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lisc2000 wrote:
台灣除了基隆市,嘉義...(恕刪)
我知道這是民營化也比較好, 但以經濟考量台南客運會倒, 就是因為"長期"虧損,
這已經不只是路線規劃不好的問題了, 而是供需的問題...
不過台南是以觀光產業為主, 有捷運不是壞事, 蓋完我家搞不好會爆漲, 呵呵...
但是台南政府沒錢啦, 中央把錢都給台北了, 這是很現實的, 只能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一起期待台南的改變吧...
opelisc2000 wrote:
地下化捷運更適合台南吧,詐胡線那種中運量高架更破壞市容;至於輕軌,台南路幅不大,而且開車人又不守規矩。(恕刪)
aic0627 wrote:
再來說真的,台南人比較起北部人士還蠻慢活的,有人曾說":在台北討生活;在台南過生活。";基本上,"時間"很少成為台南人第一個會考慮的因素,所以可以發現,台南人在時間步調上是有自己的一套的,台南人大部分騎車很少超過30,最多到40;台北人隨便一騎就是50up,忠孝東路我常常看過70up,趕時間,卻又不知為何而趕。
台南人雖然對人熱情大方,但是對生活等事物總會非常斤斤計較,便宜又實在就是台南人的生活哲學,不管是買東西還是賣東西。所以今天要坐捷運,說真的以我的觀點,你拿台北或高雄的區間定票價在台南市是肯定不行的,台南人寧願把坐車錢拿去買吃的。
其實,台南市不需要有多麼現代化或進步的東西為了是要超越某城市,說真的台南人有自己獨樹一格的生活、文化和個性。如果你要問台南人需要甚麼,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我猜他們也許會說,把過去的還給我們就好。
說真的,現在還有一堆老前輩還很懷念民族路夜市、海安路沙卡里巴、中正商圈...。
高架化您說得不錯,肯定會破壞市容,
所以,交通建設,只要按著原本台南的紋理打理其實就行了,BRT也好、LRT也行、MRT也不錯,台南人的要求不會太多,因為大多台南人不太喜歡求新求變,你只要不要破壞台南市原有應該要有的就行了。
opelisc2000 wrote:
閣下說台南人騎機車或開車時速來評論更是離譜,台南路小更常塞車,當然騎機車就會慢,在尖峰時間火車站,台南腳步也是很快的。
aic0627 wrote:
您好,冒昧請教您應該是移居來台南住的新居民吧?抑或如我前文所言,您住在東區或是新市區(1990年後都市更新地區)。
台南路小、常塞車和騎/開車慢,並無法拿來互相成為因果;路小然後車多就會塞車是不變的定律,台南的路的原因相信您也知道了,常塞車的狀況和台北更是不一樣,我並非反對台南需要有更先進的交通設施,我看過義大利、北歐地區後,也認為台南市也需要有自己的先進交通建設。
但我想表達的是,台南的交通基礎建設並沒有很完善,您也有在文章中表達是路線出了問題,我們就從公車路線上來檢視好了,難道真的不能從路線上去做修正、或是重修規劃嗎?為何如此斷言公車服務差所以興建更大的大眾運輸工具就會服務好、運量間接變大的想法?因為台灣人有迷思,就是公車一定就是慢、效率差;
但我可以和你說,大眾運輸工具本來就是以運量來區分,TAXI<BUS<BRT<LRT<MRT<HSR,要做鐵道運輸,基本上運量一定要夠,在我眼中的台南故鄉,根本連基本的TAXI就沒做好,可能有人還不知道,TAXI屬於副大眾運具,再來BUS,誤點嚴重,路線、場站規畫不佳,過去的我也以為是否台南路小、公車太大隻又沒有專屬路權所以才會沒辦法提高服務水準,後來我在交通單位服務過才知道,有9、12人座...小巴、中巴、大巴都可以成為公車,也能就此縮短班距,台北市內湖區有專屬市民小巴作為與捷運站交通之短程運輸需求,士林捷運站也有小巴到榮總,公車更能以專車的形式表現,靈活性佳。我再舉個例子,南韓首爾市前市長,除了耳聞的清溪川整治工程,還有他把大多數經過或跨越清溪川的一般和快速道路都拆除,並把公車路權收回全數重新規劃短、中、長程運輸需求的公車路線,若有興趣可以搜尋相關文章都有介紹;還有就公車服務水準的改善,除了引進ITS智慧型運輸系統,GPS公車定位及路線公車位置查詢及車站到達時間,還能引進先進國家最新的低底盤、油電混和動力或電動公車,如果今天真的運量大到掛掉,因為台南市部分路幅較小,再來討論市區使用LRT而直接跳過BRT,BRT就直接使用在外環道路。
