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aorion wrote:台積電要來高雄的時候...(恕刪) 罵市長幹嘛,有問題的是中央吧當初市長就很努力打房無奈中央政策亂搞造成房價飆漲現在終於看到市府這幾年努力能讓台積電離開高雄不會缺水缺電,很值得肯定和支持
會撐一陣子,再慢慢反映到市場上。比較早反應是橋頭,仁武,大社關於房價漲跌的幾個因素:短期資金因素:2024年之前,美國利率維持高檔,資金成本高。長期人口因素:台灣人口自2019年開始實質減少,2022~2023這兩年小幅回升,2024之後人口一路往下減少,2027年人口紅利消失。環境腹地因素:楠梓廠區腹地太小,不夠讓一整套半導體製程上游周邊廠商進駐,腹地因素就不適合於楠梓廠區蓋晶圓廠。眼見不會有台積電晶圓廠進駐,人口持續減少,未來房價沒有上漲動力。被套住的投資客沒辦法漲價賣,有的人會立刻認賠殺出;有的人會撐一陣子以拖待變,但當每年租不出去或租金無法反映房子運作成本及資金成本(房貸)每年花錢撐著,不如儘早賣出或稍微折讓。過去被炒高但沒有實際人口入住的橋頭,大社,仁武,楠梓會慢慢降,但下降到平衡點的價格為多少,還不知道。假設每年持有稅5千,五百萬貸款利息每年12萬,每個月兩千管理費;每個月若是租金收入沒有一萬五,那基本上在賠錢。但實際上那邊租金行情沒這麼高。那邊有一些早期購置的房子,當時房價低,屋主資金成本沒這麼高,租金一萬出就有盈利。老一點的房子租金低,就會擠壓到這兩年投資客購入已經漲價後房子的招攬房客機會。台灣第一次面臨人口實質衰退及人口紅利消失,過去面臨同樣問題的國家,例如日本的房價就降很多。回應 股海無涯888:"橋科/路科不都是楠梓台積電的腹地嗎?"半導體製程的周邊支援跟其他產業不同其他產業路程一個小時都算很近但是半導體設備很大也很精密,最好不要經過太長距離有顛簸的移動例如台南,台中,新竹現有園區周邊設備廠距離晶圓廠距離十分鐘左右,中間經過的道路寬大平整,除了降低搬運過程顛簸,設備在搬運過程可以佔有兩個車道緩慢移動。橋科,路科到楠梓廠區,中間路程路面不平,降低速度用時速五公里占用兩個車道慢慢搬,那會被其他用路人罵死。橋科到楠梓廠區10公里,用時速五公里再加上停等紅燈,轉綠燈啟動要慢慢加速,單程四小時。路竹到楠梓廠區30公里,用時速五公里慢慢搬,單程要12小時。"左營/鼓山了,租金最低的也有三萬/月(兩房含車位)"看位置,捷運沿線/台鐵沿線/輕軌沿線周邊1.5公里,兩房含車位也有租金一萬七。房價每坪25萬,那有幾個背景,1.過去15年,全球低利率,資金成本低;2.中國大陸高成長,台商搭到這波成長的熱錢也多。3.台灣人口還在成長。4.綜合前三因素,房價持續上漲,就算屯房,持有成本低,房價上漲提供的利差遠高於持有成本,讓熱錢及閒置資金湧入房地產,墊高槓桿。從2023年開始,前三因素不再,全球利率墊高,中國開始實質衰退,台灣人口下降,會漸漸撬動房價高成長槓桿。先是投資客發現資金成本墊高,持有成本不降,沒那麼好租出去。蛋白區投資客漸漸抽手,空房率變高,房租下跌,還是會漸漸影響到蛋黃區,只是時間因素及影響程度高低而已。現在看不出來,但五年之後到2027年搭配人口紅利消失,沒那麼多住房需求;有更好的投資標的,閒置資金不再湧入房地產;這些前景因素會讓房產回歸居住本質,減少投資推漲因素,甚至投資資金撤出房產,造成房價收縮。
yayaorion wrote:台積電要來高雄的時候一堆人都說是送分考古題現在變卦了,這可是出題老師精心出的新觀念題快來解解看,到底跌幾%??... 此問題~~~歷史可以借鏡的請參考竹南科學園區(大埔重劃區)的房價就知道了台灣土地稀少.......高雄政府地整好了, 台積電最終不會不用, 只是延後然後投資客會有點慘, 尤其是槓桿開很高的大埔一役, 聽說帥過頭與一些投資客慘賠.................如果可以撐到現在, 其實都是賺的時間.........是最大的成本
還有城市競爭,這幾年台中的捷運會陸續蓋好,交通越來越方便。加上南部缺水嚴重,會吸引一部份南部人口移居台中,基北北桃對南部人太貴了 ...高雄的人口應該是一路往下不回頭,就算台積電真的要蓋廠,也只是讓趨勢頓一下而已,現在則是在往下加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