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討論台南目前房價到頂了嗎?哪些區未來幾年應該往上還是往下修正?

KingDavid520 wrote:
就像您說的那些例子,漲太多了
去年以前的9年,我都認為台南房價會繼續漲,直到今年才改變看法,

我在台北、新北、宜蘭、台南都有小房,對行情還算清楚,
台北在上一波漲最兇,100年市區無電梯老公寓漲到1500萬,每坪約40~50萬,
但是從103年跌下來後,現在幾乎還是那個價,凍漲7年了,因為上一波漲太多了,
新莊103年新大樓成交價一坪約40萬,到現在7年了也還是那個價,也是漲太多了,

103年之後漲最多的就是台南,算是還台南公道了,
100年台南市區有電梯中古公寓每坪約10萬、每戶約400萬,地25/建50有車庫中古透天約500~600萬,
所以當時成大城也只敢開價每坪13萬,比周邊中古大樓高約30%左右,
現在市區都2字頭往3字頭靠了,漲太多了,未來應該也會凍漲一陣子,但也不太可能跌,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跟不上時代變化也是有可能的
2021-03-11 8:06 #76
0
引言


我猜測您的不動產是繼承來的?
無不敬之意,我從小就希望自己是富二代,就不用年輕時從工廠臨時工90元時薪慢慢爬...

只是您的論點跟我認識的富二代們很類似,不是真正白手起家背貸款撐過來的,通常都是以旁觀者的角色做著不痛不癢的猜測,而且都偏向負面(十幾年前我認識他們就一直講房地產快垮了,他們才沒笨到繼續買進,反而自以為聰明的慢慢賣出),當然跟股票一樣有賺就有人賠,重點還是個人眼光和議價能力。

真巧,我們大約11年前跟您相反看法的貸款買了內湖區20年舊大樓,去年隔壁和樓下賣價整整多出5成(您可以去查實價登錄,內湖塞車已經是科市長最頭痛問題了),雖然真的有可能減緩,但是底氣十足夠撐了。

台南高雄則是目前很明顯的各方插旗搶地搶資源的情況越來越明顯(北高雄南台南),您可能不知道,光我們周邊鄰居因為土地被徵收重劃的田僑仔有多少(還有的一直想把地賣我,我哪來的錢啊...),這些人很多是造成我們周邊動輒兩三千萬豪宅的推手(以前破千萬就嚇死人了),甚至有位阿伯還說等高鐵那邊發展起來要買一排店面來給兒孫做生意,不用賺錢沒關係,不要去當別人工人就好,房地產很難跌阿....
房地合一2.0 持有時間拉長,其實就是政府分杯羹,少賺最多45%,從前2~3年預
售屋的買賣,如有獲利,屬於綜合所得稅,有免稅額能減免,到後2年的成屋買賣獲
利繳45%跟後3年的35%年到5年後的20%

等於買了房子投資,政府都要分杯羹,一定有效抑制短期炒作的效果,成交量會減
少,如果不是自住使用,一間房撐到稅制20%至少7~8年,如果活到80歲,都耗掉我
人生的1/8,而年輕人如果沒有後援,想短期內靠房子翻身,絕對是不太可能了投機
行為變少,變有錢人專屬投資

預售沒有轉出,風險變得很大,後期過戶貸款,就算以租代售,地點不好,撐不到5年的啦!!
大概都是打平或小賺小虧出場,除非地域出現大變化,地價出現大幅上漲,沒有投機投資
買量,怎麼會有建商推高地價,再推高房價,現在建商推案勢必變少,買的土地除了推案
還是有其他用途的,飯店,商場,百貨,夜市,停車場等等

以後5年內成屋買賣勢必少之又少,有錢人撐個7~8年當然沒問題,但等了7~8年一定有
利潤嗎?如果地域地價沒有大幅飆漲,建商推案價沒有多大提升,投資報酬率OK嗎? 造
成5年的成屋跟預售新屋在市場上相互廝殺,還是建商放棄此地點推案,後期地點選擇變得
至關重要

最後剛性需求才是主要的動能,以後剛性需求最多的就是南科,只能繞著南科轉,為了上
班,交通便利的地方或明星學區宅,這一定還是搶手,可能就買2戶(一小一大),一戶上班用
(日後出租也可)一戶上學用(享用市區資源),建案變少,地點精華,但相對價格一定不便宜

所以一些交通不便機能不足的小宅,還是目前狂推的一些重劃區阿,會不會以後假日來看
很多人走路踏青逛賣場,平日空空蕩蕩你看我,白天青天白日滿地紅,晚上暗夜深溝無人進
建商也不敢再推案再買地,買到的屋主開高價也很難賣!!如果又沒景點可去的,機能又不足
的,只有夢中遠景的,買了就套得緊緊的
台中台南休閒農夫 wrote:
我猜測您的不動產是繼承來的?

