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接受20年左右的房子,在文化中心周邊的大樓物件也可以在10-12W左右買到,但要多做功課了解原建案的品質.
長期來看高雄的"大樓"並不保值(以自宅為例,1982年的買入價格跟2013年的鄰居出售價格金額一樣,考慮物價成長與折舊相抵,應該是貶值的),營建品質好壞差異更大.且建商開價也漸偏離正常,小弟前幾星期剛購入文化中心旁的知名三年新古屋(正對文化中心的中間樓層),經過耐心磨價格,成交價在建商開價的七折多一些,給你作為買"成屋"時的參考(預售屋比較難談價格,但通常高雄的預售價格會比完工兩年時的價格貴).
題外話,在考慮美術館周邊的房子時,建議上圖書館找一下高雄老空照圖(1940-1960)並對照一下現在的地圖,由於該區過去是潟湖並且沉積時間並不長,所以有不少60歲以上的老高雄對在該區買房子會考慮再三.
房地產不是一般的商品,所以用一般的供需法則是行不通的~~
房地產是有錢人的"遊戲",在那圈圈裡,我們這些普通人是無法一窺其全的,一般人也無法理解他們"有錢"
的程度~~
另外就是,現在五都甚至未來的六都,首長之間競爭激烈,不論是招商,鼓勵投資等等,城市的競爭力是非常被看中的,世界上評斷一個城市的價值,房地產就是首要指標,所以各直轄市長就算財政再怎麼困難,也要砸大錢
搞公共建設,提升競爭力,努力招商,再加上利率低,鈔票滿地,有錢人一大堆,很多都是靠著這一波房地產一夕暴富的土地主,這些人一夕之間有了大把鈔票,我想除了買名車以外,一定也到處炒房吧,所以近年來賓利,保時捷,藍寶堅尼,雙B跑車...等等的車越來越容易看到,大家想想十年前有這樣嗎??
高雄房地產要跌,除非政府祭出像中共的打房手段,不過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社會,100%不可能,就算中共打房,上海北京也還是"他媽的貴"
不管藍綠五都首長,為了提升自己城市價值,大家都是炒地皮的幫兇拉,這是趨勢,大家應該要求陳菊,炒地皮的同時,也幫忙提升個工作機會吧,例如~~~~找台積電老張來高雄蓋個12寸廠,不過話說回來,台中就因為有了台積電,房價也順勢暴漲,所以不管怎樣看,房價目前都是往上漲,短期修正機率很低,大家還是一人一信,
請陳菊救救高雄年輕人,把台灣首屈一指的大企業主們找來高雄設廠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