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權建案的地租計算方式和解約問題

因為又和建商業務談過,也詢問過國稅局相關問題,認為應該是雙方表達和理解上有一些誤差,所以請他們重新再針對我的疑問說明後,目前問題已解決,因此刪文,也感謝之前有回文的前輩。
我自己也是看過地上權案
評估後
總價在屋齡在0-3年且500萬以下含車位平面或機械
才有入手價值
如有超過 根本不值得買
地上權原則上買了要賣很難,而且地租稅會因為周邊地價上漲而變高,高雄空屋這麼多其實也沒有必要買地上權,建議好好思考一下,如果地點機能很好價格不錯又可以分割地權登記再考慮
審約期應該有7~10天,解約應該不會有損失
但有些建商的約則是用一些方法,讓這個時間過期
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的約有沒有審約期
是中都濕地那兒的嗎?
C.C.Y.1981 wrote:
週末和某一地上權建...(恕刪)
恭喜你有發現問題了。建議你,去買正常點的產品吧~買地上權,你的子孫未來會念你,朋友會笑你的。
何謂正常的產品?

買有土地(持分) 一坪多6萬 多花200萬 300萬叫做正常?
買嫌惡設施(變電廠)(資源回收廠)也有土地(持分) 一坪少花 3萬 少花 90-200萬叫做正常?
買沒有土地(持分) 環境優質一坪少6萬 省下200萬 300萬.環境優質 叫做正常?


還是有人能找到一種產品 有土地持分 又環境優質 一坪還能少6萬,又能省下 2-300萬?

現在房地產最大的問題到底是房價太高還是買的地段多差?

想想美術館農16第一排的天價房子比較好賣 還是 省掉土地成本但是環境優質 或者 在嫌惡設施旁的 房子比較好賣.

自己評估過後 願意省多少錢來維持該有的生活水準跟品質 就是正常.
我對地上權的房子最大的考量點是:
1. 房貸利率較高(一般可以到1點多趴, 地上權的要多1趴左右來到2點多趴), 不必貸款的人就不用考慮到這點
2. 若將來地價漲, 地租勢必會漲, 每個月的月負擔就會增加(也許本來每月每坪25元, 變成30元, 40元的時候大家可以試算一下)
gyh3l wrote:
何謂正常的產品?

...(恕刪)



問題是目前地上權不夠殺啊!如果地點、建材水準完全一樣,是能便宜多少?考量到日後交易可能,誰要衝?如果能便宜50%再來說吧
地上權房子如地租是3.5%的話,會比一般房子地價稅多17.5倍,周圍土地越值錢繳的租金就越多,而房子因為折舊會越不值錢,土地跟房子都不能隨時間增值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