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mann wrote:
可是...我就是從台北(大安區)移居到高雄(巨蛋附近)....台北其實是破舊不堪的(這就是為何急著要都更的原因),都更不容易啊....
現在再回頭看台北市,發覺街道巷弄都是店家(年輕人開的小小店),吵雜不止,連路都不好走了....
平常也不逛商圈的,所以什麼商場都沒有差...
...
高雄路寬,又有愛河海港....一旦除去了過去"重北輕南"所留下的中工業污染包袱後,前景大好...
看看國際上的一些有名的城市,哪一個沒有河流通過市區且又有海港港口的?泰唔士河,塞納河,萊茵河,漢江,布里斯本河以及雪梨的 Paramatta River?
...
一個城市的發展不是只看商圈與店舖的多寡....要有一點深度....
即使不看商圈和店鋪,
幸福城市作為一個港都也嚴重不及格,
像是處於發展初期。
雪梨渡輪都是好幾條線從歌劇院通海灘和清幽的高級住宅區,
水岸停滿居民自己的船隻,
香港渡輪則往返多個小島,
甚至能坐船去島上露營、觀星、看牛,
反觀通常讓人聯想到貨櫃碼頭的幸福港都,
幾十年來除了旗津渡輪,還有別的風景區或通勤航線嗎?
維持這種小格局,別說是「放眼國際」,
我看五十年後連亞洲百大城市都沒有。


--
BTW,在這些先進港都是見不到滿街違停機車的,
人行道就是人流不斷,
地鐵就是人進人出,
違規寶想把馬路當自己家橫衝直撞,
也得先看其他用路人准不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