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房屋稅都交多少

Tracy k wrote:
又到交稅的季節了,請...(恕刪)


去年買的兩房公寓,大概只有15坪左右,要繳7***!合理嗎?
我覺得很怪 怎麼有些地方很便宜
有些地方貴死了... 到底是怎麼算的
混血眼睛 wrote:
我覺得很怪 怎麼有些地方很便宜
有些地方貴死了... 到底是怎麼算的

明年如果賴先生當選了,可能就全省都調成跟台南一樣了。

lccw wrote:
明年如果賴先生當選了,可能就全省都調成跟台南一樣了。


調高房屋稅、地價稅才是符合公平正義。
很多地下經濟課不到所得稅、營業稅,但房屋稅、地價稅應該逃不了。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benny950 wrote:
觀點正確,但沒機會實施。
房產稅提高,人們最在意的是自己要繳的稅變高了,不會想到富人繳更多。
就像每回油電將要調高之時,總是由基層民眾跳出來幫油電大戶納喊不要調。
更重要的是稅總是在調高,人民不會享受到國家錢變多的好處,反而會用獎勵方案幫企業減稅。一加一減下來,還是大老板在賺錢;底層民眾在受害。


觀念錯誤,
幫企業減稅主要也是為了國家利益,策略正確就能收到更多稅,而策略失敗讓企業白賺那就才算是浪費錢。
如果你繳的稅只有平均的一半,那國家只要不浪費超過一半的錢,你還是有賺。

總之,國家浪費錢本來就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只要不要太誇張,少繳稅的人基本上還是賺到。
CUFOX wrote:
觀念錯誤,幫企業減...(恕刪)

領薪水的是最受剝削的一群。逃稅、哦不、避稅跟他們是無緣的。企業總是佔盡便宜的一方,因為他們能創造利潤、創造工作,所以給他們甜頭來吸引他們似乎是應該的?

看看商人總統川普上台後通過的稅改、說是全民減稅,其實還是企業主、有錢人得利最多。中低收入者幾乎一無所得,由於有落日條款,幾年後反而要多繳稅。稅改中最著名的一條是大幅調降企業稅。低到比中等收入的個人稅還要低。於是就有以下做法。
高收入者成立一人公司,把個人收入變成公司收入,公司只付一部份(稅率在公司稅以下)的錢給個人(就是自己)做薪水。原本高收入的大頭部份變成公司盈利,公司稅比中等收入個人稅低,於是公司加個人繳的稅就比純個人繳的少了。車子、遊艇、房租、家具、旅游費等還可列入公司開支可以減掉收入,實際上還是自己獨享。只有傻子才乖乖繳高所得個人稅。老實說這種避稅方式其實在稅改之前就有,但稅改後誘因大幅增加了。
當然稅局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會查稅、質疑其中的疑點。例如醫生一年只賺不到十萬美金就有點假。被查到又辯不贏稅局的只能乖乖補稅加罰款。所以不是每個人都玩得起這種避稅方式,而是要請專業的會計師、律師來幹。嗯,又是一幫高所得又會節稅的高手(很多會計師只是本份的賺錢,錢雖多但不離譜)。這幫人的能力有目共睹。新稅法生效第一年2018年,今年2019報2018的稅。據報導,不須繳盈利稅的公司增加了一倍。甚中就有Amazon、Netflix這種巨頭。人人都知道他們賺翻了,但就是不用繳盈利稅。世界首富手中的金雞母免繳盈利稅,有比這更荒謬的嗎?Amazon、Netflix的業務主力還是在美國,他們也跑不掉。所以,企業減稅到底是便宜了誰?

給企業適度優惠無可厚非。但今日的情況是稅一減再減,企業是得寸進尺、得了便宜還賣乖。

benny950 wrote:

領薪水的是最受剝削的一群。逃稅、哦不、避稅跟他們是無緣的。企業總是佔盡便宜的一方,因為他們能創造利潤、創造工作,所以給他們甜頭來吸引他們似乎是應該的?

看看商人總統川普上台後通過的稅改、說是全民減稅,其實還是企業主、有錢人得利最多。中低收入者幾乎一無所得,由於有落日條款,幾年後反而要多繳稅。稅改中最著名的一條是大幅調降企業稅。低到比中等收入的個人稅還要低。於是就有以下做法。
高收入者成立一人公司,把個人收入變成公司收入,公司只付一部份(稅率在公司稅以下)的錢給個人(就是自己)做薪水。原本高收入的大頭部份變成公司盈利,公司稅比中等收入個人稅低,於是公司加個人繳的稅就比純個人繳的少了。車子、遊艇、房租、家具、旅游費等還可列入公司開支可以減掉收入,實際上還是自己獨享。只有傻子才乖乖繳高所得個人稅。老實說這種避稅方式其實在稅改之前就有,但稅改後誘因大幅增加了。
當然稅局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會查稅、質疑其中的疑點。例如醫生一年只賺不到十萬美金就有點假。被查到又辯不贏稅局的只能乖乖補稅加罰款。所以不是每個人都玩得起這種避稅方式,而是要請專業的會計師、律師來幹。嗯,又是一幫高所得又會節稅的高手(很多會計師只是本份的賺錢,錢雖多但不離譜)。這幫人的能力有目共睹。新稅法生效第一年2018年,今年2019報2018的稅。據報導,不須繳盈利稅的公司增加了一倍。甚中就有Amazon、Netflix這種巨頭。人人都知道他們賺翻了,但就是不用繳盈利稅。世界首富手中的金雞母免繳盈利稅,有比這更荒謬的嗎?Amazon、Netflix的業務主力還是在美國,他們也跑不掉。所以,企業減稅到底是便宜了誰?

給企業適度優惠無可厚非。但今日的情況是稅一減再減,企業是得寸進尺、得了便宜還賣乖。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benny950 wrote:
領薪水的是最受剝削...(恕刪)

胡亂幫有錢人減稅的確不應該。

如果房產稅一直保持政策性買票下的超低病態稅率,其實正是胡亂幫有錢人減稅。
CUFOX wrote:
如果房產稅一直保持政策性買票下的超低病態稅率,其實正是胡亂幫有錢人減稅。

這就很無奈回到我說的。要加房產稅時,都不用有錢人出面,底層的百姓就會自動跳出來說加稅負擔不起、苛政擾民等等。富人在背後找幾個利委為民喉舌一番。再找幾個記者找處境堪憐即將因加稅而房產不保的可憐人炒作一下。喊要加稅的人只能灰頭土臉退回,說不定連官位都不保。所以加房產稅只能做夢想一想而已。
一戶一房自住低稅,越多房累進稅率越高,這樣比較合理吧,

當稅率高到一般老百姓住不起,有錢人不痛不癢,這才不是正義

地價稅對自用的定義是一戶,且要設籍,無營業,但是房屋稅自用的定義是全國3戶,

不同法規各唱各的調,可以統一定義自用住宅,然後給自用居住的低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