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高雄朋友都有關心居住城市的發展嗎? 公共政策,城市定位問題觀點

看了一篇文章心有所感

沒想到現在還有人會想到高雄,問高雄怎麼了?

應該問台灣怎麼了?


從台北來高雄居住快七年,時間不等人也不等台灣了~

而放眼國際看看別人的經驗,看對岸的沿岸(港口)城市如何的競爭,香港,新加坡,歐美澳等先進國家港口城市的發展歷史,而台灣的高雄在談觀光及重工業,捷運需不需要。

是政策錯誤,定位錯誤,看台灣或高雄再談太細的東西不是不能談只是很多都已經太晚。

以我個人來說,當初選擇來高雄,對於台灣現在的處境其實已經在預料中只剩部分情感,想做沒做的,來高雄也是退路,也沒人可以說誰愛不愛台灣~


PS

現在台灣許多年輕一代已經沒有方向,因為他們自己也看不到台灣的方向或未來,考公職(甚至先棄學)是台灣現在最夯的話題,一考再考年年考,考上還有新聞會報,沒有人才想留在各個產業為台灣打拼,產業空洞化,那台灣以後的未來競爭要靠誰呢?

靠這些科舉狀元,探花等升官嗎?軍公教含退休新資替代所得跟民間產業大幅脫鉤的問題現在才看到?
繼續壓榨我們的下一代,國家的未來

有政府高官說現在看到了,也有是說這要分十年,循序漸進去改革,台灣現在還有下個五年,十年嗎?



看到這篇文章,身為高雄人的我感觸很深.
從大學開始本人就開始到外地去求學了, 但和早期不同的是,每次一回來.都會發現高雄一直在變動.
除了捷運蓋好之外, 高雄還多了好幾個(濕地)公園綠地, 這和一般所謂的都市發展建設都一定是鋼筋水泥建築物的印象似乎有點不太一樣.
除此之外, 市容的改變也是很大, 幾個重點大馬路(如中山路)變得很寬, 人行道也整齊很多, 紅綠燈號誌燈的整合等等, 都給人很不一樣的感覺. (要炮的人一定會說又不是每條路每個人行道都這樣. 這樣講是沒錯, 但不能否定部分地方已經變好的這事實吧!)
外加其他一些和文化藝術表演相關的建設, 零零總總加起來還真是不少!
現在期待的是亞洲新灣區那邊幾項的建設, 輕軌和衛武營文化中心的興建.........
當然, 高雄還是有一些問題, 像是捷運(or 公車)路線不多和民眾搭乘意願高低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無法吸引足夠的人搬來高雄, 所以商業發展有點受限等等.....
但不管如何, 還是希望高雄能一點一滴慢慢地變好!
:)

對我來說,一個有捷運的城市
路大條,單行道不多,停車位也足夠
瑞興國小附近有3樓透天車墅,價約800萬
這樣就足夠了...
離澄清湖近
又有夜市
還有鳳凰山可以爬,還有能看得到稻田
月薪3萬4~6在高雄是很快活的事

teabox wrote:
每次觀看高雄版不是在...(恕刪)


會發表那些言論若不是國民黨員不然就不是在地人,那種自私的中國人心態早就司空見慣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