台灣的教育問題不小,國外的人才也不願意回來,因為沒有工作機會,薪水又低~~真正的人才都被我們附近的“友邦”,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挖走,看來我們台灣是東南亞的“人才”輸出國啊~~~(而且是免費的)
台灣走的是“英菁制”,人人都可以讀大學

不是人才的人,不是人的人才通通搖身一變為"菁英中的英菁"

反正當您看清菁英與英菁的關係後~~

順勢而為吧.....

怨歎過不了日子的
TainanTransformation wrote:
....“教育”才是一個國家強盛的基石...(恕刪)

講得很好聽,但那是從社會的角度而言。
從個人的角度呢?

從個人的角度就要拈拈自己斤兩。
你是柯文哲嗎?
成為柯文哲的機會多大?
一旦沒成,損失有多大?

每百萬人受教育,有幾個人有機會拿到諾貝爾獎?
每十萬人受教育,有幾個人有機會進入華爾街?
每萬人受教育,有幾個人有機會當醫生?
每千人受教育,有幾個人有機會當經理?
剩下的9999999人要賠上多少預算?留下的有什麼?爆肝嗎?

你兒子會是前者還是後者?

更重要的,當了醫生、拿了諾貝爾獎、當了經理…,然後他們兒子呢?他們的兒子出生有什麼?
有良好的教育?如果他沒老爸這麼聰明不就GG了。


這些錢放在房產會有多少損失?
房產放在地上爛掉發霉的機會有多大?
等到下一次翻盤的機會有多大?
要怎樣靠教育才能讓小孩出生就是溫拿?舉個例子來聽聽。靠房產靠股市隨便都能舉出一堆勝利組,還能帶LV包去看阿帕契欸。


在商言商,
對個人來說這是個單純的資產配置問題
自己對未來做不理智投資,然後仇富、抱怨社會,這是怎樣呀?

現在人都不用對自己的決策負責就對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