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了國外大公司來投資,明明知道對方的產業會帶來污染也照樣歡迎
原因無他,因為新加坡知道他們一定要引進投資案、創造就業、創造財富、創造歲收。所以由政府主導劃定工業區,並由政府出資興建污染處理工場,將產業帶來的污染經由獨立的管線送到處理廠處理,如此一來,國際大廠願意到新加坡投資設廠。
我住高雄,我看到的是高雄把企業趕出去,明明有便利的陸海空交通,有大片的土地,有空污基金、有第二大直轄市的預算,結果一直蓋一些場館、辦一堆活動、給一堆免費,不是說居民的生活品質不要管,或居民比較卑微;而是必須先創造讓居民願意留在高雄的意願,那就是就業,廠商一多、就業就多,人民所得就會多,如此才是良性循環。結果市長只是先想到讓有房子的居民爽到,結果沒錢沒房的人就外流到台北,最後還落地生根,沒有居民哪有金融業...哪有觀光業,更別說內需市場。
我認為目前根本就沒有任何有利條件撐住高雄目前一堆的不利因素,唯一有的就是一堆跟居民生活品質、文創產業而已。但這些要先付出代價買房子住在這裡才享受的到,但有錢買房子嗎??



























































































