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問的人為什麼不自己查一下稅法呢?

http://www.etax.nat.gov.tw/wSite/ct?xItem=24043&ctNode=11152

國稅
1. 關稅 由財政部關稅總局負責徵收
2. 礦區稅 由經濟部礦務局代為徵收
3. 所得稅 由財政部所屬國稅局負責徵收
4. 遺產及贈與稅
5. 貨物稅
6. 證券交易稅
7. 期貨交易稅
8. 營業稅(註一)
9. 菸酒稅(註二)


地方稅
1. 印花稅
2. 使用牌照稅
3. 地價稅
4. 田賦
5. 土地增值稅
6. 房屋稅
7. 契稅
8. 娛樂稅


工廠在哪繳稅就在哪嗎?好像不是這樣分的


berfect wrote:
小弟跟許多異鄉的遊子...(恕刪)


2008年高雄營所稅411億達到歷年最高
高雄市百貨銷售額 1997年破200億 2007年破300億 2010年共411億

83年每戶所得
台北市平均1,223,202
高雄市平均986,975
高雄縣平均762,103

98年每戶所得
台北市平均1,515,793
高雄平均1,126,130
高雄縣平均951,628

近二十年來高雄一直沒有像台北、桃園、新竹進步那麼快,因為中央長期重北輕南的政策,但是並非沒有進步抑或是退步

samling wrote:
你討論房地產就好了,...(恕刪)


就我所知...

十幾年前老台中市落後老高雄市很多..

這十年老台中市的工商發展已逐步接近, 甚至有一部份已超過老高雄市..
再過幾年有可能全面超越高雄...


看看這十幾年中央在高雄的投資..
看看高捷 世運都是中央撥款80%以上...台北市北捷花博中央可是撥款50%左右..機場建設多集中在南部..
還有科學園區..


台中呢..非常少...沒捷運..沒東沒西的..勉強有個科學園區
重北輕南..重南輕北....就是沒中部的份

中部受到中央的眷顧最少...
可是台中發展硬是在這十來年幾乎要超過高雄了?


高雄出了什麼問題 導致逐漸被追上?
現在是和台中比...似乎無法怪中央 對吧? 何況中間還有8年是同黨中央執政呢?



只能說 高雄人太容易滿足了...
或許眼前很多利多..就覺得過的不錯.....
拉長十年來看 不知不覺就被趕過了........高雄執政者真的太好當了


或許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呵呵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就我所知...十幾年...(恕刪)



那裡沒受到關照
關照的可多了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交通建設
而交通是人潮的要件之一(但不代表城市發展經濟就比較好)
像最早一高拓寬
也是先從北開始到彰化

不過這都其次
反正都市發展也不是幾個網友喊叫自己支持的那邊好
就真的可以超越
現狀就是在人家後面
別整天拿過去那套音響查理的爛招來用

就像有人會拿一堆工廠藍領層級的桃園人口當成贏人家台南的發展要件一樣
大都會發展還有個因素是有閒人口的需求產生的城市文化經濟
沒有這些東西那就只是個超大型加工區
這也是人口多的桃園卻沒有像樣的百貨公司原因之一

過去幾十年前高雄就像現在桃園
不過此時我們的要求遠高於桃園
那種騎機車進出加工區其他都不管的繁榮就省省吧
那只能是其中一小環的發展
如果當成主要成就
就像現在外勞集中城的桃園
有什麼好沾沾自喜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光界來的人 wrote:
那裡沒受到關照關照的...(恕刪)


呵呵
您是不是搞錯了..老提桃園??

我們是在比 台中和高雄...

目前台中外勞和藍領勞工比例 比高雄低吧?
台中和高雄一樣..這幾年來同時也發展觀光..服務業....



