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yau wrote:你不會訂今5萬不要了,找家人去出價530萬嗎?現賺45萬的事情幹嘛不做? 網路的東西別太認真去查一下樓主5月曾發文6月又發文想領紓困4.0及房仲甘苦談7月再發文想申請做熊貓外賣最近竟發文買房了....真神了還大方傳授買房心法訣竅...這種情節連小說都不敢寫的竟然發生了......
yayaorion wrote:可以舉個例子全台灣哪棟房子是因為屋齡大於50而拆掉的嗎?台北一堆5、60年的老公寓還不是一手換過一手也沒聽說銀行因屋齡太老而不貸款的 在高雄市願意買40幾年老屋的買家是很少數.誰說要拆房子了?就算要看拆老舊房子重建的個案數, 單就高雄市的鹽埕區就有一些50年以上透天被新屋主拆掉重建,更何況是全台灣.你拿台北市來跟高雄或全台灣其他縣市比,你怎麼不去問銀行其他縣市買老屋的貸款條件是否跟台北市相同?你能舉個例子在高雄買40幾年的住宅大樓老屋, 銀行還肯貸款給你六成以上的?
Marlon 百朗多 wrote:你能舉個例子在高雄買40幾年的住宅大樓老屋, 銀行還肯貸款給你六成以上的? 屋主會自已拆掉重建,是為了創造更多價值老房子的價值在地段、屋況、管理,沒有屋齡大就會成為末代住戶的事我108年12月買了苓雅區42年的老宅銀行貸我8成六成何難之有
yayaorion wrote:屋主會自已拆掉重建,是為了創造更多價值老房子的價值在地段、屋況、管理,沒有屋齡大就會成為末代住戶的事我108年12月買了苓雅區42年的老宅銀行貸我8成 屋主會自已拆掉重建,是為了住得安全和舒適,屋齡太大會成為末代住戶的案例是有的,事情沒有絕對, 而是相對機率.你買了苓雅區42年的老宅, 銀行貸你8成,那大概是你個人經濟/信用條件很優,你去問一般(你不認識的)銀行房貸專員, 在高雄買40幾年住宅大樓的老屋申請房屋貸款,在他們調查你的信用之前, 都會跟你說這樣屋齡的老屋貸款成數會比較低.
Marlon 百朗多 wrote:你買了苓雅區42年的老宅, 銀行貸你8成,那大概是你個人經濟/信用條件很優, 其實並沒有簽約那天,代書是房仲找的我原本也想說老房子大概最多只能貸七成代書寫到貸款金額時問我要貸多少...我還來不及說,代書就說先寫8成...我還弱弱的問.."會過嗎"代書說.."先寫再說,不能過再來改...."以他們那麼有經驗,顯然常經手老宅以8成送件已經是常態(房仲和代書不會知道我的個人經濟及信用條件,只知我有其他房子,沒有貸款)最後房仲找1家銀行,我找一家分別送件這時才是真正考驗個人經濟及信用條件
yayaorion wrote:網路的東西別太認真去(恕刪) 奇蹟大師並非浪得虛名小孩念大學本身又有女友這樣推算至少是年過半百的大叔因為年輕沒買房現在還要辛苦工作結果一買房又覺得自己買貴加上疫情還要跑外送屋漏偏逢連夜雨令人不勝唏噓
高雄40年以上屋齡的老宅有占了約30%,但去年40年以上的老大樓買賣卻只佔全交易量不到0.4%,買舊大樓不一定會成為未代住戶,但只有極少數人會考慮買舊大樓已經是事實。yayaorion wrote:可以舉個例子全台灣哪棟房子是因為屋齡大於50而拆掉的嗎?台北一堆5、60年的老公寓還不是一手換過一手也沒聽說銀行因屋齡太老而不貸款的何來末代住戶一說??
文揚資訊 wrote:只有極少數人會考慮買舊大樓已經是事實 常在房地產版出沒對很多年輕人的想法不以為然明明就是沒錢,卻硬要買全新大樓,有些還非要美術館農16等熱區不可只是讓建商賺的盆滿缽滿的像河堤社區及文化中心旁一大堆30年以上的舊大樓不僅管理良好,居民素質高生活機能、學區更是沒話說這些地方的房子只要開價不離譜三兩下就成交了誰說舊大樓沒人買...以同是河堤社區來說現在正在賣的"閱河堤"35/P30年以上的舊大樓15/P二者相差一倍有餘,舊大樓公設比還小得多,地點好得多我也年輕過有些東西是要年紀到了才會慢慢了解的當你只有實力買15萬/P左右的房子時你會選擇大寮、仁武、橋頭等卡卡腳(蛋殼區)的全新的高公設高雄厝或是市區內近捷運的3、40年的舊大樓.....當你只有實力買18萬/P左右的房子時你會選擇楠梓、仁武、橋頭的重劃區(蛋白區)的全新的高公設高雄厝或是市區內近捷運的2、30年的舊大樓.....沒有絶對的對錯,只是價值觀不同罷了
yayaorion wrote:常在房地產版出沒對很(恕刪) 閱河堤35W/P,附近30年以上的舊大樓15W/P這個例子的差價一倍在高雄也不多其它地區內的蛋白區/蛋殼區價差沒這麼高若新成屋與舊大樓相差7W/P新成屋買個40P好了,也才多280萬280萬貸款30年,平均一年才多9萬多但住起來就真的是爽阿(我住過30年舊大樓,現在住新大樓)房價會漲,薪水會調,但薪水趕不上房價做好財務規劃,控管人生風險趁年輕時多負擔些不要衝過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