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這樣初嘗甜頭的我看太多了

分享喜悅是好但別高興得太早

人生還很長

我一位伯父中六合彩民國八十幾年基金股票大賺好幾億

最後也逃不過亞洲金融風暴跑路到現在還不見人影
ducklittle wrote:
申報財產交易所得稅是以評定現值的6%
你知道的高雄房子的公告現值還是屬於低檔,我買的房屋稅也才$1500(樓層低)
申請「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自綜合所得稅中扣抵或退還,不過須符合買進及賣屋的2間房屋皆為「自用住宅」,兩間房屋產權登記時間必須在2年內,2間房屋登記人為本人或配偶皆可,不限於同一人。

所以少少的稅金已經轉嫁出去了~~~
我是守法報稅的~~~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你再繼續買..
看接下來幾年還會不會賺到錢..
好想知哦.
每每看到建商、代銷、投資客洋洋得意的嘴臉,
就一再地提醒自己會不會是最後一隻老鼠呢…
在這房價房租比一直創新高的時侯,
自住客可要小心點了。

ducklittle wrote:
去年中5月剛入手一棟...(恕刪)


千萬有找的那個建案,靠近覆鼎金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說了,建案對面這麼大間的大安宮,旁邊是一堆小型工廠,平時工程車進出頻繁,而且每棟的地坪小成這個樣子,怎麼還會有高雄人想要?還能預購轉單賺一票?
恭喜版主賺到錢

不過呢
台北前幾年到處都是嘴巴嚷著房價只漲不跌 到處借錢買房的投資客
現在很多人抱著滿手房子發愁

高雄呢 民國80年左右也發生過一樣的事
大家都認為房價只漲不跌急著搶進
最後很多人一輩子都套在那裡

套一次應該就是好多好多22k年輕人薪資的虧損
祝福你接下來每一次都能這麼順利


ducklittle wrote:
去年中5月剛入手一棟農16大家不看好的大樓(長條型.機械車道)
因為買的是後面靠近國王城堡的低樓層,當時買的總價被01網友笑說是笨蛋(23坪450萬+裝)
自備款當時只拿少少的數十萬,10月銷售中心退場開始自己銷售po網銷售,
因為裝潢是自己設計的,很得青壯頂客族喜歡,帶看不過6組就成交了~~
非常滿意的價格~~可以快要是5個22k年輕人的薪水~~~

另外7月跟兩個朋友各拿30萬集資訂了靠近三民區火葬場附近的廣告"千萬有找別墅"
現在也接近完工,因為是預售所以沒有貸款壓力,隨著接近完工,上周也順利地轉單了,
我們三個人各自拿回本金以外一倍的利潤。

只是想說大家只看房子的缺點,就一直看缺點吧,因為看的缺點太多才看不到能夠增加
附加價值的點,好的地端增值的淺力真的很驚人,不好的地段總是有能夠操作的方式,

房地產是 "房子特性"+"地段價值"+"產生利潤"

給各位關注房地產不管是關注漲勢還是看跌得大大們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


1.請問有沒有繳奢侈稅,現在以網路追IP再追人,是很簡單的喔...

2.PO這文的意思是什麼?太HIGH還是?鼓勵大家炒做房地產?

3.鼓勵你儘量買,我也不反對有潘辣在現在還會當最後一支白老鼠.
不到兩年不用繳奢侈稅嗎?
繳了後還有賺?
如果有,那真的恭喜
趕快去多買幾間,國家經濟就靠你買房了
~~安室奈美惠魂~~
難道只能買貴、賠錢、取暖、才能Po文嗎?…
怎麼賺錢也是很多人想看的文吧!在書局都看到一堆人
拿著書名「我要賺錢」之類的書猛啃勒…
買賣房屋 是 申報財產交易所得稅

轉單 是 申報個人所得稅


ducklittle wrote:
申報財產交易所得稅是以評定現值的6%
你知道的高雄房子的公告現值還是屬於低檔,我買的房屋稅也才$1500(樓層低)
申請「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自綜合所得稅中扣抵或退還,不過須符合買進及賣屋的2間房屋皆為「自用住宅」,兩間房屋產權登記時間必須在2年內,2間房屋登記人為本人或配偶皆可,不限於同一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