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進場高雄房市的时候吗?

*小老頭* wrote:
今年新屋1.2w戶...(恕刪)

你太樂觀了,
1.2W戶是需要1.2萬個家庭遷入,一戶要1~4人,平均?
不過短線上韓流效應還是有的,長線還是要看人口進來引發的需求跟家庭收入是否成長.
現在人不喜歡跟父母或小孩住一起,小家庭自行購買小房有機會,大房真的要靠外來的有錢人了.
換屋族一買一賣剛好打平,目前房價買第二房的很辛苦,是少數,有能力買第二三房的大都買得差不多了.
有限的資金只能追逐少數極品,這些或許還有機會漲,其他的甚麼時候散場人踩人多殺多就難說了.
*南北高各有一案相對大坪數賣到缺貨的,扣掉自住的鎖碼不動,
投資客丟出來賣的如果還賣不到好價格,這是要漲到哪裡去?那些餘屋一堆的跟建商慢慢搓就好了.

cocacola777 wrote:
高大特區原本大多是...(恕刪)


+高大那記得也算土攘液化區,而且從71年到現在,至少淹過3-4水,而且也才一間高大,東楠梓科大就有4間,台糖可能被併購成家樂福,有省1加國1,又有雙鐵,都會公園,楠梓加工區,高科二期,新台17說真的沒啥戲...

sunnymay0526 wrote:
+高大那記得也算土攘液化區,而且從71年到現在,至少淹過3-4水,而且也才一間高大,東楠梓科大就有4間,台糖可能被併購成家樂福,有省1加國1,又有雙鐵,都會公園,楠梓加工區,高科二期,新台17說真的沒啥戲...


高雄市整個市區都是土壤液化高淺勢區





不只高大區域 你說的東楠梓也是高淺勢區




有沒有戲等個幾十年後再來看看吧

現在誰也說不準


sunnymay0526 wrote:
基本上10年前就要...(恕刪)


剛好北漂 又漂回南部
高雄要跟新北一樣?
狂建設都不見得有機會了 現在搞到只賣水果
你要房價上漲到跟新北一樣?我還是不懂這背後的原因是??
財團大戶狂買房子? 還是 開放外資 高雄被買光了?
還是 北部核能電廠爆炸 所有北部人口都搬到高雄?

新北撐得起來 有太多因素
最大因素 除了做為台北市的支撐都市之外
還有一堆就業機會
請問 高雄有嗎?
20年又過去了 請問 有進駐多少一萬人以上的公司嗎?
(原本在地的 就是基本盤 不要退休凍結人事就好)

台中不也是?這15年內大肚山的開發 進駐了滿坑谷的電子廠
高雄呢?

我真的想不到追上新北的理由 可以開示一下嗎?
regalvios wrote:
剛好北漂 又漂...(恕刪)

因為兩個縣市的首長不一樣啊!
市郊的話買透天厝至少保值性相較同區域的大樓高一點,韓蕫能讓高雄市房價撐多高撐多久這個很難說的準,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豆豆3108 wrote:
因為兩個縣市的首長...(恕刪)

搞不好明年市長換人做看看囉
同區域的大樓和透天產品,在總價上對消費者而言,應該不會是同級距的吧!透天在南部人心𥚃當然保值性高,偏偏一個重劃區開始陸陸續續長出一棟又一棟大樓後,新透天就相對慢慢絕跡了,這是宿命,因為土地已漲到蓋透天沒有人會買單的地步,以農16、美術館為例!
a1543021 wrote:
市郊的話買透天厝至少...(恕刪)
Bimmerfly wrote:

搞不好明...(恕刪)

換成佳芬姐?
高雄市的剛性購屋族群不就是大型傳產和部分下游電子產業?
韓流有為這些勞工帶來什麼契機嗎?
中小企業老闆有錢人再多,多屯些大樓,住的人不多也會舊會老
開放陸資也不是地方首長說了算~
就算新的產業進駐,要開發也要時間
更何況一堆鋼鐵和石化廠都面臨環保問題,資方沒撤廠就要偷笑了
擺攤和農業要成高雄買屋主力,有得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