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coc.com.tw/IS/Dotnet/ShowArticle.aspx?ID=55051&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想聽顏炳立分析房市,先把他的八字傳家寶背一遍─「地段、環境、收益、價格」,一字不漏、順序也不能顛倒,顏炳立說,一輩子不要忘,會發財!
他的八字訣,放諸四海皆準,放在高雄當然也會準。掌握好八字,顏炳立下一句告訴大家:「台灣即將開放,台北市買房不要等,高雄就不用等啦!」
什麼樣的產品不用等?十到十二萬的中古屋,放膽買吧!「現在高雄土地漲價,建商標地後再推案,成本算一算,一坪都在二○萬以上,所以中古屋十多萬元都可買。」
麵包與麵粉觀念
但是記住,地段要對。「捷運附近優先,因為捷運附近新成屋都要十五萬元以上,挑戰二○萬元」,顏炳立這樣說著,「要買高雄豪宅更要看八字,你看,美術館第一排三○萬元以上,購物中心附近也要三○萬元,就是因為有好八字。」
記者詢問高雄在地建商,美術館與農十六第一排、高雄港景觀宅,具稀有性,賣完就沒了,所以大家一致看好,價格只會愈堆愈高。高雄建商也說,整個高雄的氣往北走,若以捷運紅線來看,凹子底站與巨蛋站區間,將來發展可期。
這兩個捷運站,剛好貫穿北高雄心臟地帶,高雄巨蛋、美術館、都會公園等重大建設都在這兒,此區的漢神巨蛋購物中心,據創辦人侯西峰說,業績逐月成長,意味人氣匯集。位於凹子底捷運站旁的前龍華國小萬坪土地,今年有望標售,舉凡建商、觀光百貨業者,全都虎視耽耽,業界估計,這塊地一旦標售,很有可能創天價,絕對高出目前每坪約一二○萬元的地價。
在地人有在地人想法,顏炳立則是提出他著名的「房市框框」理論,只是這回房市框框要下高雄。
簡單的說,房市框框論的價格基準,就是土地容積單價的平均值,也是顏炳立認為買進二○年以上中古屋的基本安全價位,其中第一框一定是當地熱門商圈,以商圈為同心圓中心,第一框每建坪約八至十萬元,第二框價差為二至三萬元。如果是美術館之類的精華區,往外遞減的每框價差五至七萬元。
從台北角度看高雄,很難想像十萬元一坪的房價,不過顏炳立一句話就道破箇中關鍵─「土地量大,房價就不易漲」。道理就是那麼簡單,媒體訊息所見,高雄精華區沒地了,但是出了精華區,可是還有一堆重畫區土地沒玩完。
講到這,顏炳立拿出他的「麵包與麵粉」理論,「土地像麵粉,建物是麵包,成品增值速度不如原料快,土地成本決定未來房價上漲空間,如果房價大於地價,倒不如去當地主,別當屋主」。注意了,土地量大區,追高房價是有很大風險的。
今年漲個一○%跑不掉
所以,高雄很大,除非地段優異,房價不易高。「我們先不管資金力量,從土地資源來看,高雄的基礎建設、交通、環境不輸北部,但是因為商業不頻繁,多數為藍領階級,所以房價不易高。」
講是這樣講,可是自從兩岸連結後,顏炳立站在第一線,深深感受資金排隊等著進來,台灣勢必有一番變革,驅動經濟與房地產向上的力道,於是,顏炳立說:「基本上,房市是由台北市起漲,拉抬台北縣,再牽引到台中與高雄,今年高雄房價會起漲,漲個一○%跑不掉,因為地價都漲了二○%嘛!」
原則上,顏炳立認為高雄房價將上揚,但是幅度與速度,取決於政府態度,如果政府加快陸客自由行腳步,或者平衡南北都會、擴大高雄工商活動,那麼高雄的房市有較大幅度漲升機會。
政策左右漲勢,也因此,顏炳立建議,想在高雄「投資」置產,要以長期眼光出發,既然是投資,就要有人接手,工商業活動頻繁與否,會決定接手人氣。至於自住客,只要掌握八字、框框理論,還有別忘了麵粉與麵包,就可以放手買。
顏炳立還提供一個簡單指標,協助大家測試高雄房市熱度。今年農曆年前後,隆大營建將在高雄市政府對面四維路與民權路角地,公開豪宅「都庭苑」。在顏炳立眼中,都庭苑就是天生「八字好」,不論是基地大小、管理及規劃,都有高雄小帝寶模樣,而且是總銷一五○億元的大案,每坪房價打算挑戰三○萬元當地高價,因此都庭苑的去化速度,將會是今年高雄房市的重要指標。
不知道各位的看法如何????
但仔細聽都是以台北的人觀點來看
如以高雄人的觀點
房價要漲除了土地成本外
人氣也很重要
高雄人口現在才多少
不若台北人口密度已經很高
需求少 對於房價自然也漲不上去
我之前也發表過
房價都是參考 實際成交都是另回事
建商就是要把開價炒高
才能創造目前房價起漲的現象
另外
南部人的購屋習慣也是有差
假如你有兩千萬
你要買大樓豪宅 還是 透天
身為南部人自己想想
都廳苑的建案
能買還是那些人拉
那些豪宅的買家就是那些人 轉來轉去
我們市井小民
根本也無力去碰
所以聽聽看看就好
再說市政府都要搬了
未來有發展嗎
當初強力推的賣店就是市政府
之後勒...........
不過顏總
提到凹仔底 巨蛋 到是真的可能是未來的精華地段
不過要看博愛路左右邊
博愛路往民族路方向都已經蓋滿了
但是往中華路的方向還是有很多空地
假如有錢就去買八
但是一般的市井小民
應該還是買另一邊吧
必竟一般的生活機能還是很重要的
每天看著農十六 美術館的日子 就可以過生活
不是我們可以過的阿

