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痴漢 wrote:
<早跟你說放心啦!
看看高鐵現在政府怎麼搞
環狀輕軌是因為政治顏色不同
所以才停滯
高捷經營這麼痛苦中鋼為何不直接撒手不管?
想想吧~~~)


記得高捷要建的時候,請中鋼投資,中鋼也是找各種理由遲遲不願意出手,
後來阿扁直接換掉董事長,擋路的石頭就被搬走了我想中鋼不敢直接撤手不管,也是百般不願意吧

高捷現在看起來是沒救,不過別忘了這是投資幾千億的建設,而且虧損主要是折舊問題,真正的現金流出並不多。
最壞情況目前看來頂多是政府收買。但是BOT的廠商虧損殆盡,只是再度讓政府的形象下滑

五都合併之後,接手失敗的BOT高捷,應該絕對沒問題的
電車痴漢 wrote:
高捷環狀線就是要救高捷的最後一步棋,如果再救不起來,高捷就宣告DOA了!

高捷環狀線的名子叫大衛嗎?它真的有那麼神嗎?
We will see.....
rick_xbox wrote:
高捷環狀線就是要救高捷的最後一步棋,如果再救不起來,高捷就宣告DOA了!
還有你的文章很奇怪,常常有些不知所云、詞不達意,還說別人有毛病!


你有認真看我寫的東西嗎?有問題怎麼不見你指正?不知所云、詞不達意會不會是我在對牛彈琴?

你才奇怪吧!只會跳針!自己宣稱北捷是唯一達到目標運量的捷運,卻沒看到你拿出任何數據

宣稱交通部是因為高捷,所以不通過那八條捷運的申請,卻忽視那八條是因為達不到每小時兩萬五千人的運量才被否決的,假設今日高捷沒有虧損,那是不是那八條捷運就算運量不足每小時兩萬五千人的運量也可以蓋了?

一邊講虧損不是重點,一邊宣稱交通部是因為高捷虧損嚴重,才否決那八條捷運,你都不覺得自己矛盾嗎?

最後,告訴你,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高捷營運前預估的運量是29萬,達到損益平衡的運量是20萬,都不是你說的45萬

還有,高捷去年度虧損二十五億元,包括十九億的折舊與六億的利息,由此可推算,假設破產國營化後,不需負擔折舊與利息,理論上損益平衡並不難,這還不包括平準基金的挹注
samling wrote:
最後,告訴你,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高捷營運前預估的運量是29萬,達到損益平衡的運量是20萬,都不是你說的45萬
...(恕刪)

八卦記者報紙的新聞內容你也那麼認真,那麼請它們去交通部上班好了!
高雄捷運運量每天至少要超過45萬,才能損益兩平是交通部官員上公視談話節目中公佈的數字!
就是因為高雄捷運營運狀況不佳(2條線加起來1天才10萬人次),才會嚴格審查另外那八條捷運,

交通部表示,地方政府都是說捷運成本低、效益高,但高雄市捷運"實際載客量"與"預測運量"有極大落差的活生生例子,就是地方在推動捷運最好的警訊,如果運輸人口未達相當數量,高雄捷運的慘況很可能又再重演。
所以「絕不讓高雄捷運虧損的慘痛經驗重演」
交通部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實際運量數字會說話,不是在那裡"畫大餅",牛皮都吹破了...
像台灣高鐵一樣,最後搞到破產,又要全民來買單!


自己去看台北捷運公司上個月的運量
●台北捷運98年12月當月總計 43,716,054人次
●台北捷運12月每日平均 1,410,195 人次
台北捷運平均每天(141萬)人次搭乘,台北市捷運(1天)的運量就可以抵高雄捷運半個月的總運量

點我進入 臺北捷運公司運量98年12月統計表

製表單位:站務處票務中心 製表日期:99年1月5日

chesslue wrote:
高捷現在看起來是沒救,不過別忘了這是投資幾千億的建設,而且虧損主要是折舊問題,真正的現金流出並不多。...(恕刪)


高捷現在沒有提列"重置基金",以後要更換新車廂的錢完全沒著落

目前高捷每日13萬人次來算,全年票務收入大約9.5億元

高運量捷運車廂一節要7500萬,一列次(3節)就要2.25億元,錢從哪裡來
rick_xbox wrote:
八卦記者報紙的新聞內容你也那麼認真,那麼請它們去交通部上班好了!
高雄捷運運量每天至少要超過45萬,才能損益兩平是交通部官員上公視談話節目中公佈的數字!
就是因為高雄捷運營運狀況不佳(2條線加起來1天才10萬人次),才會嚴格審查另外那八條捷運,

交通部表示,地方政府都是說捷運成本低、效益高,但高雄市捷運"實際載客量"與"預測運量"有極大落差的活生生例子,就是地方在推動捷運最好的警訊,如果運輸人口未達相當數量,高雄捷運的慘況很可能又再重演。
所以「絕不讓高雄捷運虧損的慘痛經驗重演」
交通部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實際運量數字會說話,不是在那裡"畫大餅",牛皮都吹破了...
像台灣高鐵一樣,最後搞到破產,又要全民來買單!


