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屋有一段時間了, 在下有換屋(大樓產品)的想法, 但無立刻換屋的需求.
美術館, 農16, 31期, 貝拉莫里, 御花園, 首善, 都廳苑, 文化高峰會都看過. 總的來說, 還是偏好南高雄的居住環境, 所以美術館 / 農16就先剔除了.
而南高雄的建案, 看到目前為止, 則較屬意都廳苑和文化高峰會.
以地點論, 文化高峰會緊鄰文化中心(有景觀, 也算公園), 近捷運站, 在步行的距離範圍內的生活機能似乎較佳. 都廳苑的景觀只有自己的中庭, 勉強來說, 四維路和民權路的雙林蔭大道可算是景觀, 但只有角間164坪的產品可同時擁有. 所以, 應該是文化高峰會較優.
論建材和設計, 文化高峰會因基地之故, 沒有什麼中庭可言, 建材也普普. 相對地, 都廳苑受益於大基地, 中庭和會館的感覺就非文化高峰會可比擬. 且就成交價而言, 同樣的價格, 都廳苑可買到的坪數是大於文化高峰會的. 因此單就居住的舒適性而言, 都廳苑應該略勝一籌
在此想請教各位 (不論您是已購入都廳苑, 或是文化高峰會, 或是也一樣在評估中的), 若以3000萬左右的價格來說, 都廳苑134坪和文化高峰會A棟91坪的產品, 不考慮樓層別和車位, 都是毛胚屋交屋, 哪一個建案的CP值較高. (already priced in the difference of location as stated above.)
喜愛透天的大大, 就請勿推薦透天產品了. 雖然南部的人大部份都喜歡透天的產品, 但小弟只喜歡大樓產品.
alain777 wrote:
如果你沒有以上的問題
最近我也在比較 考慮買屋
我覺得材質和坪數問題
我投 都廳苑一票
alain大大的分析我完全同意
如果不考慮生活機能方便性、學區、捷運
單就建材與隔局,都廰苑較優
不過,還要考慮一點,就是戶數與完銷程度
文化高峰會應該快賣完,現在代銷剩下都不多
隔局沒有很優的開價還是在三十萬之上
都廰苑呢?....開賣一年賣了多少....???
人氣最旺的地方不在代銷中心而在吳寶春吧...
從投資的角度來想:
文化高峰會市場釋出的量少價格應該較穩
但都廰苑代銷還有很大的量要消化
所以是漲是跌很難說
你也可以從此觀察到誰比較怕政府打房
不過,如果是自住沒差啦
畢竟我也覺得我看過那麼多案子的確是都廰苑的建材最棒(比很多台中七期的豪宅還要好)
臨雙林蔭大道EX:都廳院
澄清湖
市中心愛河,港岸題材
中央公園
次一級
美術館,文化中心,重劃區題材(台中七期可為代表,高雄農16這類),河堤,愛河同盟段,市區一線location含建材要素,捷運(輕軌,鐵路地下化站點都算)等等
以上大家參考(這裡不討論台式或南部豪宅,或生活機能型)
是這樣的,所謂的Location,豪宅的價值凸顯在地段及建材。
臨雙林蔭大道交會的建案,整個建案就屬一級豪宅的點,因為這些點全台灣北高就只有那些的少數,沒了就沒了,面公園面文化中心等等的點屬次一級,因為公園周遭的點可以很多。除非是如中央公園這類的城市指標性都會公園,當然文化中心在老高雄的地位可以媲美中央公園的指標性。
我給樓主的看法,若看長遠看地段看建材選都廳院,"但是"選文化高峰是可以理解的目前選擇。
所謂的長遠來看,如果以台北帝寶當南北比較題材,拿高雄的一些豪宅去比不會有文化高峰會,這時檔次差別就可以看出。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我自己比較喜歡都廳苑
看起來簡單大方 公設也是一大加分
雖然 開價高 戶數多 銷售慢入住也少 是會讓人遲疑
換屋自住也是希望保值增值
若是我會選擇都廳苑 坪數較小 高樓層 視野開闊的產品
入住即享有同樣的環境品質 一百坪以下的產品反而是都廳苑產品數量中較少的
正面面對市政府的大坪數 除非樓層超高到視線已遠離對面樓頂
不然我覺得看起來還是不太舒服
往後脫手比較容易 總價也不致於太高到嚇跑高薪族群
這裡不太熱鬧 但街廓整齊散散步都還可以 位置也四通八達
文化高峰會位置的確不錯 生活機能又好
不過我真的覺得太貴了
我想他的談價空間絕對比都廳苑小很多
前棟景觀是很棒 但景觀代價很大
如果很在意景觀又喜歡這個區域又買得起 當然是很好
我之前看的不是毛胚屋
雖然大廳走格調路線 走到哪有一堆生活秘書幫忙開門問好
不過房子規劃 內部 細節卻讓我感受不到同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