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bqt wrote:
污染舉報同一案件至少...(恕刪)
若是只因有人反對你的言論,你就可以上綱到高雄人排外反商,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多數高雄人排不排外我不知道,倒是你排外是昭然若揭。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但是高雄已經有很多剪完彩就快速凋零的公共建設
漁人碼頭、星光碼頭、城市光廊、自行車道等等
看那建材用料根本撐不到一兩年就狀況百出
隨著使用率的下降、關心的人變少,自然維修保養的態度就消極處理
看看魚人碼頭的下場,再看看旗津原舊攤商目前在改建的集合式賣場
究竟會不會比以前更好?
還有更實際的問題,當初的老攤販被趕走時,新蓋好的商場,會是原本這一批老攤商進駐嗎?
那又變成是誰在經營了呢?這樣的建設是針對在地人的利益,還是?(相信有人聽的懂我在表達什麼)
高雄許多本來雖然人氣不怎樣、老舊的在地原貌
總是在改建過後,出現曇花一現的人氣,後續的發展卻比原先的風貌還更糟
駁二當初建好時也是風光一時,現在呢?雖然展覽還不算少
但是許多細節的機能性建設都已經損壞到不堪用了
某官員一手催生的單車學校,現在呢?
長達數十公里的單車道,還用木板鋪成
結果現在的實況呢?品質低落的木板正在快速變質、變形當中...
單車出租點很多,誠意十足,但使用率、車況....反正單車熱過了,也無人關心了
為何總是美麗一下下、看起來似乎有那麼一回事
然後又放置PLAY呢?
(恕刪)
johnny7410 wrote:
北高基本發展已經持平...(恕刪)
RMAN wrote:
這段好笑,只能說...小朋友,你還真不太懂"商業發展"道理~
高雄火車站地下化就會再次繁榮...又再次跟你提到的...新光三越,高鐵左營站...又矛盾了.
高鐵左營站不是早就三鐵共構了嗎?但你好像不看好
怎麼用在這,又變利多了~
也對...永遠看好自己住的"小區塊",這點自信...不錯.
但...好像缺乏可用的數據厚~
了解一下各區域的人口流動及居住年齡結構後...再思考一下好嗎?
不然坦白說...跟你多提也無意義...
但還是那句話...不管南高,北高本來就有很多好居住環境...
並不是排斥那一個區塊,只是區域發展本來就是看數據...
我也懶的跟你爭論...因為...這種硬要"爭"的方式...給你贏好了~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