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捷運的地方就是高幾個檔次,蓋捷運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交通便利,而是提升這個都市的層次,六都唯一沒有捷運的就是台南了,觀光客高高興興的到台南玩,卻沒有先進的大眾運輸可以搭,要走個騎樓都被佔用了,要走個人行道卻找不到,走個斑馬線卻沒有車要讓,再不加油,只會跟其他五都愈差愈多了!
六甲頂十字路口往溪頂寮大橋,上班即是惡夢不得不說這邊的勤務人員真的很混,常常看到倚靠在角落商家柱子那要指揮不指揮的,當然也有盡責的警員,站路中疏通交通的,通常有站出來只會真的比較順暢奇美醫院多叉路、中華陸橋,不多說早餐可以在車內吃好吃滿鹽行仁愛街,所有的大車都喜歡走這條而不走中正北路在轉永安路,那邊明明已經拓寬了,非得省那時間在小小小的仁愛街左轉導致每天都卡住,更何況三村國小跟一堆幼兒園都在仁愛街上,這些大車真的不必每天為了抄捷徑進來
前篇寫了幾點台南待改善的問題沒想到被少部分人認為有貶低台南的動機事實上曾在六都其中的五都生活工作過的我深知台南的優勢在哪裡但我不常講台南的好那種心態就像是你知道幾家台南小吃非常好吃很想分享給大家知道卻又怕太多人知道以後會漲價要排隊甚至吃不到的那種矛盾心情剛來台南時非常喜歡一家鱔魚意麵從70元漲到現在140元,假日必定排隊更糟的是附近變得非常難停車,根本吃不到住家附近的便當店從60元漲到85元 ,從非常容易買到到現在平日下班都要排隊近半小時本來每周光顧,改成偶爾去一次台南的現況就像是一家非常好吃的小吃本來吃得很開心卻突然走味了去跟老闆反映老闆卻忙著當網紅 到處打卡促銷產品蹭熱度賺點閱率有著一大堆觀光客支持根本不需要理會你這個老顧客以每十萬人交通事故的死傷人數和刑案發生數來看與民生密切相關最基本的交通和治安問題已經很嚴重台南真的有點走味了如果再不重視這兩項問題那再多的觀光客再多的經濟發展賺到了錢人民的生活卻變差 這樣又有多大的意義呢台南以台灣的京都自詡十幾年過去了 但似乎只學到如何促銷觀光卻沒有學到基礎的交通運輸系統京都是個千年古都因有太多古蹟 只蓋了兩條捷運靠著強大的公車系統維持大多數的日常所需它的公車以準時聞名 公車站牌時刻表寫15:03 就是這個時間準時到達 一分不差台南也建置相當的公車路網但為何使用率這麼低關鍵應該是在搭乘經驗朋友說公車都臭臭的 個人覺得還可以接受曾經搭過一陣子藍幹線公車目睹多次司機斥責數落學生和老人家的情況橫衝直撞的駕駛方式也很常見反觀在京都旅遊時公車司機會一直提醒 公車尚未停妥請勿離開座位 司機不會催促你下車公車行駛平穩舒適 這就是文化 是進步城市的象徵台灣常常學到硬體建置,卻沒學到軟體但台北市的公車已經非常舒適 老人家常常搭乘個人覺得台南應該不需要捷運 影響層面太廣把蓋捷運的錢來建置更舒適便捷準時的綿密公車網路未來是老人化社會搭乘公車對老人來說是最適合的 (捷運站會很遙遠)有次在忠義路 一台汽車違規迴轉後面一對近八十歲的老夫婦騎機車一緊張衝到對向車道攔腰撞上汽車汽車駕駛還沒下車 就有兩三個路過的年輕人馬上停車把兩位老人家扶起來 還好都沒事台南老人騎車真的是個大問題 但不騎又無法移動若有綿密公車路網 就可解決這件事也讓我看到了台南最大的優勢就是人情味台南應該是六都甚至是全國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你有點把問題誇張化了吧... 