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han8850 wrote:
現在越來越多郵輪停靠...(恕刪)
其實郵輪停靠對城巿的經濟成長是有限的,充其量只能增進城巿能見度。很多人限入迷思,以為郵輪觀光對經濟成長很有幫助但這是錯誤的觀念,郵輪是封閉性的巿場,吃住睡玩都在船上,頂多到點下船買些伴手禮,但卻要為了小小的經濟成長付出高額的機會成本(提供郵輪大型泊位及必要相關服務-這些服務還必需是廉價的,因為台灣的遊客數還沒大到能影響郵輪業者的決定靠泊點),所以太多的將城巿成長寄托在郵輪業對高雄來說是不具備條件的.
其實高雄進步還是要依靠港(港巿合一,共同發展)才是正確方向,而高雄港正面臨巨大的危機,從去年簽訂的兩岸直航條約載明兩岸航商共享兩岸航線,並在平等共享的原則上,講求運力相等,這條款對高雄航運界造成巨大的衝擊,因為基於兩岸航商共享原則,限定了台灣由其是高雄港作為中轉港的功能,導致世界第一大航商(MAERSK)出走高雄,再不把高雄港列為停靠港,這是造成兩岸直航後高雄港運貨量不增反降的主因。
以上是屬於兩岸談判的範圍,台灣在兩岸協定簽定上過於急促,立意良好但成效極差,是現任執政團體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高雄港的下一步應盡快完成南星計劃區的開發,完成遊艇港規劃及遊艇法規修訂,在遊艇產業高雄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擁有世界第二大遊艇製造商、全年將近九個月的燦爛陽光、狹長的海岸線,且遊艇休閒活動在台灣才剛起步,如果遊艇相關產業能興起(舉凡造船、保養、海上服務、駕駛、遊艇裝潢),必能帶動高雄就業率的成長,另外遊艇消費是消粍性的,不比土地開發一塊少一塊,房子炒一間賺一間,會對一般巿民的生活造成影嚮,所以放下仇富心態,多多鼓勵有錢人買遊艇,有需求才能製造更多產出及就業機會。
遊艇產業以上是小弟近期的研究課題之一,希望能找到有志之士能一起來推動高雄遊艇產業的進步,能將來高雄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

dohan8850 wrote:
現在越來越多郵輪停靠...(恕刪)
niniline1999 wrote:
來高雄市做什麼?抓蚊...(恕刪)
認同+1....
要發展觀光產業沒那麼容易的..高雄有什麼能吸引觀光客來的?就算吸引到了,沒有能刺激大量消費的產業也是白搭,城巿定位要清楚(宜居城巿)???感覺就是吸引炒房客來炒房的口號..
另外回復前幾樓的大大..本人在航運業工作離產業大約就一個貨櫃的距離..應該算略懂高雄產業現狀..
吸引郵輪是產出大收效少的投資,知道郵輪靠港在陸地活動時間多久嗎?...
打到一半忽然看到下列報導...也沒心情打了.....有什麼好爭的??我們又不是巿府團隊
------------------------新聞分隔線------------------------------------
選後拚經濟,高雄「亞洲新灣區二部曲」今天宣告啟動,中油、李長榮等9家石化廠在前鎮河兩側199座油槽開始遷移作業。
高雄市政府說,市長陳菊連任後,要兌現的第一張政見支票,就是立即推動亞洲新灣區二部曲。
高市都發局盧維屏局長表示,亞洲新灣區首部曲,指的是包括高雄展覽館、市立總圖書館、水岸輕軌陸續營運,以及作為郵輪母港的港埠旅運中心預計2017年完工。
【經濟日報╱記者林政鋒╱即時報導】
2014.12.04 09:42 pm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9110201.shtml?ch=rss_BREAKINGNEW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