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以提升國內產業層次來說,立法院搬中部,最好是彰化,南投跟雲林交接處(溪州,田中,莿桐,二水),78或76兩條快速道路加個支線便可解決交通問題,順道把立法院、行政單位的電子溝通方式好好處理一下,質詢網路化,公文行動化,又加個提升偏鄉收入(光那些遊說國會的團體的消費力就讓附近笑呵呵了)的副作用,的確是一個可行,快速提升偏鄉就業機會,也不會有太多反彈的作法。
當然了,一些部會也可以順道搬,不過就不是重點了,因為部會應該大幅裁減,考試監察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會都應該廢了,資產趕快處理一下補充國庫,現在搬了更無聊而已。苗栗是另一個重點,一些相對獨立的單位應該以搬苗栗為主來做考量。
台南高雄應是另一種考量,我覺得相對雲林南投來說,就業還沒那麼慘,這兩都最麻煩的是是薪水非常低的問題,我是建議從另一個方面來解決,就是大幅度提高電視台的節目自製率,兩都提供租稅優惠來吸引產業進駐,如果執政者敢,順便處理一下第四台寡占的問題,大幅提升節目網路收視,幾K都不是問題,將媒體園區設在南高雙都,投資很小,成本就是財團的政治後座力而以,但已目前的聲望,應該處理的了。
其實以目前台灣經濟來說,搬家的立法院跟中央單位就不用花太多錢建設了,半年一年內用一些蚊子館改一改就好了。等台灣經濟搞好了。自有大把銀子可以搞硬體,體貼一下人民的荷包跟貼近一下民意吧
江湖的無奈,只有江湖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