很多問題以前就存在,能解決早就解決了。交通事故傷亡人數是浮動的,但那個是以10萬人為單位,六都並沒有差太多,數據也沒多到嚇人。雙北因為大眾運輸使用率高,所以特別低。治安問題一樣也是,看起來好像很嚇人,你有調查內部細目嗎... 而且也是浮動的,六都的差距也不能說很大,以它機率來看,統計誤差可能是很大。還是說因為一個殺警案,所以台南變成罪犯城市??說到京都,本來台南也沒有要跟它比,就比不上嘛... 千年歷史,以前還有天皇坐鎮,能比嗎... 京都是我已知日本城市中,道路規劃最好的,大阪、東京跟它比起來超爛。台南的問題就是道路不直、亂,街區規劃差,紅綠燈密度高。都還沒說道路小喔,京都路很多都超小。前面說的問題比路窄還麻煩,交通上容易混亂。這點你要怎麼改?? 都更?? 拆房?? 底子爛就是只能表面補救,永遠都無法根除問題。將近兩百萬人的城市,道路長度全國最長,你要交通局那點人和那點預算解決所有問題??? 更何況有些已經牽涉到都發局都市規劃的層次了,難哪。順帶一提,很多人嫌重劃區路也小。其實要考量的點很多。若只考慮同樣道路面積比例,可以選擇路寬但稀疏,或是路窄但密度高,各有優缺,交通研究上後者有其優勢,算是比較違反直覺的。很多拿來比較的重劃區其實道路面積佔比根本差不多,但人們只在乎路寬而忽略密度與總長。LM被嫌我覺得也有點怪,當然大家都愛大馬路,但透天社區,沒有使用頻率高的公設、商業區,也不是周遭區域必經樞紐,路做超寬是要幹嘛。光是道路退縮、人行道和綠化、整體建築的平均素質就遠遠屌打舊市區了好嗎...說到公車,之前就倒掉被高雄客運接手,營運艱辛。改過很多次路線,使用率就不高阿... 你還要綿密路網,是想賠更多,死更快嗎?? 先不提雙北大眾運輸以捷運為主幹,公車為輔助的優勢。光是道路規劃和都市計劃就差一大截。公車是沒有專屬路權的,很容易誤點,台南這種交通狀況更慘。使用率低又讓班次不密,使用意願就更低了。除了沒駕照的學生和已經很難用汽機車的老人,一般人誰要用?? 台南公車有很多條路線還得分給使用率更低的縣區,死更慘,當然這點人口密度低的農業縣、偏鄉都是一樣。想靠公車解決交通問題,作夢嗎... 如果有心就研究市區的公車路線就好,看你怎麼調整到大家滿意... 通勤路線、轉乘、重要據點接駁等等,要考量的太多了。很多區域、站點就只有一條路線,很難用,轉乘也麻煩,但沒有辦法,就效益低阿。最後通通都要搭到車站轉其他路線,有夠沒效率。搭乘體驗太久沒坐,不知道,印象中早年的車爛到看起來快解體,現在外觀好很多。
htt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220222004592-260407交通事故高是因為腳踏車事故高,有點無言。106年T-bike啟用,隔年年交通事故暴增兩倍,台南人騎摩托車居多,T-bike應該都觀光客,可以守規矩點嗎⋯⋯⋯腳踏車被撞死亡率一定高,又沒戴安全帽.
JOJOJOKOKOKO wrote:https://www(恕刪) 所以你認為台南交通事故大增都是自行車造成?!來台南的觀光客騎公共自行車都不守規矩?!看數據最清楚請看下圖 幾乎所有死傷數據都較前年大幅上揚台南110年死傷總數 55323人自行車騎士只有2530人 只佔4.5%(而且這個數據內T-Bike應該不多,因為台南TBike跟其他縣市相比使用率低很多)另外真的要正視老人騎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