唉~~~在高雄大樓買了就是賠錢的開始.......越老越不值錢

都廳院 30/坪 我老家就在都廳院附近的透天.....35年屋
怎麼都漲不起來 一坪還是10萬


到大遠百也只要7分鐘 去漢神、大立 散步去20分鐘..(騎車五分鐘就到了) 旁邊也有捷運(三多商圈)
後面也有生日公園、四維路,去督廳院也只要五分鐘 夜市就在旁邊 怪怪~~~怎麼房價就是不漲呢??

而且很安靜的住宅區喔!! 走出去就很熱鬧的商業區喔!! 哇靠~~如果在台北~~我家應該翻了二十番了吧

可見在高雄買房絕大部分都是跌,少數有好的地段能夠增值...
當然新崛江、五福路中華路那邊的商圈.....等只要好的店面好的地段就會漲
但是純住....小弟我可不這麼認為了!!!
去年年初 大家看一下捷運站附近的商店 幾乎都是"租" 中正路上...租字一排 中山路上也是租字一排
小弟在想應該是屋主漲價吧!!!所以才會這樣!!!但反觀之~~台北呢??
請問台北有看到捷運在附近的商家在" 租 "嗎?? <那種貼一天馬上就成交


不一樣 環境、人文、薪資、人口數、工作環境、商業活動.......等等先天條件就不同 怎麼會一樣呢??
所以用台北人的眼光看高雄房市進而買房.........能賺錢的應該也只有前面的第一批勇士吧!!
前仆完~~~後繼應該躺平居多......



供需? 接下來的供給是否大於需求? 有就會跌? 這些年高雄蓋了一堆房子, 聽大家說空屋率還很高,
那為什麼高雄的房子開價沒有越來越低? 或者成交價越來越低????? 為什麼??
現在又有人要炒高雄房價? 為什麼是現在? 不是2年前? 5年前? 因為台北炒過頭了?
高雄再不炒就來不及了嗎? 為什麼不等明年還是後年再來炒呢?
我們只是一般老百姓, 沒辦法左右房價, 只能任憑建商漫天飛舞, 可是錢總是在自己手上.
以投機客的角度來說, 佈局早已結束, 現在正要收割, 房事必漲不可. 一場又一場的大戲應該要
接著上演. 捧場的拍手叫好舞龍打鼓, 鬧場的稀稀落落不成氣候. 大家是否搬張椅子坐坐, 順便來碗麵線.

以自住的角度來看, 管他周榆打黃蓋還是岳飛打張菲, 要錢錢沒有, 要命命一條, 你漲你的我住我的, 這高雄
的房子還不夠多嗎? 現在只生一個, 小三房就夠了, 都是做工的, 哪需要什麼毫宅. 這文章干我等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