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高雄捷運1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剛剛有人提到舉債的問題

上次看公視新聞,高市府的舉債內容裡面,最大的兩項是大眾運輸和污水下水道
除了大家討論(是吧?)的捷運,目前高雄還是維持公車12元的政策,有些要分段的路線還只算一段票
(就算坐168環狀幹線繞市區一圈,也是12元,不過很少人這麼閒坐一圈就是了)
後來還花錢買了新車,大巴中巴都有
另外捷運公司的問題,除了快要倒了的傳聞外,我還看過有人投書蘋果,叫高捷硬起來
不要被兩種顏色當工具「各取所需」,要有辦法在不受政治力影響下提供服務.....

不過對於在北部上班無聊到要罵其他縣市等下班的人,這不是很好的聊天話題
但考量到身邊同事都在酸高雄,不跟著酸會影響人際關係,只好改變觀念

至於污水下水道,高市府一年花了兩百多億,和捷運相當的錢來蓋
如果高雄的思維是「只要不要舉債什麼都好」的話,那到最後可能會變成污水下水道這種基礎建設都沒得做
(沒做的下場,就是污水流進愛河....)

至於舉例中部某些縣市財政打平很厲害的版友,我覺得你們根本只會拿別人的努力來說嘴!
講完別人好厲害,結果對別人還是往北部跑假裝沒意見,真的很無言
而且既然打平很厲害,那你怎麼不去這些縣市住住看?!

很多人不知道,有些縣市都還要靠白牌小黃,還有些縣市的客運,開的幾乎都是北部客運業者的二手車!
不信去問首都客運和新店客運,聽說他們的舊車和屏東客運的新車「很像」



1080P wrote:
遷都高雄?整體台灣的經濟實力如果沒有拉起來,真的遷都,高雄還沒拉起來,個台灣大概就沉下去了(恕刪)

遷都高雄?讓高雄成為政治中心,有夢最美...但對高雄的經濟發展絕對沒有好處!

沒廢省之前,省政府管的事最多,省府在南投中興新村,省議會在台中縣霧峰,
過去中興新村和霧峰,對非公職的上班族而言是鳥地方了,現在還是鳥地方!

政治中心絕對不會好好的發展工商經濟,
只會三不五時有大官做交通管制、限建,像軍事地區一樣做管制,
台北又可以順理成章的繼續做金融、商業中心。

真的要某縣市地價高漲,一堆工作機會,一堆錢,是要做金融中心、商業中心....
不管哪個國家的金融中心、商業中心,都是寸土寸金地價最高的地區。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中國政府在北京,也沒有因此讓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反而是上海成為第一大城

布魯斯韋恩! wrote:
公共建設本來就不是用來賺錢的
習慣是要時間培養的
其實這就很像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常說這個城市沒有使用大眾運輸的習慣
但是你沒一步步建設成路網要大家怎麼習慣?
當然我也覺得高雄捷運本身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站點、配套
就要看未來有那個有遠見的人來改善了

有人的想法就是已經虧錢了為什麼還要再蓋新路線
如果照這個邏輯很多公共建設可以直接停掉了
台鐵也可以癈掉一堆站了,一些小站不也一天沒幾隻小貓進出嗎?

台北的發展,講真的是佔盡便宜又好處拿盡,中央本來就設在那裡
幾十年來的資源也都是投入在那
單單只講八年的年度預算,這樣有算平衡?
更何況不能只看年度預算,有些建設或是補助款都是中央直接丟下去,根本沒算在裡面
通通拿出來比較才會知道差異有多大
台北盆地的自然條件不算很好
如果把那些資源放在台中或高雄,發展的會比台北差?

我倒覺得台中、高雄早就該蓋了
除了是培養大眾運輸的習慣,如果那天石油漲到天價?
也是因為未來的建造成本只會愈來愈高
如果你知道為什麼對岸現在寧願背負沉重的債務,都要硬蓋出多條高鐵的話


公共建設的確不以賺錢為目的,但也不能拖累財政,否則就如同加州,一直不停蓋高速公路卻不收費,最後加州財政破產,公務員也被迫休無薪假。而日本也好不到那去,當初為了拯救破滅的泡沬經濟,不停的砸錢下去做公共建設,結果現在國債比例也破表,最後在遇到金融海嘯、日圓升值時,卻無能為力(因為沒錢了)。

至於台鐵的車站,有不少小站已改成所謂的招呼站,根本不花錢,有人到才停車。

關於台北的發展,其自然條件當真不好? 要是不好,為何清領與日據時期,會發展成為全台第一大城? 當初最先開發的是台南,並不是台北,台北會變成第一大城,不是現在的政府造成的,而是自然發展而成的。中央設在台北是不得不然,因為第一大城就是台北,日本人建設最多、規劃最多的城市就是台北。

另外,捷運不是只有現在看到的型式,在國外行之有年的輕軌電車也是捷運的一種,造價就便宜多了,各縣市應該是先建立完備的公車網,再輔以低造價的輕軌列車,等市民熟悉大眾運輸系統了,再建重運量的捷運才是正途。

yen0515 wrote:
台中真的是占盡地利之便的城市,如果去除台中港有淤砂,不能停大貨輪,就更完美了

不過 中科挺荒涼的~~ 不過 路竹更慘 一一 我中午去面試 整條馬路 只有我一台機車 XD 望過去 一覽無遺阿~~


中科荒涼? 目前台中市內的中科用地,全被訂光了,只剩下后里七星農場那一塊,但那被法院判決不能開發了。

不過大肚山的確是個貧瘠之地,所以植物都長不好,看來是有點荒涼。

opelisc2000 wrote:
不蓋高運量,要蓋什麼?中運量?輕軌?

