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是重軌、運量大、噪音高,有獨立軌道跟絕對路權,過平交道動輒2-3分鐘以上,所以它有地下化的必要。
輕軌除了獨立軌道外,其他都跟火車相反,運量少(但還是高於公車)、噪音低、跟大家一樣要等紅燈、過平交道也快,所以拿火車地下化來檢討輕軌並不適當,兩個是不一樣的東西。

既然輕軌停建,那我個人建議大順路多放5~10台公車紓解車流吧,建置速度快,成本又低。
其實從大順路及美術館輕軌爭議以來
大家就不斷有正反兩面的意見
但大家好像都忘了一件事

輕軌原先並沒有要走大順路……

輕軌原先要走的是同盟路
是被某些利益團體,硬是改成了大順路

如果是同盟路的話
同盟臨愛河邊的綠帶
正好可以利用高架方式作為輕軌路線
完全不會改變現有路寬
施工期又快
說不定還可以配合韓市長對愛河邊的旅遊規劃
為何沒有人想將輕軌回到同盟路
高捷凹仔底站1.2號出口走過去義大2,大概1-2百公尺而已,4號出口神農路可停接駁車,台鐵美術館站也可設接駁車,設輕軌大路口還得設交管人員,打亂中華路,博愛路紅綠燈的控管,造成塞車更嚴重,如再延伸到民族路過去,那更慘...............
第一期輕軌沿線通過的景點多,居民反而不多,所以乘客平日少假日爆多
若能一端通車到美術館接凹仔底捷運站,另一端通到C32站,沿線涵蓋的居民大增,又能接上捷運,便利性大增!效益才會顯現
C24到C32這段車流大的大順路段可以公車做環線,再觀察後續效益!
開頭第一句就是開車,你還支持輕軌嗎= =
其實大順路居民今年初都收到了施工時的交通計畫
因移除停車位,車道不會減少!

如果反對的市民還沒看過計畫或是觀念還是改不過來
就如樓上網友所說先做到凹子底站吧
畢竟輕軌計畫都已經公告十年了


go702 wrote:
第一期輕軌沿線通過...(恕刪)
上次去駁二&夢時代有看到輕軌
感覺那是觀光用的
不是用來解決交通塞車的......................

wei0219 wrote:
其實從大順路及美術...輕軌原先要走的是同盟路...(恕刪)


這是好主意,但同盟路接著是建工路...

那又有建工路的居民要擺平惹...
11111jos wrote:
這是好主意,但同盟路接著是建工路.....(恕刪)

轉個方向走覺民路好了,順便停一下科工館,那條路上應該沒多少居民,然後,再轉回大順路

LU660104 wrote:
樓主的發言,不是自打...(恕刪)


更正..高雄負債是2410億..不是3000億..

現在想想..當初韓陣營一直打高雄負債3000億真的是不懷好意...
兩者相差達到590億元..
590億是甚麼概念?以陳菊12年舉債金額平均一年不到100億來說...
可以用6年...
而韓陣營一直灌輸民眾高雄負債高達3000億...
是不是為了將來四年期間韓國瑜"如果"還是要舉債建設...
但舉債金額少於590億..
那韓陣營還是可以主打他主政期間負債不超過3000億..
主打主政期間並沒有增加負債...
畢竟現在很多人看新聞都只看標題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