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房東自住買喜歡的早期蛋皮區,沒捷運生活機能差,晚上烏漆媽黑的像鬼城;我房東置產買別人喜歡的蛋黃區,近捷運生活機能佳,人潮車流多;結果現在前者漲比後者多,好的住家環境品質帶來心靈上的感受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還能增值算意外加值啦.
Bimmerfly wrote:我房東自住買喜歡的早...(恕刪) 我覺得你講的是少數特例,我聽到的都和你相反,我覺得這裡有發展性,可是已經又過20年了,再20年應該是不錯的。而通常會有發展,還是要看政府的政策與建商。而你說買在蛋黃區沒漲,那是在高雄,已經沒發展性,而且重心往新的地方。如我之前的發言,高雄的蛋黃蛋白區不是太明顯。台北就是比較明顯。
superleon13 wrote:我覺得你講的是少數特(恕刪) 我沒說"買在蛋黃區沒漲"~漲幅不如蛋皮也可能基期已高,雞蛋水餃有時漲勢驚人,不過這不是我的重點,重點是要住的合自己的意,還是要住的遷就增值,挑自己舒適的住家,另買保值增值的置產,不就魚與熊掌兼得.當然如果喜歡住生活機能佳交通量大的鬧區就二合一啦,我向來住商分開考量,重點不同.
Bimmerfly wrote:我沒說"買在蛋黃區沒...(恕刪) B大的前提似乎是蛋黃區只有便利性住起來沒那麼舒服(因為沒景觀?)有景的蛋黃區其實很多,市區其實大公園不少:前金愛河旁,前金中央公園前鎮亞灣海景苓雅文化中心鼓山農16森林公園當蛋白已20、21一坪(橋頭感覺已預漲1、2年後的價格了),蛋黃25、26左右顯得保值。保值性應該是滿多人在意的,當然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就是了。不過誰都說不準人生哪時會有資金房貸需求,銀行鑑價重點還是地段,特別是中古屋。
mnmcbl wrote:B大的前提似乎是蛋黃區只有便利性住起來沒那麼舒服(因為沒景觀?)有景的蛋黃區其實很多,高雄其實大公園不少:前金愛河旁,前金中央公園前鎮新灣海景宅苓雅文化中心鼓山農16森林公園當蛋白已20、21一坪(橋頭感覺已預漲1、2年後的價格了),蛋黃25、26左右顯得保值。保值性應該是滿多人在意的,當然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就是了不過誰都說不準人生哪時會有資金房貸需求,銀行鑑價重點還是地段,特別是中古屋。 不能同意您再多了
奇怪,是我沒表達清楚?還是有人會錯意?沒提景觀,沒說公園,約略提了車潮人流跟住商分離,也提了二合一也行,每個人對住的要求本來就是青菜豆腐,我自己是不會為了保值增值去將就居家本質的需求,甚至賠點錢住的滿意,就像花點錢吃得滿意,多花點錢買輛好車...反過來說,如果覺得蛋黃區是你的住家滿意需求,也不要因省錢去將就蛋殼區。
Bimmerfly wrote:我房東自住買喜歡的早期蛋皮區,沒捷運生活機能差,晚上烏漆媽黑的像鬼城;我房東置產買別人喜歡的蛋黃區,近捷運生活機能佳,人潮車流多;結果現在前者漲比後者多 前者漲比後者多,這個有感受,在鼓山龍華段的房己有2倍的漲幅還在緩漲,早期凹子底就是蛋白區,捷運正在蓋,晚上可以說烏漆媽黑啦,低基期看好的人不多,而當時夯的蛋黃區在文化中心/四維行政區/中央公園一帶,保值是有但漲幅卻沒有凹子底這麼猛烈。重劃區的建設帶來的換屋族/首購族/投資客,才有這樣的力道。現在橋頭新市鎮應該沒有這樣的力道,因為市區重劃區變很多,投資有賺有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