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 wrote:
預售屋多是賣你2~3年後的新屋價
會比你現在買新成屋還貴(建商都很敢做夢)
+1
不過依現在的態勢
到時成交的預售屋面臨很大的下修壓力
房價一路從北部殺下來了~
差很大!預售屋開價喊高 成交價僅72折
http://video.n.yam.com/20150407961451/%E5%B7%AE%E5%BE%88%E5%A4%A7%EF%BC%81%E9%A0%90%E5%94%AE%E5%B1%8B%E9%96%8B%E5%83%B9%E5%96%8A%E9%AB%98%20%E6%88%90%E4%BA%A4%E5%83%B9%E5%83%8572%E6%8A%98
就算成交量萎縮,但預售屋開價照樣越喊越高,讓購屋族真的吃不消!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預售屋與成交後實價登錄價格,最大落差就有72折,專家認為,這是建商抓準消費者,想有議價空間拉大的心理。
民眾:「都是一種炒作吧,不會考慮買房子啊!」
預售屋價格越開越高,其實建商心中的盤算,多少得和消費心理有關係。
房產智庫執行長劉怡蓉:「市場上消費者的心態,本來對於房價都會有一些議價空間房價在市場上,它本來就會有一個開價的願景,所以說它與成交價的落差,大概平均在81折。」
根據房仲業統計,預售屋開價和實價登錄之間有大幅折扣。以松山區的泰無限來看,預售開價每坪120萬,實價登錄卻是落在一坪80到93萬,等於打了72折,至於信義區的忠孝101同樣也降到143.7萬,是開價的75折,另外士林區的國泰天母實際成交也落在79折。
房產智庫執行長劉怡蓉:「房價的部分,它確實是走一個盤整的格局,銷售天數的部分,應該也拉長到可能是多一個禮拜的長度。」
因為今年第一季,台北市低於行情5%的成交物件占比達到25%,等於4間房子就有1間降價賣,顯然實際狀況只怕更慘淡。
套用股神巴菲特最喜歡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海水退潮,就可看到誰沒穿褲子」,這句話很適合用到目前房市尤其是預售屋的時空環境。

dannyreef wrote:
2013年10月 下手買 2016 年底 才 “預計” 完工的房子。
以D大的入手時間 跟買在在地一線建商來看
算是買在一個立於不敗之地的價位

看看這幾年來房市的走勢
似乎是驚驚地漲 緩緩地跌
就算下修 幅度應不至於太大就是(不然會波及金融體系 政府不會坐視不顧)
附上顏炳立的看法參考參考(前副市長太看空 / 建商又太樂觀偏多)
對於2015年房價走勢,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直言,「不要告訴我房價會再漲,低價買盤已經出現!」
金融海嘯後的隔年,顏炳立曾說2009年4月房市氣氛突然轉好,全球利率創新低、市場湧現資金行情、台商鮭魚返鄉,都促成房市V型反轉上漲,但如今看2015年走勢,他坦言「房市已經反轉向下了。」
顏炳立說,2016年又適逢選舉年,因此2015年房市將處於平淡狀態,現在的低利率金融情勢不易出現建商倒閉或財務危機,
但對投資客來說,卻是危機重重。
他舉例,許多2至3年前買預售屋的投資客發現已經「賭輸」了,評估交屋後還要閉鎖2年奢侈稅且銀行已無寬限期,交屋前乾脆平盤出場就好。
但他補充,房市多頭向上時,你任何時候進場都賺錢,但房市向下時,「任何時機點賣都掛」。
至於目前「房市進行式」是長什麼模樣?
顏炳立用1條他畫的曲線圖剖析,
第1、房價不會出現急殺下跌2~3成,現在是「點」的價格在修正,除非出現恐慌性賣壓,才會讓整個「面」往下暴跌。
http://p1-news.hfcdn.com/p1-news/OTIzMDM1bmV3cw,,/21e54ab98493277b.jpg/qs/w=600&h=600&r=16888
第2、整體緩跌,雖然不會出現1次跌2至3成,但每年跌價3~5%,終究還是下跌,這樣緩跌的情勢等同是「溫水煮青蛙」。
顏炳立提醒,房價不可能再漲了,甚至已經反轉,燦爛的市場早已終結。
原文網址: 跌定了!顏炳立用1張圖告訴你2015房市 | 好房網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224838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