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薄利??
那薄利的建商倒閉是應該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核算成本!!
我朋友就是在上市建設公司會計部門主管,
以前90年代房市市道好時,是賣一間賺1.5間,毛利是150%,
至於淨利多少...那就看建商自己內部的成本管空及建案規劃和"運氣"啦
有良心的建商就材料用高級些,工法扎實些,價格親和些=賣的順利些
現在一些良心建商已經不願找代銷公司銷售他們房屋,那是因為他們有自信
自己可以完銷建案,但絕大多數建案還是得靠廣告代銷公司銷售.....這又是一筆
轉價消費者的費用
5~10%是跑不掉的!!甚至更高....
至於建商的土地成本和建築成本高低是否真正反應在消費者這端呢??
以高雄市為例,如果是今年新開工建案,雖然建築材料大漲導致建築成本高
但土地成本呢??是今年取得還是幾年前就以低價取得呢??
高雄房價已經連漲好幾年啦...建材價格沒漲就開始炒高啦!!
有空晚上去看看美術館附近還有農十六的空屋.......
誰買馬上住套房
版上許多大大還有我周遭許多高雄親友並不是沒錢買房子
而是在現在資訊透明的時代不願讓建商聯合相關行業惡意炒高房價害自己當"盤子"
尤其是高雄人大都有共識:大家等房價下來再出手
因為現在價格根本無法實實在在反應房價.................
我們是老高雄人啦,甚麼地區-土地甚麼價格心理都有底....
漲價有應該有點分寸才是.........
前幾年台灣有信用卡危機,如果縱容建商如此炒高房價,那房貸危機也不遠啦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good web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