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命名後
地址編號由第 1 號排起 , 到 1 千 2 千也沒關西 , 更好找 , 也不必有段
我在溫哥華時常看到 1 千多號的門牌 , 人生地不熟 , 但找地址容易 , 不必問北人

Terrencesylphy wrote:
同一條路就要叫同一個...我是比較喜歡以前台南市街道的命名法,說到博愛路,腦筋就想到書店,說到逢甲路就想到公車客運總站,西門路就是銀樓金舖,立人路就是立人國小,說到永福路就是武廟刺繡街,忠義路就是醫館診所,民族路就是赤崁樓,永樂路靠近水仙宮,四維街就是南一中前門,民權路就是布莊,建國路快到東門圓環,東門路就是東門城,富強路下去就秋茂園,這樣路名比較鮮明有生命。
...(恕刪)
Terrencesylphy wrote:
同一條路就要叫同一個名字,這有弊有利。首先,同一條路定義是什麼?路頭南北向,路尾東西向這樣算不算同一條路?轉彎處是圓弧形或是有角度的十字路口,有無影響命名原則?
其次,路多長算同一條路?如果同一縣市行政區算同一條,那如果縣市行政區合併後,要改成同一路名嗎?如果是,那台一省道要改成中華東路?北從後壁鄉南到仁德鄉都叫中華東路?那要分幾段?四五十段?
我是比較喜歡以前台南市街道的命名法,說到博愛路,腦筋就想到書店,說到逢甲路就想到公車客運總站,西門路就是銀樓金舖,立人路就是立人國小,說到永福路就是武廟刺繡街,忠義路就是醫館診所,民族路就是赤崁樓,永樂路靠近水仙宮,四維街就是南一中前門,民權路就是布莊,建國路快到東門圓環,東門路就是東門城,富強路下去就秋茂園,這樣路名比較鮮明有生命。
現在一條路落落長,分那麼多段,沒有個性,讓人一點印象也沒有。
cobrawu wrote:如果要外地人好找,更好的命名法應該是捨漢字直接數字命名,譬如南北向的路由東到西分別是1、2、3、4......「街」,東西向的由北到南則是1、2、3、4......「路」。因為現在這種命名法只解決了同一條路的問題,譬如找到西門路二段,那三段不是往北就往南。可是北門路呢?它在西門路的東邊還是西邊或是北邊還是南邊呢?
這種作法大概只有老台...(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