中運量,很抱歉,格下可以去台北市復興南北路住看看就知道了,視覺景觀整個傻眼;至於輕軌,台灣落後人的開車道德心,恐怕一天到晚出現不少人肉。...(恕刪)


唉........這個........不說您不懂.......

運輸系統的輕、中、重不是根據他們是高架、地底還是在地面作為區隔的

運輸系統的等級主要是根據其每小時所服務的旅運乘客數量,與驅動/軌道系統的特性來分別的

言下之意,這個世界上也存在著高架的重軌系統(例如台北捷運淡水線在民權西路站以北,劍潭、士林與芝山等車站的路段,東京的JR山手線、中央總武線也有許多高架路段),也存在著地底的中運量系統(例如廣島高速交通Astramline在廣島市中心的路段,或數條巴黎地鐵的路線),當然也存在著擁有獨立路權的輕軌(或甚至擁有獨立高架道路的公車捷運,例如名古屋Guideway Bus在大曾根到小幡綠地這兩站之間的路段,就是用高架道路導引特製的公車,讓這些車輛在此路段中擁有獨立路權,但到了郊區人口不密集、交通不擁擠的路段,又可以恢復成一般的道路公車方式行駛,兼顧運輸效率、成本效益與路網的完整)

總之,根據每個城市的特性,其實只要肯用心都有辦法因地制宜地組合出許許多多用途、用法不同的大眾運輸系統,完全無視高雄的地緣特性、市民的需求與區域發展目標,胡亂的只是因為『台北有的高雄也要有』這樣的政治考量,就硬把重軌捷運塞給高雄,是個非常不負責任、沒創意、沒遠見且偷懶的作為。政客們可以因為政治目的這樣亂搞,但如果民眾沒想清楚就任由他們如此惡搞,那並非全民之福吧?

有圖有真相之日本神奈川縣江之島電鐵,明明是輕軌系統,但部分路段看起來卻跟一般的火車(重軌)沒兩樣,全長只有10km的路線包含了地面專用軌、與汽車共用路面還有高架專用軌好幾種不一樣的配置方式,堪稱『因地制宜』的運輸典範之一。連一百多年前的人們在設計大眾運輸系統時都知道要這麼做了,現代人還不懂這道理,實在是很丟臉!

chhuang1010 wrote:
那為什麼健保費要全民負擔??有四百多億欠款,夠高雄虧兩百個月了~~


這就陷入另一個議題的討論了......台北市政府說法是,為什麼台北市民要幫未設籍台北市的人交健保費?

這個議題無法說誰對誰錯,就別在此討論了,避免失焦。

flycode wrote:
...
民間BOT很有效率,拿到工程款就可以先獲利了結,
很快就蓋好了!而且高捷BOT算是有省到不少工程款,但"養高捷"還是要錢,
高雄市政府當初沒本事自己出錢蓋,蓋好的時機不對,養得很辛苦。
...


民間BOT很有效率,蓋的很快沒錯,但省錢可不一定。光是一個公辦六標,每個成交價與底價幾乎相同,就知道不可能省錢,更別說用一人36000請外勞,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貴的外勞,最糟的是外勞還暴動,這麼貴的外勞還暴動,我也是開了眼界。

opelisc2000 wrote:
中國政府在北京,也沒有因此讓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反而是上海成為第一大城...(恕刪)


美國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似乎也沒資格排入美國前十大城?

寄望遷都可以救高雄的人,其想法就跟在巴西利亞養蚊子的那群人半斤八兩而已呀!
ShangLai wrote:
民間BOT很有效率,蓋的很快沒錯,但省錢可不一定。光是一個公辦六標,每個成交價與底價幾乎相同,就知道不可能省錢,更別說用一人36000請外勞,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貴的外勞,最糟的是外勞還暴動,這麼貴的外勞還暴動,我也是開了眼界。...(恕刪)

前高雄市長有講,原本國民黨的高捷預算是1900億,
實際興建高捷大約只花了1500億,大概省了400億啊!
就算現在高捷每月賠2億,一年賠24億,省下的400億可以給高捷賠16年!!

不過,後來又想想,當初高市政府雖然預算編列1900億,但也必須實報實銷,
也就是預算是準備好在那裡,若沒用到就不能動這些錢,也不能挪用,
若太久未動用預算,還要重新再編列預算。
預算高估,有編預算,卻未動用預算是常見的事,到最後還是得實報實銷..
所以,高捷預算1900億,實際花到1500億,也不一定真的有省到400億!


但現在原物料高漲,搞不好晚點蓋高捷也比較貴!要多花不少錢!
不過,又想一想....高捷蓋好後,還是得依年限折舊+維護,
載1千人和載1萬人的折舊幅度幾乎完全相同,同樣可能賠錢!!

搞了老半天,該不該捷運先蓋好放在那裡等人坐滿? 還是有待精算評估!
只不過像往無底洞砸錢一樣,什麼時候填滿並不確定,心裡不踏實就是了!

但若像台北/台中不是用BOT的方式,不需要急著限期完工,
市政府比較可以配合失業率、原物料價格來做調整進度,
失業率高、原物料價格低時,可以多做一點,或做快一點,
失業率低、原物料價格高時,市議會則死拖活拖給它慢慢一段一段開工/撥預算!
台北捷運也是拖了很久才開工,可能也是為了這樣"等時機"...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