我從小在台南長大,在台北住了快十年,台南總總台北總總甚至基隆種種,我可以很肯定告訴你完全差很大,並非您所指的差不多;您知道我和高中同學當時剛上台北,就覺得台北人怎麼騎車這麼快,我們騎40還被常按喇叭、超車您相不相信?也許有些地方很像,但也只是極小部分,我也遇過。
我和多數台南市同鄉一樣,台南要有更好的交通運具,誰不想要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但我所考慮的的是,交通規劃和都市計畫是一體的,交通建設帶來便利前,興建時所需要犧牲的,尤其是台南市古蹟這麼多,台南市能升格也是因為古蹟和文化取勝(當時台南縣市都沒超過自治法法定125萬人口),您指的現代化的東西如果是指地下化捷運,那我想反問現代化就是一定要蓋捷運?那首爾拆快速道路、高架橋就是反現代化?所謂現代化應該不只是蓋蓋捷運,甚至是蓋蓋101、巨蛋此類的大樓或建築、引進星巴克這些抄襲選項吧?如您所言,台南要有一套便利的運輸系統,我也贊同,但地下化捷運絕對不會是選項。海安路都市計畫(傳言前市長施治明說是為了捷運計畫)輸掉了中正商圈,我希望不要再來了,我住這邊親眼目睹它的興衰,過去我只能說比饒河還要饒河,現在一事無成遊民居所,就是因為現代化規劃不佳而作祟;我曾經想過如果赤崁樓那邊的民族路夜市依照現在基隆廟口、台北饒河、台北士林、高雄六合夜市這樣的管理模式,那不是更棒?都市計畫、交通建設,做了就不能回頭了。
綜合我前面所說,交通政策先解決大眾運具問題再解決私人運具問題,這是做交通最基本須知,所以我所看到的台南市交通,公車先解決服務水準以及路線的問題,路線問題我想交通處可能有旅運/O-D資料了;提高服務水準的方式有很多,前面已經陳述過了,提高服務水準才能知道台南市市民使用大眾運具的需求量到底多少,再來逐漸形成及提升固定的大眾運具需求,等運量到了,再來討論以後是否有需要興建地下化捷運的必要。公車、捷運其實都只是大眾運具而已,解決交通問題是在手段,而非運具本身,因為捷運本身大多電腦化控制,而且有專用路權,所以較準點;但是並不代表公車不能有捷運的服務水準,問題就出在我們台南市市長、交通處處長還有下面的官員的交通政策與執行力和能力。
還有您忘了蓋捷運要很多錢,基本上中央不給,在這邊講還是蓋不下去,那張捷運路網圖只是看心酸的。中央會否決台南捷運絕對有道理,基本條件(運輸條件)都比台南好的台中都沒能辦法蓋了,台中還被中央打槍,就是驢都沒有養好了,還要找馬來騎,沒有人來騎還不打緊,說不定還養不活。
結果到時候台南市的交通預算全部拿去補貼捷運虧損,交通號誌連換個燈泡就都沒錢,不過當然是不可能啦,因為預算有項目的不能亂挪,所以結果就是能不開就不開,免得浪費電超過項下編列的預算。
這篇也回應到樓主的問題了,台南市還沒有到蓋捷運的本錢,因為公車可以做更好,以及長久以來民眾對於公車以偏概全的觀念導致大家都想蓋捷運跳過公車;公車可為而不為之謂之瀆職,地方政府的問題,反正大家手上都有一票,選擇您願意接受的交通政策,選賢與能,為台南市的發展多盡一份心力。
opelisc2000 wrote:
1.本人不是外地人,...(恕刪)
derliang wrote:搞基礎,恐怕不是幾十年或一百年搞的起來的,除非有一些巨大的變故。台南所以沒有捷運,不是人口不夠多,不是錢不夠,是使用人口不夠,是錢用到其他地方。
做事還是從基礎的地方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