十來年前 台中發展遠落後高雄
這十來年 中央眷顧高雄遠超過台中
但現在老台中卻逐步趕上老高雄....也有人說台中已超過高雄了


為何這樣? 是誰或哪個團隊該負責呢?
光界來的人 wrote:
那裡沒受到關照關照的...(恕刪)


總比那些每天說高雄多好,卻要離開高雄(找不到工作)到其他地方上班
過年才回來!外流人口那麼嚴重的地方,還取笑桃園是外勞集中
桃園這種現象,不是代表工作機會很多嗎?
高雄的所得有多少是靠中北部的工作機會拉上來的,其他縣市在資源那麼少的情況下都能發展如此
為何高雄不行,而失業率竟然是全台灣最高(還是直轄市).

那高雄的休閒城市經濟是什麼呢,有人知道嗎?連LAnew熊都移到樓上某位網友眼中看不起的桃園,還改名成桃猿
請問以大城市自豪的城市,為何連一支職棒隊都養不起,讓此球隊離開到另一個所謂的外勞集中的小城市,
但高雄市民好像沒有什麼反應,另外高雄軟體園區的星巴克開幾個月就倒閉了一個科學園區無法支持一個咖啡店
真的匪疑所思!
難道上述的也是污染產業,高雄人也要把他們趕出高雄,故意不消費,還是經濟問題真的養不起,自己判斷吧!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您是不是搞錯了....(恕刪)


提桃園是告訴你
其比較的意含是一樣的
論大城的規模是多面向的
現在就是台中要進入大城市脫離縣市级規模還有路要走
而高雄則是在大城规模中去做改革
要碰風是沒什麼關係
要強調單一強項也行
反正這種支持的人和政府不同而講反話的也不差你一個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光界來的人 wrote:
提桃園是告訴你其比較...(恕刪)



呵呵

未來高雄市有何大格局? 更多建築? 更多捷運? 還是更多文化? 更多有閒人? 更多愛河光廊? 更多煙火?

這十年台中趕上高雄已是不爭的事實...你能說台中沒大城市格局?


請您少用形容詞..多用實際現象及數字說明吧
十年來所謂高雄的進步....大城市的格局是什麼?



steve0608 wrote:
總比那些每天說高雄多...(恕刪)

喔,失業率很高,那請問跟台中差多少
差0.1也說差很多的話聽多了
何況失業率是國家問題
跟城市治理連结弱一點
老是用這問題打高雄 沒效果看不出來嗎
倒是音響查理式的爛招想用第二次
實在是不用功

台中七期的大樓漂亮跟台中進步有什麼關係
沒有

高雄人絕不會跟你說美術館週邊大樓又大又漂亮是進步
何況高雄高樓層大樓數多台中太多了
所以台中市政進步在那
同樣問題問高雄
想都不想可以講好多個
台中甚至台北桃園行嗎

總不能說台中市政大樓氣派豪華所以進步
那應該是糟糕的城市才會出現氣派市政府
過去鄉市鎮例子不夠多嗎

我一個人有徧見
幾十萬人總不是都不懂事吧
相較治理九年
台中有進步為什麼在子彈效益下還差這麼小
是台中人不懂得感謝?
還是他們心中另有看法跟你不同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 未來高雄市有何...(恕刪)

格局?
簡單一點看
光道路規定兩者原就不同
現在位階相同難道馬上路面自動拓寬?

簡單的說
跟市民生活直接相關的市政治理
公園街道路燈最基本的治理先做好再說
不關心的市政府
才會想一直強調打高空的東西

高雄改善就是從這些小地方做
推出一個生活概念 環境出來了
再推更高階的世貿和其他
其餘商業發展自然民間自己會
不需要一個市長得和建商站台推銷賣七期房市

耍不然
市區亂又爛,世貿有又如何
跟印度高樓夾貧民村一樣,不叫進步

規模很模糊
不過你想比實際數字
我記得國際上有那大都市評審
你可以查查評論依據是不是多面向


台中,自己要發展就加油,要比高雄,就再說吧,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為什麼這種比較來比較去的話題會有這麼多回應呢 ?
我看到這主題時想到要不要改成"苓雅區的驕傲"?
這和新聞常在講的什麼"台灣之光"在我看來一樣很無聊,
只會突顯自己眼界太窄罷了.
要不要來比較地球和火星一下呢?
只是無聊發言, 不要攻擊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