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台南 是怎麼了 每個月人口都一直外移, 石台中 桃園 新北 人口一直增加

桃園房價相對較親民,腹地大,有蓋不完房子的空地。另外,商業雖然較弱,但工業發達,不排斥電子廠工作的話,其實搬到桃園是很好的選擇。桃園交通也發達,有高鐵、國際機場、捷運、中山高、北二高,南來北往便利,到台中、到高雄都方便。未來桃園的商業也絕對會比現在發達,就業的模式會更多元。這一些都不是台南、高雄能比的。桃園唯一比不上台南的,大概就是「台南是文化古都」這一點了。
bb12346789 wrote:
高雄 房價跟桃園差不...(恕刪)


好啦好啦,我知道你想聽什麼答案:

台中啵棒👍

恩?
bb12346789 wrote:
高雄 房價跟桃園差不...(恕刪)


這種文章高雄,台南人,多數無感
身在幸福城市 感受不到幸福...
以前大學的時侯 時薪13x的時侯
學校出來的一堆小吃店時薪只有8x或9x
有時侯會想 這些台南高cp值的餐飲有一部份都是從員工身上剝奪的啊

bb12346789 wrote:
高雄 房價跟桃園差...(恕刪)


剛從高雄旅遊回來
高雄真的有越來越沒落的感覺...
空有大城市的格局架構,整體卻少了生機和人氣。
同樣的旅館同樣的位置眺望高雄都會區
大樓多了幾棟,但整個市區點燈率明顯比前幾年還要低了許多。
街上大部分地方店家都是門可羅雀,沒幾個路人。
連便利商店密度,都明顯比其它地方低了許多。
高雄是美食天堂,雖然吃的價格已經快和中北部沒太大差異
不過品質在六都我認為真的是第一名的,
可惜了這座其實機能和格局都很不錯的大城市。

很多人在問高雄為何沒落
我認為答案其實出乎意料簡單。
高雄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然而過去20年台灣經濟命脈的主力半導體和電子業,卻集中在中北部。
而過去20年,正好台灣教育轉為以輕工業為主的教育體制,
持續依賴重工業的高雄,人力因此流失,也因此錯失了轉型良機。
人口計畫和產業計畫其實是完全連動的,電子業的計畫根基是20年前就訂好的,現在高雄我想現階段已無力回天,只能早點找到下一個人口產業發展的定位,減緩人口流失。


monmonmicky wrote:
身在幸福城市 感受...(恕刪)


PTT上常常說南部物價比北部低很多很多,
但這幾年常南北跑的我,發現物價其實已經差不多了。
台南高雄,吃一餐飯,最基本的也是70-80起跳,
網路上常舉的那些40-50塊能吃的飽的特例,真的已經不多了~而這類東西,其實真要找,在台北巷子內也可能找得到。
所以南部所謂物價低好生活...真的已經不太成立了(當然房價真的差很多,不過我發現南部房子都蓋大坪數,所以整個買下來也差不了太多),還是努力拼經濟吧!
薪水是主因
我的工作在南部幾乎沒有公司有這種職位
全都集中在新竹以北
如果想回南部,只能找類似的工作
薪水大概要除以3
外商想來台灣設分公司也幾乎只考慮台北

政府長期重北輕南開發也造成很多問題
柯P說內湖塞車無解,不是他的問題
是之前都市計畫的問題
這是對的
政府在內湖劃了這麼一大塊科技園區有沒有想過交通問題
然後文湖線又規劃低運量捷運,在機場又繞了一大園
能不塞嗎?
現在南港又一堆科技公司集中
內湖跟南港很近,很多上下班交通路線重疊
很多買不起天龍國的只能住外縣市,上班再擠進內湖,南港
未來交通問題會很大


吃小吃類的比較有南北部的差距,如果是餐廳,南北都差不多價格,但是南部感覺比較好停車,北部就算要付錢停車都不一定有位子
maxkingella wrote:
PTT上常常說南部...(恕刪)
高雄和台南很多地方都是傳統產業
能留住的都必須有些程度的吃苦耐勞
需要 不怕黑 不怕熱 不怕吵
很多年輕的大都只想坐辦公室吹冷氣
當然就離開

看太多進來幾天就烙跑
連不作也不告知的

高雄還有很多產業有競爭力 可是就請不到人
是年輕人沒競爭力

扯那些房子,交通 五四三的 夠好笑的
Bimmerfly wrote:
再減下去就有更大更便...(恕刪)

高雄很多外地人買,應該也套不少,鳥松就有一棟大樓幾乎都外地人來買,價位在南部算豪宅價,但拿來北部比就算一般般,所以只要那些盤子還撐著,應該還不會快速往下,便宜應該不會那麼快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