自己去看台北捷運公司上個月的運量
●台北捷運98年12月當月總計 43,716,054人次
●台北捷運12月每日平均 1,410,195 人次
台北捷運平均每天(141萬)人次搭乘,台北市捷運(1天)的運量就可以抵高雄捷運半個月的總運量

點我進入 臺北捷運公司運量98年12月統計表

製表單位:站務處票務中心 製表日期:99年1月5日


北捷很好呀!我知道運量很高,但是你說北捷只有北捷達到目標運量,我要問的是,北捷的目標運量是多少,北捷有達到嗎?如果你沒有目標運量的數據,怎麼可以得到北捷達到目標運量的結論?

麻煩提供一下是哪個交通部官員所公布的資訊(連日運量都錯了!),不然我認為八卦記者的新聞內容比你有公信力!

關於你說是高捷帶賽,讓其他八條捷運沒辦法蓋,意思是說,如果高捷不賠錢,其他八條一樣可以蓋嗎?如果高捷不賠錢,交通部就不會嚴格審查那八條捷運,然後輕鬆通過嗎?那為什麼還要通過高捷環狀線?
既然不想重複高捷慘賠的經驗,為什麼要蓋中捷?中捷不也是賠錢?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蓋北捷,不也是賠錢

到底運量比較重要還是賠錢比較重要,你顛顛倒倒的,可以一次說清楚嗎?還是說北捷賠錢就要看運量,高捷賠錢就要看損益?


20080630 wrote:
高捷現在沒有提列"重置基金",以後要更換新車廂的錢完全沒著落

目前高捷每日13萬人次來算,全年票務收入大約9.5億元

高運量捷運車廂一節要7500萬,一列次(3節)就要2.25億元,錢從哪裡來


聽說高捷是民營公司,既然是民營公司為什麼要提列重置基金?
還有,為什麼現在要買車廂?不是已經買好了嗎?不夠用了嗎?你會不會擔心太多?

對了!我很好奇你從哪邊得到高捷全年票箱收入是9.5億?
光2009年一月的票箱收入就已經達到一億兩千兩百多萬,怎麼可能全年才9.5億?別忘了中間還經過世運、五月天演唱會、跨年
samling wrote:
聽說高捷是民營公司,既然是民營公司為什麼要提列重置基金?...(恕刪)


對於未來龐大的支出,不預先編列費用,到時候再來哭窮嗎?

真搞不懂這種基本常識都沒有嗎
20080630 wrote:
對於未來龐大的支出,不預先編列費用,到時候再來哭窮嗎?

真搞不懂這種基本常識都沒有嗎


有哪一家公司是像你說的這樣做?晶圓廠貴不貴?幾百億的投資,有哪家公司先編列預算的?誰才沒有基本常識?

重置基金是用來買車廂的嗎?麻煩你先去研究一下什麼是重置基金

還有,9.5億的數字哪來的?
看大家討論那麼的激烈~
想提個問題~~
1.就目前而言~高捷只有兩條線~相對於北捷路網趨於完善~~這樣的比較是否處於相對平等的立場?
要比較~是否應該只比北捷最早當初的那兩條路線呢?
2.北捷的興建是由北市府主導完工~而高捷是由民營公司主導完工~開始的點就不同~這樣的比較公平嗎?
這狀況有點像現今社會~一位小朋友的房子是由爸媽提供而不用自己辛苦背房貸跟一位要自己背房貸辛
苦努力生活~這樣比較這兩位小朋友的生活立場~也是不公平的吧?
samling wrote:
麻煩提供一下是哪個交通部官員所公布的資訊(連日運量都錯了!),不然我認為八卦記者的新聞內容比你有公信力!
...(恕刪)


笑死人了,你乾脆去八卦報紙上班好了!
高捷和高鐵,都有"高"字,可惜運量都不"高",
我知道你很不服氣,腦羞成怒一直還在"運量"數字上面鑽牛角尖,口語化和數據是兩回事,還在拼命找語病,
你自己也知道台北捷運很好呀!也知道台北捷運運量很高,捷運的運量和營收都很重要,你還問為什麼要蓋北捷??
因為北捷和高捷的差別,只是一個有"未來",而另外一個卻是"錢坑",
說穿了就是一個樣板城市+樣板捷運,浮誇的建設只是裝飾用的給外賓參觀用!

你是高捷護衛隊,高捷應該找你去當發言人,你的反應簡直是歇斯底里!
送給你「絕不讓高雄捷運虧損的慘痛經驗重演」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