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帶動 南高雄商辦大翻身


tekikawa wrote:
看到discover...(恕刪)

看到那段我也是吐血
如果場地作夜市使用
那還能叫"藝文"中心?
將名為"流行音樂中心"的場館與夜市合併使用

確實不妥

既名為流行音樂中心

就代表有設置的目的性

若初規劃時就想著混合使用

還名為"流行音樂中心"

就有附庸風雅的嫌疑了

此外音樂專用場地的設備與隔音裝潢都有很高的標準

若晚上常常被各式小吃的氣味"薰陶"著

很不恰當

若換個名稱,添購設備也不是花鉅資的專業考量,則可能衝突性會小一些

所以,我也不希望在改名、改設備前就在裡面辦夜市



但是"藝文"中心裡辦夜市是否不恰當?

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一、"藝文"中心就是藝術、文化中心

文化者:一個團體內所有成員,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

台灣的夜市當然也屬於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藝術、文化中心裡有夜市活動,倒也說得過去

二、"藝文"中心就是藝術、人文中心

人文者:是一種植根於內心的素養,以承認約束為前提的自由,一種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另一定義:就是以「人」為所有已知領域的出發,最終再回歸於「人」的一種精神境界。
人文也可說是一種思想或生活態度,她是建立人與人之間存在價值的首要,
例如:仁、義、禮、智、信、互助、慈愛、尊重、包容等,因此,
舉凡與人類相關的所有知識、活 動、信仰等均含括在其中。

這種解釋與夜市文化也有一點關係

不過台灣特有的夜市活動,硬要說或許也可算是一種台灣獨有的"生活藝術"

哈!太認真了!

結論:我不希望音樂中心與夜市兩者混合在一起!

但反對的理由不是因為"它"是藝文中心

而是對音樂專業活動場地的誤用

Japhy6060 wrote:
酸?只是説出實情罷了...(恕刪)


就跟你這類的說
如果住高雄真的那麼辛苦委屈不快樂
那麼真的不要勉強
雖然我這誠實納稅人每年繳的稅可能比你的年薪還要多一位數
但能讓稅金來蓋這些新灣區的建設
卻也是我這井底之蛙的小小快樂

你大可去北京呼吸新鮮的空氣
去上海玩玩便宜的酒家
去香港逛逛寬闊的街道
再來談談你有多不喜歡高雄沒有"國際化"
pantoloc wrote:
就跟你這類的說如果住...(恕刪)


也跟你這類說
確實是這樣沒錯.硬要掰成自己是國際級.
打踵臉充胖子是沒用的.嘴皮誰都會.夜郎你知道吧.

務實些招商比較實在吧.外表只能看.不經打的.我很樂見高雄能成為經濟中心.但不是自吹自擂.自以為是的井蛙^^.(高雄不是不好.是格局要大就別弄表面.地下經濟不經摔的.也無助這城市的發展建設.也許不好聽.但良藥本來就苦口.扁一些人認為是打擊它?那就是自己格局不大.容不下一粒沙.天生的吧.跟自己意見不合就是敵方.心胸方面大些吧.)

你的發言也只有房市方面.且都是歌功頌德.現在薪資沒漲10幾年了^^.經濟到現在也沒好轉耶.一直鼓吹大家跳坑嗎???不怕泡沫???你不怕自己就多買吧.你這類的.
tekikawa wrote:
看到discover...(恕刪)


discovery 介紹高雄還是市府拜託拍的 你覺得用意在哪
2011里民大會 wrote:
我愛高雄!我愛這片土地人文!這是我的家鄉!

有一天高雄發展起來時

這些有恐天下不亂的蚊子腦傢伙!欠揍

我希望就把這箱文一直把他頂起來~打氣

鼠目般的見解請別影響著大家怎樣

高雄正在蛻變

城市建設不是三天兩夜就蓋的起來

高雄市政府舉債6000多億為的就是要建設我們的下一代

打造聚合人文觀光,吸引外來資金投入,增加就業產能

增加海外曝光度,引導稅賦收入,打造城市重大建設……等等

光這些,基本上是高雄市正在努力推行的

你以為經營一個城市像經營路邊攤,或夜市嗎?翻桌

不喜歡高雄的麻煩滾遠點……(恕刪)


當然希望你說的願景都實現啊.
但是房價不該走在未實現的願景之前.
如果人口增,就業機會增,平均薪資增,那麼房價走高也好.
但是都還沒耶.

