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的高雄會是什麼模樣呢?

做個總結:

台北捷運到底花掉了一兆還是一兆兩千億

L 大還是麻煩在此開釋一下吧

lulalla wrote:
想必你也相信太陽繞著...(恕刪)

il-lee wrote:
做個總結:
台北捷運到底花掉了一兆還是一兆兩千億
L 大還是麻煩在此開釋一下吧

原來你連減法都不會啊?
自稱很忙其實超閒的il-lee。

你散佈的謊言1.248兆至少要減掉以下項目:
1.民生汐止線1100億
2.內湖線594億,因為你重複算三次
3.機場線1138億,因為不屬北捷,機場線是桃捷
4.萬大線120億,因為二期三期工程未通過
5.南北環狀600億,因為只有環狀線一期通過,南北環與東側南北線都未定案
6.信義東延段120億,因為根本沒蓋

剩的自己減。
簡單跟你說,不是1兆也不是1.2兆。
正義帥劍士 wrote:
台中?第二大城?光B...(恕刪)



呵呵
十年前 高雄說要追上台北,灑下大筆錢
要捷運, 要運動場, 要煙火,要光廊, 要各種建設, 花了數千億, 結果負債纍纍, 每年賠30億。產業也沒發展

十年前,台中很窮,遠落後高雄
只有20億的BRT, 建設只有數百億, 產業和城市發展卻超過高雄,且財務良好,有結餘。


但20億打造的台中BRT,
載客量高達四萬人
卻和600億的高雄橘線相同。
是165億的高雄輕軌的4倍




這十年來, 台中錢花的有效益,治理有方法,
現在台中已追上,可和高雄平起平坐。

高雄再這樣,只追求外表華麗,不考慮效益,空有建設有何用?
十年後,連桃園都贏高雄了!



告訴你,
高雄下水道的清理經費只有台北市的10%不到!
四年前大淹水
怪東怪西

就不怪自己把錢花到那裡去了





正義帥劍士 wrote:
台中?第二大城?光B...(恕刪)



lulalla大大,其實我也說不過你耶,你挑人語病超厲害,我跟妳溝通超累,所以我認輸,但這裡要理性啦,重點不是輸贏啦,另外補充高雄在台灣佔舉足輕重地位,貨物出口佔全台70%以上,政府投資高雄資金遠高於台中太多,妳應該說台中七期蓋的不錯,我很認同,但要比出口貿易值,天地之差無法比,可以拿七期跟美術館比就好啦,美術館有京城和義大樓高250m,台中最高150m,只能說妳要多出去看看,BRT和輕軌也是天地之差,還是不要比好了,我是台中人,在高雄上班,覺得高雄預算多台中太多了,衛武營就100億,海音50億,旅運中心40億,世貿30億,大東19億,市圖19億,大魯閣45億,義大帝國300億,夢時代300億,遠雄65樓150億,南星造路2000億,國七600億,太多了說不完,就這樣午安。

羡慕高雄,未來亞洲新灣區將有國民營大開發,不是台中七,十二期能比的,國民營投資資金超過2000億。














海王子3511 wrote:
lulalla大大,...(恕刪)

.......你說的那麼多預算
是高雄市政府自籌的?
還是中央給的?
又或是跟銀行借的?
若是中央給的,身為一個台中人,你怎麼不生氣?
海王子3511 wrote:
但這裡要理性啦,重點不是輸贏啦,另外補充高雄在台灣佔舉足輕重地位,貨物出口佔全台70%以上,政府投資高雄資金遠高於台中太多,妳應該說台中七期蓋的不錯,我很認同,但要比出口貿易值,天地之差無法比,可以拿七期跟美術館比就好啦,美術館有京城和義大樓高250m,台中最高150m,只能說妳要多出去看看,BRT和輕軌也是天地之差,還是不要比好了,我是台中人,在高雄上班,覺得高雄預算多台中太多了,衛武營就100億,海音50億,旅運中心40億,世貿30億,大東19億,市圖19億,大魯閣45億,義大帝國300億,夢時代300億,遠雄65樓150億,南星造路2000億,國七600億,太多了說不完,就這樣午安。

羡慕高雄,未來亞洲新灣區將有國民營大開發,不是台中七,十二期能比

令人想到家裡2個小孩:
1個原本體格不錯 爸媽給吃的補品也比較多
可是就是越長越瘦小

另一個體格原本不怎麼樣 爸媽也沒什麼進補
可是就是越長越快~ 體格已經快要超過原本吃比較多補品的那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海王子3511 wrote:
lulalla大大,...(恕刪)


請問大大,第二張照片是在凹仔底公園旁邊,京城建設蓋的那棟豪宅嗎?
海王子3511 wrote:
另外補充高雄在台灣佔舉足輕重地位,貨物出口佔全台70%以上

你數字搞錯了。

首先,我們看「量」。
其實高雄港的「出口」並不是佔全台70%,
高雄港是貨櫃「裝卸量」佔70%,散裝裝卸量佔62%,
(資料來源:交通部統計查詢網2013年)

裝卸量與進出口差在那裡呢?
差在有人是利用碼頭大船換小船,也就是轉口。
轉口的貨物並不進入國內,也不從國內運出去,所以不是出口。

實際上高雄港的出口量是佔全台灣的66%左右。

比裝卸量或吞吐量略小一些,可見有不少貨物是進行同港裝卸轉口。

再來我們看「值」,也就是商品申報的價值,
高雄港出口值佔的比例就低了,只佔58%左右: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高雄這邊工業產品的單價,相對於體積重量來說是比較低的,
北部電子業更多一些,貨物的單價更高一些。


結論:
高雄港是一個相當具有競爭力的港口,
其競爭力體現在於他有能力進行換裝轉口業務,
基隆港台中港台北港這類業務都較少,
但是對於出口貿易來說,受限於港口所在地的工業類型,
其出口價值並不佔到70%如此大的份額。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十年前 高雄說要...(恕刪)


與車爭路,這居然叫做「城市發展」
全球哪個先進國家數一數二城市居然用延用公車當發展基礎
當然是蓋捷運、蓋地鐵,交通地下發展,城市地上延伸

有誰會把公車連結在一起,設一個專用道,與車爭路?
把全台中市民當傻子耍?汽機車駕駛人罵翻?
公車還要20億?10億都嫌多!
未來都市發展擔憂啊~

正義帥劍士 wrote:
全球哪個先進國家數一數二城市居然用延用公車當發展基礎
當然是蓋捷運、蓋地鐵,交通地下發展,城市地上延伸
有誰會把公車連結在一起,設一個專用道,與車爭路?

澳洲墨爾本沒有地鐵,
只有公車、路面電車、通勤鐵路。
除了市中心轉乘站之外,全部都是地面的。

世界很大,話不要說得太死比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