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96819 wrote:30年以上的會倒一大片 綠色喊說要處理危老建築 喊了好幾年也沒看幾棟老大樓有補強 這跟顏色有關?921之後, 大家開始對這一題關心.老大樓台北市最多, 哪一位市長搞定過了?
不要說地震頻繁,造成土壤液化風險。現在是2025,再過25年,到2050年水淹6都,房貸40年都還沒有還清,可能都會化為烏有了。台南近期地震頻繁,不僅銷售物件增加,房價也下修了。 今年台積電董事會到海外開,背後代表的意義,是否再過幾年,將來總部都會往海外搬遷?畢竟美國給的壓力,相信台灣要保台積電都難...川普關稅威脅 金融時報:台積電可能讓先進封裝赴美「2050年高雄成汪洋」-台海平面上升速度全球2倍台灣如神功護體,每遇颱風都能一一躲避,但可不是每年都如此幸運,綠色和平於9月24日發布最新研究,台灣海平面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再加上風暴潮[1](Storm Surge)影響,若不積極減碳,推估到2050年全島將有2120平方公里受到影響,包含台北車站、總統府都會泡水,整個高雄市區更將成為一片汪洋,將近300萬人受到衝擊,最多人受影響的則在新北。
leshyu5820 wrote:原本高雄市(不包括以前高雄縣)地質就比其他縣市好.所以高雄震度都比人家低 不是這樣的,一堆錯誤高雄市的地質並沒好到哪去,台中的地質才是最好的,桃園新竹也不差別停留在過去或是你主觀的印象震央遠近、地震規模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最近的地震高雄震度都不大,是因為地震規模本就不大,加上距離震央比人家遠你不是做結構設計的所以不知道2022年法規新增旗山斷層所以那年法規把高雄的設計地震係數提高了尤其是北高雄(包括最近的房市交易熱區--楠梓橋頭等地方),大社旗山等離斷層近的地方更是提高巨多真正如同921規模的地震若震央發生在這斷層,高雄的災情會非常慘重(倒一片)只是時候未到而已.....今年以前"交屋"或"準備交屋中"的新大樓基本上應該都還是沿用舊規範設計的可能要2022下半年以後申請建照的才會使用新的地震力規範但這批使用新耐震法規設計的大樓可能目前都剛開始興建沒多久,離交屋還久呢...另外有沒有騎樓退縮根本就不是耐不耐震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