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 on wrote:
已經看了很久的高雄房...(恕刪)


為什麼你要看北高呢? 看南高便宜的一卡車~
正解
Rayvolution wrote:
真的不太懂為什麼預算不足還硬是要買全新屋?是看太多豪宅之後回不去了嗎?
豪宅大坪數全新屋等產品都是給有錢人跟換屋族買的
沒錢或首購的年輕人從二手屋開始 往後隨著自己經濟能力成長再慢慢換就可以了
沒人規定你一定要三十歲時就攻頂啊


美術館 是 "炒作區" 不是 "精華區",那是給趕流行的人買的
平凡的平民百姓就買鳳山、鳥松、仁武、大社、楠梓吧
400年前,高雄精華區是哈瑪星,於今安在????????
民國60年代,高雄精華區是鹽埕區,於今安在????????
跟著交通建設趨勢、政府建設走,準沒錯
高雄市的發展已經往東移,往北移
狂人夢 wrote:
我比較不解的是
為什麼要看北高一定要選美術館
仲介投資客要炒就讓她們去炒就好了
你有選擇的權利 楠梓、仁武、橋頭、岡山 都還有便宜的房價
就連三民區也有一些二手公寓兩三百萬就買得到
硬要擠精華區的想法實在不可取...
買不起就別買那邊就好,其他還有很多便宜的地方.

同樣一個物件:
對窮人來說很貴.
對普通人來說很合理.
對富人來說很便宜.
重點不在於物件的價格高低,而是你存款的高低.趕快覺醒吧!!
伶娘玩祖瑪 wrote:
為什麼你要看北高呢? 看南高便宜的一卡車~
..(恕刪)


如果是新房子
南高平均售價還比北高貴(不含五甲、小港)
因為南高新房較少
現在都推類豪宅
如果是中古屋
還是要看各別條件
有的還是很貴
如海洋帝國
也有便宜但是附近生活機能很不錯的
像生日公園前的五樓公寓
就是屋齡舊了點而已
美術館有夢啊....

住那...除了運動方便...大慨就沒啥好處了...
交通..很一般..等鐵路地下化...更方便些
去鼓山不會被平交道擋...(沒差吧)
學校..沒啥特別...旁邊有中華藝校
國中小就沒注意了...

很久以前聽說..美術館附近,明誠博愛..那附近
將來會是新高雄市政府的預定地
不過...現在縣市合併...會再往北走吧
仁武燕巢崗山?????
話說...住市政府旁邊...除了治安可能會好一點...
還有啥好處?方便做市府公務員生意?

以美術館動不動千把萬的行情
去掉1千萬...剩的那幾百萬...
就夠在左營鼓山地區買到二三線的舊房子了....
有差嗎?
加到800萬...也能買到不錯的了....
買不到啥xx第一排....但可以買到差100公尺就第一排的....

現在年輕人不想結婚,其中一個理由是結不起。

其實結婚才是賺錢、省錢,買房的好方法。

兩個人開銷跟一個人差不多,可是薪水多一倍。

先到環境差一點的地方租便宜的房子,反正沒小孩沒差,辛苦兩三年就有中古屋的頭期款了。

可惜現在願意跟著年輕丈夫吃苦,白手起家的女孩子越來越少了。

都要房子、車子、銀子通通準備好才肯嫁。

今天我能買新房,歸功我娶了一個好老婆。
我也很好奇
房價有可能永無止境的漲下去?
實質薪資不動=大家都窮了..但是房價卻不停漲?
人口負成長=需求減少..房價也還漲?

我們家二樓去年開7XX萬
今年對面相同物件開9XX萬
是有沒有這麼好賺?!

總覺得房市哪裡怪怪的
不正常呀!!
~~安室奈美惠魂~~
LATTE1980 wrote:
這邊回覆的大多是買方,所以希望房價下跌是可以理解的...
你也可以轉換一個角度去想,如果你已經買房了,你希不希望自己的房子大漲!!
如果有天你想賣房子的時候希不希望賺錢!!


除非有2間以上房子(但若有2個以上小孩就不夠)

除非有花不完的存款

否則下一代也只能屈就在破舊的房子過著反覆補破的生活...

所以雖然我有2間房子

但我還是不希望房價到群魔亂舞的地步

因為房地產大漲到最後就必定是建立在多數人痛苦之上...

多少人因為背負高房價而省了孩子的教育..失去了生活品質...

賺這種錢的人真的會快樂嗎?
多數想買人生第一間房的人偏好新成屋是可以理解的, 這是人之常情,
近年來的房子講究外觀, 而且一開始不會看到一堆違建,鐵窗或甚至掛曬衣物等, 誰都想要啊,
但如果經濟能力不是那麼寬裕, 真的是要想清楚, 中古屋在某些方面其實是有它的好處的:
1. 車位: 新成屋等你算完要付出的代價之後, 談到車位會再痛一次, 而且還不見得能有好的平面車位, 中古屋則是半買半相送, 況且以平面車位為主
2. 公設比: 新的房子公設比愈高, 現在高達35%以上已經不意外了, 但中古屋才2x%的也還很多
3. 裝潢: 新成屋多少得再花一筆裝潢費才能住人, 但經濟不寬裕的人, 也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需求且堪用的裝潢中古屋, 幾乎不需要再多花費用. 就算需要裝潢, 房子的差價, 除了外觀以外, 已經可以好好翻新一遍了.
4. 住戶品質: 新成屋還不知道最後社區會演變成什麼樣的住戶水平與文化, 但中古屋比較有機會探聽比較
5. 法規: 過去的法規相對於現在寬鬆, 這在某些方面也許有好處. 我自己當初故意找早幾年蓋好的物件, 就是因為當時露台有所有權, 而新成屋只有使用權, 因為我很在意這點.
6. 其他:...

denny_kf wrote:
5. 法規: 過去的法規相對於現在寬鬆, 這在某些方面也許有好處. 我自己當初故意找早幾年蓋好的物件, 就是因為當時露台有所有權, 而新成屋只有使用權, 因為我很在意這點.


有所有權就代表要多繳稅

有使用權就好了...

況且即便有所有權

只要是違建一樣要被拆...

如果是我我反而希望在設計上只有我能使用

但卻不會因此而額外負擔房屋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