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高雄朋友叫我不要搭捷運


Cosmos Sea wrote:
過年期間我開車去高雄..我才知道原來高雄捷運會賠錢是這原因。同樣20元,台北人覺得還可以,而且很方便;高雄人不這麼想。.(恕刪)


台北捷運會賺錢完全是市民擠沙丁魚換來的....但台北人不這麼想 大多很樂意把身體塞進車廂裡..並很自豪城市的進步與大眾運輸的發達

相對之下,搭高捷完全是頭等艙的Fu


dohan8850 wrote:
看了這麼多回文終於明...(恕刪)


先鐵路地下化沒用啦

又不差那幾塊地來讓高雄繁榮

蓋捷運有遠見

但傻的是怎樣規劃運作還有先後順序

全部都是官大學問大啊

從規劃到施工到營運

真的是請專業人士來決策嗎

我看不是吧




ECOTEC wrote:
台北捷運會賺錢完全是...(恕刪)


沒錯,就是這樣,
ethan6288 wrote:
先鐵路地下化沒用啦又...(恕刪)

至少可以先解決目前的交通問題
尤其是愛河到鳳山這一段鐵路
造成交通頻頸和城市發展不均
影響遠比坐捷運的人多
先解決眼前問題比較實際
高雄人不想搭捷運不是錢的問題
而是毫無便利性可言
一趟機車10分鐘的路程
開車或許變成15分鐘
但是去搭捷運會變成20分鐘
除了休閒使用外
誰會想要白白浪費10分鐘?
大眾運輸工具本來就是要讓大家生活更便利
可是目前卻是反其道而行

現在想想
如果當時興建高捷的費用
是拿來強化高雄的公車系統
或許效果會比現在更顯著
就算虧也不會虧得如此慘

teabox wrote:
別理會一些高雄在地的...(恕刪)


你的發言讓我看來非常的不舒服
對不起...我很討厭...

shiaopaul wrote:
喔 原來蚊子館都可以...(恕刪)

連這也能扯到蚊子館,我也給你個讚
現在的議題是高捷,交通建設方面
蚊子館跟交通有何干連,真的不懂
大大你比較聰明,請你解釋一番
沒想到隨手開一篇竟然這麼多樓喔!

我不想談政治顏色,但是我的確認為高雄當初是還沒到迫切要蓋捷運的點(就是市場需求不夠大),基於大家都想進步的心態,的確有的高雄人「很想」要跟台北人比美,認為台北有,高雄「也該」有,剛好時機對,就要到了。

只不過現在證實,高捷的路網跟營運有問題,那爛攤誰來解?我認為先翻開規劃報告看看吧!當初規劃的公司一定有數據,現在實際使用人口跟規劃數據如果差很多,就揪出來吧!台灣「政學、政商」勾結的狀況很多,搞不好當初捷運的路線規劃,站點的選定是一堆黑幕也說不定。這才是重點喔!

有朋友說及早興建捷運是很好的,我贊同!只要你的「資源無限」,你可以在一個鄉鎮只有幾百人時就蓋捷運,但是有朋友說你可以玩玩「模擬城市」,要是你在你城市早期開始興建捷運,那你的城市有很大的機率會負債,然後Game Over。我們的政府顯然不是「無限資源政府」。

我去高雄有「開車」去,但是我習慣搭捷運,因為我到台北絕對不會把車開進市區,除非旅館有停車位,所以我養成習慣到有捷運的城市我會搭捷運。

我住中部,我的觀點不是北部人觀點。我覺得台中很需要捷運,因為我每次上下班在台中都塞車非常嚴重,中港、文心、外環道、豐原、潭子、大街小巷都塞,連去彰化也塞,快抓狂了。但是在台中不開車還真不行,因為我還真不會搭公車,記憶中台中除了中港路好像就沒公車了,要去其他地方除了計程車就沒別的方案,我也沒機車,因為騎機車會讓我塞毛孔狂長青春痘。
Cosmos Sea wrote:
沒想到隨手開一篇竟然...(恕刪)

贊同+1
我也覺得台中比高雄需要捷運
雖然我也是高雄人
每次坐高捷的時候
都會想到效益的問題
最後結論就是
選票的效益最大
看貼文內容就知道
有多少選票了
honglun wrote:
票價貴不能當理由, 大哥大費率不也比公共電話貴了, 怎麼現在公共電話反而快沒見到了..要養成習慣之
後, 價位貴就不是問題了, 油價越來越貴, 越來越多人搭高捷了, 若只搭高捷, 請買月票或100天票, 若有轉搭公車, 還是建議騎車或開車, 轉乘太費時了..
PS:一個搭了兩年多高捷的人的建議.


公共電話打手機並沒有比較便宜喔,反而更貴
一分鐘好像要10元左右,和手機預付卡差不多

很多電信商的低費率方案,都比這個低
有些電信商比如亞太,網內互打還免費

傳統電話還有分市內、長途
長途的費率甚至比手機還貴
但是手機沒在分市內、長途的,只有分國內、國外


為什麼手機會取代公共電話,原因有以下:

1.因為公共電話打手機,比手機打手機還貴(搭捷運+公車,比騎機車貴)

2.
打家裡電話不一定有人接,上班、出門,不在家...等等
而打手機一定有人接,除非對方關機或開會靜音
(想要去的地方,不一定有捷運的站點,騎機車則哪都能去)

3.
投幣式的公共電話後來都淘汰了,只剩晶片電話卡的
這電話卡7-11買,最低額度好像 200元一張
情境:
手機臨時沒電,旁邊又沒朋友可以借,但是有重要電話需要打
那就只好硬著頭皮去買張卡,打公共電話
沒打完,抱歉,恕不退款
(捷運單次票價昂貴,變相逼迫民眾買月卡、季卡、日卡
不買的人是傻子潘仔
但是對臨時只搭1~2次的人來說,買這卡又好像被敲詐)

結論:
捷運 = 公共電話
騎機車 = 手機



個人覺得捷運還有降價空間,或者推次數卡

所謂次數卡,例如:
預購搭30次的錢,買一張卡有30點,搭一次扣一點,卡片有效期一年

台中有一家二輪戲院就是這樣子
全票 120 元看兩部,看一部 60元
但如果預購次數卡,30點 1000元,看一部扣1點,等於看一部 33元
這家戲院本來沒什麼生意,推出這方案後,生意變好

會買次數卡的一定是在地人
但又不常搭,常搭的話就會買月卡

所以這樣還是可以削觀光客和外地人的錢
單次票價昂貴,主要不也是為了削觀光客的錢


雖有一說,捷運是應付 50~100 年後交通情況,給下一代用的
但畢竟付錢繳稅的是這一代的人阿

50~100年後,早入土作古了
付錢繳稅打拼,結果什麼都沒享受到,這樣太杯具了

給人搭也不會壞吧,捷運不保用 100~200年以上
應該現在票價便宜一點,讓活著的民眾可以享受到
以後下一代要漲價,隨時都嘛可以漲

M型理論,80%的財富,掌握在 20% 人手上
意即,有錢人只有20%少數,窮人佔80%多數
「大眾」運輸,大眾就是窮人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