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高雄的房價是誰在撐著!!

房價合不合理 各大媒體早有民調呈現

應該不用再吵吧!
老問題!妳認為多少價格是合理?

否則任何商品問我貴不貴

我都可以說不合理!

說不合理太抽象了!


(每個人的不合理一定不同)

相信嗎!美術館一坪賣一元

還是會有人說不合理

(為什麼?因為有人自己也不知道多少錢自己才會覺得合理)

lock075 wrote:
你愛聽不聽...(恕刪)



剛剛OPEN醬有傳來一個好東西說...

Output, prices and jobs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42433

失業率:
美國-8.6
中國大陸-6.1
日本-4.5
英國-8.3
歐元區-10.3

香港-3.4
新加坡-2.0
南韓-3.1
台灣-4.3

新台幣不是國際間主要流通貨幣,
從來就不是,
現在島內房價不合理是看要跟誰比不合理,
台灣目前無重大天災、也沒會搞到革命的人禍(雖然民怨已經很高了),
你要在有生之年看有房同事搞到慘兮兮...很難...

不過夢時代廣場是可以看到 lock醬啦~
我的想法是

沒人在撐

那只是一片由建商透過媒體營造出的榮景

也就是全然的假象

可是當有民眾相信了

拿著錢以幻想價買屋時

夢境也許就會成真

試著就手邊有的資源, 認真的跟討論一下~

我不是房仲, 手邊沒有成交價, 房價指數我還沒有找到很有可信度的資料, 因為把新建案跟舊屋混在一起根本不準~

但我手邊有充足的法拍屋資源可以查~ 法拍屋是賤價沒錯, 但同樣是法拍屋, 現在的和十年前的作做比較, 就可以衡量出房價的漲幅~

舉中古屋公寓來看 (等下再跟你解釋為什麼要用中古屋才有意義), 區域挑三民區的九如一路 (隨便挑的), 去除掉有店面價值的, 十年前的法拍價格大約3萬~7萬/坪不等, 這二年呢? 4萬~8萬/坪不等~

我再搜尋了整個三民區域不分路段 (筆數真的很多> <), 耐心地從民國89年看到101年, 得標價一樣是白菜價, 3萬起跳到7萬不等

以總價來講, 大概就是100萬上下, 超過150萬的是少數~ 當然這是法拍價不是行情價, 但如剛講的, 法拍價和法拍價比, 就有意義~

至於為什麼選公寓, 因為公寓的平均屋齡最久, 去除房屋新舊的落差, 我認為是衡量房價最準的指標!~

至於你感受到的房價貴, 不用想我也知道, 一定是針對新建案~

沒錯, 不只是精華區, 我相信全台灣的新房子, 都變貴了~

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 但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跟你講, 除了少數精華外, 上漲並不是因為土地成本上漲, 其它的地區"土地成本"根本沒有上漲太多, 都是很溫和的緩慢上漲!~ 如果整個高雄土地成本"飆漲"的話, 那些公寓絕對不會是這個價格~

如果不是土地成本, 那是什麼呢? 我只請你先想想, 10年前20年前蓋的新建案, 和現在的新建案, 你覺得能比嗎?

講比較白一點, 就是人對居住要求愈來愈高, 以前的有錢人, 只要住大房子就覺得滿足, 現在的有錢人, 不只坪數大, 家裏還有弄得像皇宮一樣~

也不要講有錢人了, 說你自己就好, 那些舊房子為什麼不看? 簡單講, 就是四個字--"看不上眼"!~ 看到現在的新房子, 喜歡上了, 再看看以前的房子, 很難接受, 不是嗎? 這不是批評你, 我說過, 人對居住的要求就是愈來愈高!

但你要買新的房子, 你必需要接受水準上漲, 造價也要上漲的事實, 我講的不是原物料上漲, 而是根本上來講, 以前的房子和現在的房子, 就是不同等級的產物!

以上, 也許你有自己的看法, 新成屋上漲是事實, 但一樣用你的話, 捫心自問, 我說的那些中古公寓, 漲多少, 你自己應該很清楚吧




秋風清 wrote:
幾位大大又討論了幾回 還是没有針對小弟質疑回答

避重就輕 還是圍繞在精華區房價本和其他區

有差異的話題打轉 不知是誰不想理性討論

現在的情況是高雄整体房價不合理上揚的問題 不只是

精華區而已 捫心自問 你隨便去問一個高雄人目前房價合不合理

貼一下法拍行情截取圖

搜尋條件是高雄三民區, 公寓, 民國89年到最新, 依日期排列, 截取第一頁和最後一頁的畫面


再來貼九如一路的, 一樣公寓, 最舊到最新~



RAULK917 wrote:
這句話, 在台北就可...(恕刪)

你誤譯了,
實譯是我本來買得起第一排也住在第一排,
現在是連第三排都買不起.

另個事實是,
馨復華海洋帝國御海...都曾經從高點掉到十幾萬,
所以沒有只漲不跌的,
耐心可以讓你省下很多錢過日子.
尤其是在房市走了十年多頭(黃金十年),
也該回頭了.

想想揹高房貸過苦日子...
說房地產價格太高或不合理

絕對不是怨天尤人

而是陳述事實


有沒有炒作.大家心知肚明

建商是否有暴利?你能裝瞎說沒有嗎?


高雄房價

就是我這種人在撐

離鄉背井,在外打拼近18年

遠渡重洋在大陸當台勞

老婆,孩子跟著一起居無定所(一個城市住不超過3年)

終於,存了一點錢,孩子也正好該受台灣的教育了

也該讓女王敢把家裡的墻壁釘釘子(不用怕...因為是我們買的家)

所以,在看了一年多的房子,

從美術館到農十六,從透天到公寓,文山特區透天到三民老公寓

即使房價現階段過高

我們還是買了自己最愛的那間

不為別的,只因為真的有需求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