全部是自己打拼賺來的,繼承的只有債務

我在結婚時應老婆要求,赤手空拳在台北天母買了第一間房,
為了這間房,我身兼數職,歷盡千辛萬苦,詳細情形就不說了

上上波房市最高點時我去宜蘭冬山河旁買了一戶休閒宅,只要有假日,就帶小孩們去度假

50歲前在淡水紅樹林捷運站旁500米處買了一戶101坪獨棟透天,來犒賞自己半生的努力
又過了5年我把小公司賣給外商後選擇退休了,因為擔心再繼續做下去會過勞死,

這時我突然懷念起我讀書時的年輕歲月,辛苦教家教、打工付學費,卻無憂快樂的歲月,
民國100年在相隔了30多年後,我終於搭高鐵回到台南,來看看是否有合意的退休宅?

我永遠記得那一天,三月盛開的黃花風鈴燦爛的在道路兩旁迎接我這個闊別多年的老友,

之後不久,我買了一戶生活機能很好的市區小透天,
又等了2年,我終於如願在母校旁東寧路上買了一戶高樓景觀戶,

我每年都回台南,拍攝黑面琵鷺,也拍攝林森路二旁美麗的花景,就這樣,10年了...











KingDavid520 wrote:
三月盛開的黃花風鈴燦爛的在道路兩旁迎接我這個闊別多年的老友

現在盛開的黃花風鈴~ 也正在默默靜候事業有成的老友再次蒞臨...
KingDavid520 wrote:
全部是自己打拼賺來的(恕刪)


原來已經是長輩了,那也難怪也是守成為先,一樣白手起家辛苦了

依照您的年紀,您算是真的很有智慧知道要投資房地產,我們長輩則是賣幾甲幾甲的地玩股票和買公司,最後根本不懂輸光光,所以我們這一代現在只能自己慢慢買地慢慢存回來給子孫。
just truth wrote:
現在盛開的黃花風鈴~ 也正在默默靜候事業有成的老友再次蒞臨

現在應該是迎接南科的科技新貴吧
台中台南休閒農夫 wrote:
原來已經是長輩了,那(恕刪)

不客氣,應該也沒差那麼多
不過房地產是比股票保值些沒錯,股票的風險確實高很多,

我第一次退休是42歲,那年公司股票公開發行,
可惜剛好遇到2000年網路泡沫,台積電從222跌到史上最低點34.9,
我公司的股票也暴跌到僅剩一成,瞬間我一千多張股票資產幾乎歸零

只好忍痛賣掉幾十支心愛的瑞士名錶,開了一間奈米級小公司重新出發,
辛苦經營了5年,才把公司賣給外商,當了3年顧問(其實是人質)後就真正退休了,
然後才到台南找尋退休宅

我主要興趣並不是房地產,而是名錶和文房古董,歡迎參訪部落格

dearhenry999的老錶和文房古董收藏天地
KingDavid520 wrote:
迎接南科的科技新貴

科技新貴~ 大都在忙於工作加班...當工作新跪
還是有錢又有閒~ 蒔花賞鳥...愜意去吃個碗櫃
等著崩盤吧
每次看到這種多年前的文,
都會佩服眼光長遠,又敢付諸行動的人。
在房產版看了超過10年,當初行動了,下手的人,大多慶幸當時的抉擇。
也認識相反的人,當初嫌貴,覺得一定會崩盤的人,
但後來還是忍痛買了更貴、更偏僻、更小的房子。
或者是到現在還在詛咒著房地產,希望有天會崩盤,可以買到10年前或20年前的價錢。
當然人生不是選擇題,不是一定「非是即非」。
但是要想想人生有多少個10年可以浪費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