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地震對大樓來說都是一個考驗
有 看了呀
聽說主結構沒受損
府都會把受損的外牆全部重做
由府都買單

其實只要主結構沒損
都還好
我是比較難以想像這數百戶的內部管線
會不會有問題??

有請建築系的H大
來幫我們解釋

vkm5150 wrote:
我知道大世紀的事
可是
我從不認為他是府都的好作品
DC內部損傷也有
朋友住裡面 也是傷了
不過主建物沒事
這陣子府都及富立的老闆及手下負責建物的擔當
都到各建物巡視了
建商會修繕的
只是 這費用不知會如何分攤?
大氣一點 全吸收了??


知安根有部分瓷磚脫落 相對論完全沒事

目前知道費用是富立全出
請問這次地震後,如果要請技師來家裡檢查要怎麼找?
我家是透天,但是隔壁有大樓

gundamzate wrote:
目前知道費用是富立全出


DC 蓋的位置以前是爛泥堆,運河兩岸下面都是細沙土,五期蓋在是蓋在魚塭上才30年地質很不穩定。
DC 自古就是運河堤岸,液化會更明顯。

湖美整區也是一樣以前都是魚塭地都是建築廢棄土填出來.
安平路以北中華西路兩邊大樓以前都是魚塭地20多年前才填起來。

我記得前幾天才報導說後甲里斷層一年向西移動1.5公分。
蓋在舊魚塭地的大樓其實都不要碰.

花園夜市一帶鄭子寮才填20年。有幾個點填不到10年就在蓋房子。
這區本來就不該蓋超過12F的大樓,但是確有人要蓋24F....

法規抗七及六級只是理論,土壤液化會加乘。也許不會倒,但是龜裂受損是不可避免。

這次西門路大潤發附近有些房屋就受損只是都是小傷。

西門路民德國中後面到海安路,以前整片都是30年前就是一個大水湖。
其實只要在台南夠久的
都知道那些地方~很久~以前是怎樣的狀況
只能說
房子都可以蓋 但是就得看建商的良心了
如果最近幾天有看到大樓馬上有動作
從另一方面想
也是建商負責 照顧自己的招牌的
不收費由建商自行吸收 那更是口碑
之前921或甲仙地震時
有幾棟內部受傷的 現在外觀看起來還是好好的
但是內部結構問題卻無解
這些從仲介口中就可以知道

反倒是其他偏鄉地方半倒的 受損嚴重的
因為唯冠的新聞 好像沒有能得到政府的關心


vkm5150 wrote:
我從不認為他是府都的好作品
...(恕刪)

同意+1,一點都不像府都蓋的房子。
如果以赤坎樓為界限

那麼往西門路方向的應該都是以前的大水湖

建商要求蓋 就一定能蓋嗎 不是要有人蓋章核准嗎
五期30多年前魚塭地到後面億載金城都是抽海沙與海水去灌起來的填海造陸模式。
不是如香港用花崗岩去地質去填海造陸.
小時候看一堆大水管在那邊放水放沙高於海平面之後,後來才用一些土蓋在上層。
這些地區蓋太高的大樓只要地基沒處理好、土地液化導致搖晃加劇不出問題才怪。
伯爵紅茶 wrote:
DC 蓋的位置以前...(恕刪)</blockquote 你想太多了,大樓興建的結構計算一定都要經過鑽探分析後交由結構技師簽證負責

並且根據分析後的土壤特質規畫底部結構,不管任何爛泥地要興建大樓
土壤抽換和基樁打至岩盤都是必要的工程,真正的大危璣,是像後甲斷層,新化斷層,左鎮斷層,小岡山斷層及旗山斷層這類的活斷層才是無解,潛藏大危機,這五個斷層剛好圍成一圈,所以一但發生者大地震,就算不是震央處其餘震傳送到此也會造成不小災難,光看這次受損建築倒塌或崩塌,半倒,之區域分部就能明瞭了,還有台南運河是人工河,兩旁都是築水泥的,她跟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是完全不同的
yurijeff wrote:
每次地震對大樓來說...(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