我打算換屋,把兩低價換成一高價,必須補不少差價.
近來行情一直上去,我都不敢換.怕差價太大補不起.
而且最近生意也不好,在高雄的客戶又倒了兩間,應收帳款好像收不回了.

那些未來的願景,何時能吃到餅?
建設的過程似乎只有營造業有餅吃.
有優先採用高雄的營造業嗎?

Japhy6060 wrote:
地下經濟不經摔的.也無助這城市的發展建設.(恕刪)

當然沒用囉.
光是沒稅收這一點,就差很多.
吸引設廠設公司才是正途.
改建旅館 高雄商辦翻身契機
2013/10/21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商辦大樓在房市中經常被視為領先指標,只要商辦交易熱絡,就代表當地經濟繁榮,一般住宅市場也同被看好,高雄商辦最近已出現商機,未來亞洲新灣區建設完成後,行情更好。

信義房屋協理李國雄認為,高雄房價還算「親民」,吸引不少外地人投資置產,過去高雄商辦產品乏人問津,路上店面常見招租字條,現在詢問度變高,價格也已經逐年翻漲。

高雄市三多四路一帶有不少辦公大樓,原先商辦都乏人問津,近半年來已有不少人在尋價。

信義房屋中山經貿店店長蔡佳勳表示,南高雄靠海,除了吸引港口貿易業者來洽詢商辦做為營業據點之外,更有不少業者發現,南高雄空有觀光議題,大型旅館、飯店數量卻少得可憐,因此有人在尋找一整棟的商辦,準備改成旅館經營,趕搭高雄觀光熱潮,是當地商辦起死回生的一大契機。

瑞豐夜市熱絡,帶動周邊店面及農16住宅銷售,房仲業者吳宗德表示,他經營當地多年,曾看著同一間店面在5年內4度轉手,房價漲幅高達4倍。

他以實價登錄資料舉例,瑞豐夜市對面透天店面35坪售價已高達7000多萬元,每坪單價已突破200萬元,因具增值性,吸引不少民眾購買,其中更約有2到3成是台北、台中的長期投資置產客,夜市附近的店面及大樓,還可租給夜市攤商擺放生財器具,租金比租給一般民眾當住家高,也衍生出另類商機。



全文網址: 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房市掃描 - 改建旅館 高雄商辦翻身契機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137&f_ART_ID=298334#ixzz2iMH1kl7Q
Power By udn.com

deepsummer wrote:
改建旅館 高雄商辦翻...(恕刪)


蠻可悲的
商業發達就會有商辦需求
反之則商辦需求低
兩篇報導,到底商辦需求高不高阿??不要自打嘴巴了

哪裡有因為觀光需求,所以商辦熱的道理
我看還納骨堂需求,所以搜購低價的商辦來當納骨堂,那也是商辦熱呀
deepsummer wrote:
改建旅館 高雄商辦翻...(恕刪)



標準的人多地方不要去

現在廣告文寫的一看就知道騙人的 程度不太好

今日新聞:
中鋼大樓啟用 高雄灣區新地標
陳菊說,中鋼總部大樓美侖美奐是高雄亞洲新灣區新地標;她並感謝中鋼將總部設在高雄,跟高雄榮辱與共,她預祝中鋼賺更多,在高雄繳稅更多。
===
我不是高雄在地人,只覺得台灣這二十年來的主流電子產業高雄都沒有摸到邊,自然發展會令人感到遲滯,但又覺得近十年原物料產業大好,也沒看到石化鋼鐵給高雄帶來甚麼向上提升的力量,連員工分紅金額都少得可憐。

如果我是在地人,短期做法會要求中油、海軍把總部給搬到高雄來,至少統籌款可以多分一點,高收入居民可以多一點,有內需能量,自然可以吸引投資,經濟活動才會良性循環下去。至於長期做法還是要發展高雄在地有比較利益優勢的產業,好比遊艇造船、汽車製造、電子級化學,可以整合南部所擁有的鋼鐵、金屬加工、汽車零組件、化工等產業。有了製造業產製商品,物流業自然就會興起,港口才會繁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